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85。 (六十五)终见霍光上 字数:2144
半个月后,大司马霍光自长城一线巡视军务结束,回转长安。汉宣帝当晚于未央宫中设宴为其接风洗尘,车骑将军张安世及宠臣司马洛、萧屹作陪。
内侍们议论,陛下此举也是意图缓解霍光和司马洛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听说,霍光相当不满司马洛对霍成君的纠缠,而司马洛更是对霍光的百般阻挠恨之入骨,他们二人差点一言不和,便拔剑相向,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天早早地,宣帝便传下旨来,命乐师舞婢做好准备,稍后会传召歌舞。特意指名,一定要让我献歌。
我知道,这最后的时刻,终于要到了。
对着铜镜,检视自己的仪容,插上那枝宣帝送的发钗,当然了,御赐之物,就是要在这种大场合拿出来显摆显摆。
若要一钗毙命,最好别刺心,而是刺喉。
想着宣帝的建议,我微微笑着,镜子里的人也在微笑,再没有一较高下的心性,也没有大难临头的恐惧,更没有玉石俱焚的轰烈。
当你被逼到绝地,当你接受了这绝望的境地,当你完全放弃了反抗,你就会体会到那些在暴室中做苦役的人,他们的心情。
世界上最深沉的绝望,就是绝望到不愿再去思想。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绝望是悲哀的,但对于陷入绝望的那个人来说,麻醉也是一种解tuo,哪怕只是暂时。
长久以来,我一直用头脑去做每一件事、走每一步路,然而走到尽头,才(炫)恍(书)然(网)觉悟,其实人可以很简单,活得简单,死得简单。
司马洛爱不爱我,我爱不爱他,他爱我爱到什么程度,我爱他爱到什么程度,他为什么宁愿舍弃我也要成全他和宣帝的君臣之义,我该不该舍弃我自己来让他死也不能得到安宁,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倘若我jin受得住司马洛死在我面前,那么我就活着;倘若我jin受不住,那么我就不活。
如此而已。
不是为了向谁报复,不是为了令谁后悔,只求个心安,活得心安,死得心安。甚至其他的人,其他的事,我管不了,也不想去管。
以这样的心情,我缓缓步入大殿。感觉到司马洛的视线,似惊诧之极,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便转头望向宣帝,眼中甚而迷惑中带了些许质问。
大概宣帝给了他许诺,许诺会派人看紧我不让有我自尽的机会,所以他没料到我会在此时此地出现。
面对司马洛的责难,宣帝无动于衷,他在看我,司马洛跟着回眸看我,准确地说,他们两人看的是我斜插在发髻上的那支钗。继而两人神色各异,司马洛些微心浮气躁,汉宣帝则是略带掂量的似有所思。
我刻意忽略他二人的目光,只将注意力放在霍光身上。我想,那个人,应该就是霍光吧。
虽然听这名字有无数次了,念这名字也有无数次,却是第一次见这名字的主人。而霍光同样也在不着痕迹地打量我。
上回祭天,他似乎并不在朝中,但我猜回朝之后,廉子服的这三个字,他应该也是听了无数次了吧。
在我看来,倘若没有那双犀利如鹰的眸子,这个西汉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一五六十岁的糟老头,眼袋下垂,皱纹满脸,发福到开始变形的臃肿体态。
但配上了那样一对眼睛,便没有人敢再把他当作一个老迈昏庸的糟老头。锐利的眼神,堪与满拉在弓弦上的金箭相媲美,只是眉宇间习惯性的一丝忧虑,稍稍减弱了那箭的凌厉。
方正的脸形,似在宣示着性格中耿直的一面,但饱man圆滑的下颚隐藏在三尺长须之下,又仿佛显出点老谋深算的世故。
这种面相,纵然算不上忠肝义胆,也绝非奸戾宵小之辈。
我在心中替汉宣帝可惜,他不该为了一时之气,而对霍光动杀机,或者默许司马洛对他动杀机。初登大位,倚重霍光建立自己的权威,比除了他再孤军奋战,要划算得多。
我只能可惜,只能把思绪集中在替宣帝惋惜上面,唯有如此,我才能忽略司马洛,唯有忽略他,我才能继续麻醉自己,继续稳稳当当地站在这里。
内侍在问宣帝,问他想听哪支曲子,宣帝开口,望向霍光,意示征询:“今晚既为霍卿洗尘,不若就听那首大风歌》,未知霍卿意下如何?”
