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倚天抽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既能进攻,而又不暴露目标的办法?」洪清问道。

保卢斯摇摇头,说道:「我想不出来。」

保卢斯知道洪清已经有了在进攻的同时,而又不暴露自己的办法,于是问道:「洪先生,你有什么办法?」

洪清微微一笑,深吸一口香烟,然后将口中的烟气全喷到了保卢斯面上,问道:「你明白了吗?」

保卢斯沉吟良久,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赞道:「果然是好办法!洪先生,你太聪明了。」

那么,洪清想出了什么办法?

正是烟雾。只要德军在进攻时,释放大量烟雾,这样,藏在暗处的苏军就发现不了他们了。

德军借助烟雾,悄悄接近房屋建筑,然后,让德国「大刀队」与苏军展开近身肉搏,使俄国鬼子身在暗处的优势消失殆尽。

洪清还有一样专门用于打巷战的秘密武器。

二战前,捷克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因为它继承了奥匈帝国的衣钵,著名的斯柯达兵工厂就位于捷克境内。

这座兵工厂的武器产量极高,当时,全球各地都在使用它生产的武器。它生产的枪支更是因为质优价廉而享誉全球。

捷克的LT…38 轻型坦克无疑是二战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LT…38 的底盘是二战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底盘」。

它的传奇性主要是因第三帝国而产生的。这种底盘背负这「拯救祖国,消灭法西斯」的神圣使命,但由于生产延误,它们还没出厂,希特勒的大军就灭了捷克斯洛伐克。

从此以后,生产工厂CKD 更名为BMM ,开始为第三帝国效力,其主要产品LT…38 也更名为38(t )了。该型坦克及其各种自行火炮总产量超过6000辆,成为德国人的主力战车之一,它们背负着德军士兵几乎跑遍了所有战场,直到战争结束。

其中,德国人在38(t )地盘上开发了一种绰号「黑鲨」的坦克歼击车,这是一种威力强悍的自行反坦克炮,又被成为「追猎者」,在德国人闪击法国时发挥了极大作用。

洪清的秘密武器就是,在「黑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形成的。他把「黑鲨」的75毫米主炮换成了一具外面套有钢管儿的41型14毫米喷火器,能够一次性携带154 加仑燃料,可以持续喷火87。5秒。按照平均每次喷射3 —4 秒,可以射击24次,有效射程为50—60米。

洪清总共改造了20辆喷火型「黑鲨」,装配给第352 和353 装甲喷火连,每个连10辆。这些喷火怪兽威力非凡:熊熊烈火把躲在建筑物里的俄国鬼子烧得像火鸡一样上蹿下跳。德军士兵随后掩杀过去,一举就攻占了俄国鬼子的阵地。

洪清还亲自冲锋,言传身教,向德军演示巷战的打法:从屋顶打个洞,然后用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或炸药炸开屋顶,逐层打下去。

德军指挥部。

洪清对保卢斯、施密特说道:「剩下的就是扫荡残敌了,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我需要立即动身前往北非,北非这块儿阵地绝不能丢弃。」

保卢斯相当有战略眼光,他知道,一旦德意军队被逐出了北非,那么,英国将有足够的力量投入到欧洲大陆的战事上来。如果英军在欧洲登陆,德军必将陷入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的困境,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保卢斯点点头,说道:「好吧!洪先生,帝国坚持的战略是,先大陆,后海洋;先欧洲,后非洲。我想,隆美尔元帅在你的帮助下,一定会重新稳住局势的。我希望,非洲局势一旦稳定,你即刻返回欧洲战场。」

洪清只是微微点头,并不言语。他知道,德国并不想将英国人逐出非洲,因为他们知道,在北非的德意军团实力有限,不足以完成这个重任。wωw奇書网他们只想在北非保住一块儿地盘,等到打垮俄国人后,再集中力量于北非,然后逐出英国人,进而夺取整个非洲。

洪清虽然熟知第三帝国的战略,但他同隆美尔一样,都想将英国人逐出北非,进而攻占埃及,因为他对埃及有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埃及一直令他魂牵梦萦,必欲得之而后快。

然而,洪清与隆美尔,二人攻占埃及所基于的战略考虑并不完全相同。隆美尔的战略考虑有一下几点:

