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老师说:“我知道,不少人称你是‘足球的外行’,但这并没有关系,因为你到足管中心从事的是足球的管理与组织工作,而不是具体的足球业务从事人员,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对你来说,我觉得重要的是你周围有好的“参谋”,这些“参谋”是懂足球本身业务的,既有能够熟知国内足球现状者,有熟知足球经济者、懂得市场运作规律者,又有了解世界职业足球发展现状、掌握国际足球发展动态者,等等,只要身边有这样一个“参谋班子”,不懂足球本身的规律又如何呢?”
最后一句好吓人,不懂得足球规律的阎世铎已经“如何”了,难道还要让中国足球再〃如何〃一次吗?毛泽东一生没摸过枪,但他懂军事规律,如果一个不懂军事规律的领袖仅靠身边的几个将军,能打败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吗?明朝有个叫王震的太监,天天对皇帝说“你老人家不用怕打仗,也不用操持军队,有奴才给您尽着心,您在阵前那么一坐,绝对敌人闻风丧胆”,结果皇帝先是在阵前那么一坐,后就被敌人掳了去;几乎丧命。先前阎世铎、王俊生难道少了“参谋班子”吗?又如何呢。听马老师这意思,先前没参谋上的他这次是极想参谋一下的,甚至参谋之余还可以“长”一下。我却不敢,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外行。
声明一下,在这个段落我仅仅是对“外行不能管理内行”来进行阐述,我跟谢主任不熟,所以根本不能断定新主任在管理和组织方面是“内行”还是“外行”,我希望你是内行,不是打枪的那种,而是运筹帷幄的那种。有朋友说你在管理和市场经济方面很内行,但在亲眼得见之前,我不去断定。
三、就是要搞好和媒体的关系
这个观点是马德兴老师的;我很同意马老师的大观点,但我不同意他举的例子,他说之所以很多媒体骂阎世铎是“政客”,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阎世铎没有接受其采访,从而“仇视”之下产生“对立”。谢主任哪,你千万别这么看待我的同行们,我认为八千足记无论名气大小无论年龄长幼都是基本公正的——“政客”是因为本身就是“政客”,和他们是否专访到了阎世铎没有关系。比如我几次专访到阎世铎了,可还是用如此不恭的词汇加诸过他,比如绝大多数记者没有专访过南勇、张吉龙,也没见谁骂过他俩是“政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一封鸡毛信(3)
我认为,“搞好和媒体的关系”是指尊重这个行业以及重视与其合作中产生的效益,而非培养几名“御前带刀侍卫”、“上书房行走”,用平庸的语法、混乱的逻辑、谄媚的语气常常抽疯式地讴歌“新任谢主任你好!就是好!就是好!”那样的文章你看了也会觉着无趣。真正有趣也有益的事情是——完整、准确、形象地向公众表达出你系统的施政思想,绝不缺斤短两,绝不因吹捧过度遭致公众反感,那是害你!
谢主任你是总局公认的一大笔杆子,文字中的奥妙懂噻!
四、攘外必先安内
一向不喜欢读诗的马德兴老师却说“一览众山小”,这让我想起毛主席“言必称希腊”,或者钱钟书“兄弟我在牛津留学的时候”,英语不俗、经常出国的马老师意思是:〃中国足球一定要站在亚洲和世界的高度来展,要多学欧美的精髓而非皮毛〃。对此我深表赞同,所以在这封信上也一定要粘上这根鸡毛。
但什么是欧美的精髓?马老师没有说得很明白,我倒发现中间的逻辑矛盾,马老师坚决反对“体制问题”,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情况与中国不同,因此中国足球不用改变体制,来一个清官就搞掂所有问题。那我们学欧美什么?学技术吗?在现行环境体制下你让中国球员练出什么鸟技术;学管理,总局、足协都是一级行政机构,在不改变现行体制的情形下你怎么学欧美管理——兄弟我也是去过英国德国西班牙两趟的,我知道培养出璀灿群星的英超在体制上与英足总并无什么行政关系,也知道意志坚定的德国足球却不会让贝肯鲍尔、巴拉克天天进行政治学习,更知道皇马的巨星们不是在集中营式的少年体校完成几臻化境的技艺,换到中国,行吗?