霍光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跟皇帝唱反调,乐师正待奏乐,舞婢yu入殿伴舞,宣帝却道:“大风歌》本昂扬慷慨之音,由女子舞来反倒显得扭捏造作。”
话音未落,便跟约好了似的,司马洛起身,“臣愿随歌舞剑,以助酒兴。”
宣帝当即鼓掌称善,“洛jing擅剑术,远近皆知,由洛舞剑助兴,便是再好不过了。”
算不上什么新招,不过就是宣帝版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借舞剑之名,行刺杀之实。
该发生的,到底是要发生了!
呵呵,我也感觉到了,有的地方是有点啰嗦,是我把握得不太到位吧。抱歉哪,这几天一直熬夜,jing神实在跟不上,今天只能两更抱歉
正文 86。 (六十五)终见霍光下 字数:1898
早就知道,我头上的钗,改变不了什么。绝望的人,为什么还会感到失望?是我在抱最后一丝侥幸吗?终究,连这最后一丝侥幸,也像肥皂泡般幻灭了。死死地yao住下唇,直到尝出血的腥涩,才勉强克制住了情绪,起码维持表面的平静。
可怜那霍光丝毫不知大难已临头,犹自在宣帝夸赞司马洛剑术的时候,不屑着嘴角,冷哼连连。
司马洛揪住他的冷哼,“看大司马的神情,似极其不以为然。却不知,大司马不以为然的,是洛,抑或陛下之言?”
霍光立时沉了脸色,“司马洛,你这奸险小人,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挑拨离间?”
司马洛毫不动气,淡淡一笑,“原来,在大司马眼里,洛只是个奸险小人。难怪大司马拒洛于千里之外,甚至严jin洛接近霍府半步。”
眼看着霍光就要怒极翻脸,这时候便轮到汉宣帝出来做和事佬,“二位卿家,同殿为臣,缘何要弄到如此剑拔弩张不可收拾之地?其实二位卿家的心结,朕已了然于心。霍卿,以洛之人品才学,俱是上上之选,霍卿又何必固执己见,拆散一对美满姻缘?不若就由朕替洛来保这个媒——”
“陛下——”霍光居然出声硬生生地打断了汉宣帝,三朝元老果然底气十足,“陛下好意,霍某心领。只是山鸡焉可配彩雀,霍某断不可就此葬送小女终身。”
司马洛趁机也寒了声线,“大司马未免欺人太甚!”
霍光冷笑,语带鄙夷,“司马洛,我霍光就是将女儿配与市井贩夫,也比嫁给你这粉面弄臣强上百倍。”
“好了,好了,今日设宴乃是犒劳大司马,其他事留待日后再议。”
宣帝摆出天子的威严,一锤定音,将两虎相争扼杀在摇篮里。车骑将军张安世与萧屹亦随后附和。
我冷眼旁观,几乎忍不住要为宣帝和司马洛的jing湛演技喝一声彩。
真真正正的滴水不漏,临到最后关头,还不忘完善细节,大大增加了这出“无缘翁婿、因情杀霍”戏码的可信度。
又拖了两个直接目击证人,或许萧屹的话不够分量。但我听萧屹提过,那个张安世,却是霍光的心腹,是霍氏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由他嘴里说出来,霍家人自然深信不疑。
霍光买宣帝的面子,不再跟司马洛计较,司马洛却是得理不让,阴阴柔柔地笑,一语双关,话里有话,“士可杀而不可辱,洛定会叫大司马后悔方才对洛的种种言辞。”
画龙点睛的一笔。或许目前,在场的几位还不能理解他那话外之音,等再过一会儿,这一句便会成为司马洛泄私愤杀人最有力的证词。
自此,虽说没有消除我所提到的破绽,却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破绽被发现的可能性。
对于司马洛的挑衅,霍光本来立刻便要发作,但恰在此时,乐声响起,侍者奉上长剑,司马洛抽剑出鞘,随乐起舞,在旋身之际,最后偷空瞧了我一眼,仍是看向我髻上的发钗。却也只是看了看罢了,舞剑的动作并未见丝毫迟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尽管我觉得我已心如死水,但那死水却因着渐渐激昂的音乐,而搅动翻腾,翻腾成汹涌澎湃巨浪滔天。
事到临头,才发现,我根本没勇气去看那一幕,看司马洛步专诸后尘的那一幕。闭上眼,依节奏唱着那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后所作,问鼎中原建朝大汉,端的壮志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