一、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切断大英帝国本土与其最大殖民地印度的联系,必将使英国遭受致命重创;

二、将英军逐出北非,英国海军既没有了欧洲陆地港口,又失去了北非海军基地,必将失去地中海的制海权,德意轴心就可顺利运兵非洲,进而夺取整个非洲;

三、夺取地中海制海权,可以消除英国海军航空兵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

四、夺取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中东地区及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五、一旦德意军占领埃及,进而北上,可以使一直处于摇摆动摇状态的土耳其投向轴心国的怀抱;

六、与土耳其一同北进,越过高加索山,从南面进攻俄国,与主体德军通力合作,从两个不同的战略方向发动猛攻,使俄国鬼子疲于应付,最终走向崩溃。

除此六点外,洪清欲占领埃及,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至于是何考虑,下文将详细介绍。

由于德意非洲军团的后勤供应极为糟糕,严重缺乏军事物资,尤其是机械化部队的动力之源——汽油,阿拉曼会战最终以英军的胜利而结束。

这正应验了那句话:「遂成竖子之名。」蒙哥马利击败了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遂一夜间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其实,客观而言,蒙哥马利的军事才能远不及隆美尔,这从两人的排名中即可知道。

阿拉曼会战开始时,北非的英军占据了海、陆、空的全方位绝对优势,而最为致命的是,蒙哥马利的后勤保障比隆美尔的要好出不知多少倍。

当时,德意军总数不足8 万人,坦克只有540 辆,而且绝对多数是意大利的「薄皮饺子」,飞机只有675 架;而英军总兵力达23万人,坦克有1229辆,而且其中含有数百辆美制「谢尔曼」坦克;另外,英军飞机比隆美尔的2 倍还要多,达1500架,而且还有1219门大炮和反坦克炮。

最令隆美尔吃不消的有两点:

其一,美制「谢尔曼」坦克。它可以在1000码以外开火,而德军的反坦克利器88毫米口径高射炮几乎连它的装甲也无法穿透;

德国的III 型、IV型坦克根本不是「谢尔曼」的敌手,只有「虎」、「豹」才能压制「谢尔曼」,但隆美尔一辆「虎」、「豹」也没有。

其二,英军掌握着地中海制海权,把意大利运送后勤物资的船只,成批成批地送进了大海,致使隆美尔的后勤物资极度匮乏。

阿拉曼会战根本就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的较量,就像泰森与潘长江同台比试拳击一样。在如此大的优势之下,蒙哥马利如果无法打败隆美尔,那他就未免太菜了。

隆美尔的名气为什么比蒙哥马利大得多?

因为,隆美尔是以绝对劣势兵力,打败了绝对优势的敌人,而且是一次又一次。隆美尔以其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屡次打得韦维尔、奥金莱克,如丧家犬般狂逃,甚至一听到隆美尔的名字,他的对手就感到头痛。

非洲军团。

洪清一看德意非洲军,脑中闪过四个字——惨不忍睹。他们一个个丢盔弃甲,满面惊惶,士气空前低落。

不过,洪清心中也暗自赞叹隆美尔的才能,因为,非洲军团虽然损失极其惨重,尤其是坦克和火炮,由于没有足够的汽油,缺少动力之源,几乎被抛弃后,完好无损地成了英军的战利品。

但是,非洲军团还是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战斗力,人员比较完整地撤了下来。

这完全得益于隆美尔的杰出防御能力和杰出的反击能力。他构筑的「魔鬼乐园」威力凶悍,确实够蒙哥马利喝一壶的;另外,隆美尔的骇人反击能力,也令英军不敢一味追击德意联军。

曾有一位英国军官如此形象地赞叹隆美尔在撤退中的突然反击:「我们过去常到班加西度圣诞节,然后回到埃及过新年。」

洪清发现隆美尔情绪低落,满面愁容,一副闷闷不乐的神情。更令洪清有些担心的是,他在隆美尔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英语词汇的小册子,这说明隆美尔已经有了与英国佬儿商谈投降事宜的想法。

洪清说道:「元帅阁下,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起精神,重振雄风!」

隆美尔深知洪清具有惊人的才能,见他来到非洲,情绪好转了不少,但他依然叹道:「阿拉曼会战中,我们损失了绝大部分火炮,现在空有几十万发炮弹,而没有火炮,真是让我郁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