谢主任,“攘外必先安内”!既然我们承认中国足球是个烂摊子,既然近年内中国队没有重大国际赛事,既然中国足球体制不可能全盘西化,以中国足球这点德性,空谈什么亚洲的高度、世界的高度,来点二锅头的高度就不错了,先把国内足坛那点乱七八糟的事儿摆平了,先把卫生打扫干净了,把球市弄火了——再站在亚洲和世界的高度不迟。
你以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巨人了?中国足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还是一侏儒;你以为天天说“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就牛津剑桥了,其实很可能是私刻萝卜章弄的一个“克莱顿大学”文凭。
谢主任,“只惟上不惟实”是老阎的错误,当然你也不可能(也没必要)“只惟实不惟上”,但站在亚洲和世界的高度上,头会晕眩,不安全,“他一关电门,你就摔下来”——侯宝林先生语。
至于马老师义愤填膺地大骂他的同行们喜欢“揭黑”——他痛感这让中国足球很没面子,我认为是否应该这么理解,你越捂,他越好奇;你主动揭盖子,也就见怪不怪了。不是媒体说得黑,而是本来就太黑,总不好意思要求媒体把乌鸦说成百灵鸟吧——如果媒体不一起万炮齐轰,能抓“假赌黑”吗?阎世铎能这样走人吗?他不走,马老师与我哪有机会分别写出“公开信”和“鸡毛信”啊。
谢主任,你敢真玩出霹雳手段严打黑幕吗?
五、市场是把双刃剑
谢主任,“鸡毛信”的最后一部分向你报告的是市场,本来我不想给你谈经济,因为我这个人连信用卡都不太会使,但正因为马德兴老师向你拍胸口保证“中国足球市场很好啊,今年这么多欧洲豪强访华说明一切,人家眼光多高明啊”云云,所以我必须提醒你不要被大街上走来的一个托儿给毁了。虽然今年会涌来一大批欧美强队到中国比赛,但我不认为这可以得出“中国足球市场很好”的直接结论,它只是一个间接证据——证明中国足球潜在购买力,但潜在的购买力与“市场很好”中间有一条鸿沟。
我们曾经历过多少钵满盆溢的商业比赛。高德公司的老板与我很熟,他们是所有商业比赛都会赢的公司,但为什么他们坚决不投入国内联赛,“决不!这是原则!”刘洪伟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因为中国联赛至少在经济运作上已经崩溃了。
市场是指“主观计划和商业结果以及可持续可控制发展空间”多重元素结合,通俗地说,欧美球队来中国是一种倾销是来挣走几百万上千万出场费的,它与当年日本电器在中国大陆地区疯狂倾销是一个现象,与中国本土电器事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更多的是制造出一种打压和消磨,它证明中国市场有需要也有购买力,但由彼到此的转换哪里有马老师说得那么乐观——中国电器现在还在浴血奋战呢。
谢主任,这封鸡毛信的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因对中国市场盲目乐观而作出轻率判断——在体制、产权、经营权不作出改变的时候,这个市场有点像海市蜃楼,看上去很漂亮,但正如四川方言说的——“看得到摸不到,心头如刀绞”。
一封鸡毛信(4)
“我们就剩市场这个‘单张’了”,马老师说得好,但皇马、阿根廷、巴萨来中国做赛主要并非因为看好这个深远的市场,而是此地“人傻、钱多、速来”,是看好我们还不算太空瘪的钱包。举个偏激的小例子:洋人来了就算我们市场好吗?那么19世纪中叶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不是证明我们市场好?那时,洋人可赚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啊,却只见中国人越抽越穷越孱弱。何况,下半年皇马二度来华时究竟情况如何,实在令人怀疑。
不太明白马老师怎么会在佐证“市场很好”的这部分信中突兀地举出我们派08奥运队到德国、聘请克劳琛为中青主帅之例,这只能说我们在颓废之时荒不择路罢了,与我们市场好又有何干?可能是马老师写到这里激动得大脑有点混乱,未及顾全逻辑。据我了解,这是个有些微妙官场意义的行政行为,姑且不论去德国究竟是不是最佳选择,至少此行与“中国市场好”找不出必然联系,何况鲁迅先生还说过“这孩子注定是要死的”这种可恶话。
市场是把双刃剑,“项庄舞剑,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