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抽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1月6 、7 日的火拼中,克伦斯基根本不是那个小个子的对手,结果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自己的官邸也被鹊巢鸠占了。

没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连夜间,克伦斯基卷起铺盖,像在争夺雌狗战斗中落败的公狗一样,灰溜溜逃出了俄国。

列宁这个小个子可不简单。他知道,想要抓牢手中的政权,必须尽快退出战争。当然,德国人也不简单,懂得趁火打劫的道理,狠狠地敲了他一笔竹杠。

俄国的那个小个子毕竟不简单,德国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列宁非常有长远眼光,经过了简短的讨价还价,终于全盘接受了条顿人的竹杠。

1918年3 月3 日,德、俄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至此,俄国全面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同时,英、法、美联军就察觉到了情况的不妙;也就是在同一天,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成立了。

他们知道,苏维埃政权可不简单,它是不会参与列强火拼的;一旦苏维埃彻底掌握俄国政权,俄国退出了战争,德国没有了后顾之忧,那西线的联军的日子不会比性无能者的妻子的日子好过的。

因此,联军决定在俄国彻底退出战争前,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以期迅速击败德国,结束战争。

终于,洪清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协约国军队一共动用了476 辆坦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坦克集群突破行动。

洪、李、仁构想的那些对付坦克的战术,只适用于对付少数坦克的突破,对付十几辆、几十辆坦克的突破,问题也许不大,但是,对付数百辆坦克的集群化突破,那就力不从心了。

当然,洪清既然预料到了坦克的集群化突破这种战术,他就想出了对付这种战术的办法。还是那句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并不是最好的战术;以子之矛,攻子之矛,这才是最好的战术。

也就是说,对付坦克集群化突破最好的武器就是集群化坦克。但是,洪清的这种战术还不能落到实处,因为,到现在为止,德军仅仅拥有十几辆坦克,而且由于设计工艺的不成熟,经常抛锚,就像中国男足一样,非常垃圾。德军能够真正参加战斗的坦克总共不超过六辆,若与协约国的数百辆坦克相PK,那完全是耗子逗猫——找死。

没办法,洪清只有建议兴登堡采用李勐曾提出的一种对付坦克的办法,那就是,实行远距离、大纵深的战略撤退。

洪清提出此建议,有如下几点考虑:

一、远距离、大纵深的撤退,可以消耗协约国坦克的汽油和弹药,进而削弱其攻击力;

二、他已经考察了后方地形,那里多为丘陵、山地,不利于坦克的大规模展开。在此地形上,对付分散的坦克,那就容易多了;

三、由于坦克的机动性强,一旦德军撤退,协约国坦克容易因为追击过紧而与步兵脱节,这样就无法扩大战果了;而坦克一旦没有步兵相配合,那就容易对付多了;

四、由于双方的阵地战线漫长,而德国的人力资源不足,因此,实施战略撤退可以收缩兵力,形成强大的突击点。

由于这是人类首次应用集团化坦克突破战术,各方面的战术配合还不成熟,果然出现了许多洪清预料中的问题。

首先,由于坦克的过度突破,而后勤的油料供给、弹药补充、机械维修出现严重问题,许多坦克成了德军的俘虏,结果被德军用来对付协约国了。

其次,战前协约国一些参谋长虽然多次强调坦克应可能在平坦地形上使用,但战事一开,坦克驾驶员连他们的老子姓什么都忘了,一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气势,大有不追到柏林,誓不罢休之意。

结果,此时德国已然生产出大量穿甲弹、破甲弹等反坦克武器。由于没有步兵的掩护配合,协约国的坦克被德军在山地、丘陵间击毁了许多。

另外,由于坦克与步兵的脱节,协约国的许多战果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扩大,反而又被德军夺回了。

这主要是因为,协约国统帅对坦克这种强大的突击武器不够理解,他们没有预料到坦克集群可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所以,当面对这些战果时,黑格等人竟然像猫面前的老鼠一样,不知所措了。

由于没有足够的预备队用来稳定和扩大战果,当德军实施反突击后,协约国的战果重新丧失了。

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康布雷战役,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运用坦克进行突破。

至此,第一阶段结束,协约国军队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果。虽然作为人类军事史上的首次坦克集群化实践,它暴露了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它无疑预示了一种新的战略战术的即将诞生。

这就是在三、四十年代威镇寰宇的「闪电战」。仅仅窥康布雷战役的一豹斑,我们即可知道,「闪电战」无疑将在人类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作为这种战略战术的开创者,排名第五的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无疑将永载史册。

但是,康布雷战役的第二阶段,协约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由于洪清的杰出反击,德军的许多阵地失而复得。

同时,由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同盟国的东线部队开始大规模西调,西线的德军突击力量大为增强,从而揭开了大规模进攻行动——米夏埃尔行动——的序幕。

1918年3 月23日,法国首都巴黎开始遭受德军炮击。

第 14 章国家权益

克里姆林宫。

列宁在屋内不住地来回走动,显得极为焦躁不安。

列宁、希特勒以及蒋介石,三人被称为「20世纪的三大阴谋家」。列宁,城府极深,修养极高,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大脑里在想什么。

但是,现在他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躁忧虑,因为他手中的政权正在拼命摆脱他的控制,他几乎无法牢牢握住这个叫政权的家伙。

列宁一向阴沉内敛,极少对人发火,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胡乱咆哮,宛若到了更年期的妇女。

有一次,斯大林顶撞了列宁一句,当时列宁心中烦闷,结果,一通臭骂,把斯大林这个不识相的傻逼赶出了办公室。

然而,斯大林也是一个心狭量窄之辈,列宁竟敢呵斥他,他怎不记恨?

苏德战争爆发后,朱可夫这个傻逼就因为顶撞了斯大林,结果就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下放到阶层去了。

列宁这个阴谋家晚年时,终于受到了斯大林的报复。

此时,列宁正在屋内焦急地踱步,他的小蜜进来了。

这女子,二十三四岁,身材苗条,比较漂亮。她端着一杯茶进来,走到列宁近前,柔声说道:「列宁同志,请喝茶。」

列宁掀翻托盘,吼道:「出去!没我的命令,不许进来。」

那女秘书见列宁无端发火,心中委屈,眼泪上涌,但什么也不敢说,只得默默地退了出去。

那么,列宁为何如此焦躁不安?

列宁,不好女色,不喜敛财,生活作风还算过得去。但是,此人有极强的权力欲,除了权力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令他真正动心。

此时,令列宁烦躁焦虑的正是权力的问题。刻下,俄国国内形势极其严峻,苏维埃政权摇摇欲坠,列宁眼看就要失去刚刚火拼到手的政权了。

国内外各种势力联合反对苏维埃政权,各地求救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如八百里火焰山一般,绵绵不绝。列宁心下焦虑,急得屁都快出来了,屌毛都替他上火了。

目前,俄国3/4 的土地处在白军和外国势力的控制之下,已经对列宁的政权形成了合围之势。

1918年3 月18日,英国外交大臣致函美国总统威尔逊:

「总统先生:

赤色祸患已开始向欧洲蔓延扩散,如鬼火般可怕;西欧各国已处在被它奴役的边缘。为了剿灭赤祸,协约国必须从西伯利亚和北方港口派兵围剿。

英国外交大臣劳尔」

威尔逊受到信后,立即表示了共鸣。

美国宣布不承认苏维埃政权,同时加紧向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势力提供金钱和武器等军用物资。

3 月9 日,英国的第一批海军陆战队在俄国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接着,法国和美国的军队也登上了俄国的土地,纷纷扶植建立了自己的白卫政权。

4 月初,日本军队在荒木贞夫的组织领导下,在海参崴登陆,进而控制了苏俄鬼子的远东的大片土地。当然,这些土地本来是属于中国的。

同时,日本还向盘踞在贝加尔湖以东的白卫首领谢苗诺夫提供了大批军用物资。

(注:贝加尔湖就是中国古书上说得「北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