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之左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窝恶蜂,若是没有张大夫的帮忙,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采到的,这蜜阿妹要是喜欢,拿去就是。    ”
        佳玉欢欢喜喜的接了过来。    越看越爱。    这时候华子已经将蜂王浆小心地引了出来,只见色呈微红,看上去十分的浓稠,三叔在旁边看着,小心的问张立平道:
        “张大夫,你看这药做引子合适不?”
        张立平捻起了一点尝了尝,只觉得口中味道酸、涩、略带辛辣的感觉。    回味略甜,想了一想才道:
        “这王浆的质量是极好的了。    只是问题也出在这里,不瞒你们说,给令亲治病的那方子正是我祖上传下来地—————————他创方的时候,哪里去寻这么好地王浆?都是在药铺里凑合,因此你们在配药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将王浆的用量减些,用本来量的三分之二就行了。    疗效才不会打上折扣。    ”
        听他这么细细解释,旁边的人尽皆叹服。    他们聊天的时候,华子已经将蜂蜜取尽,却将蜂房口朝下在明火中又烧上了几分钟,使蛹口壁膜烧光并露出蛹头,再用手轻轻振拍盖,其下垫了块塑料布,只见一只只肥肥白白的蜂蛹便似雨点一般摔落出来。    躺在上面十分诱人。    而最后个别不能剥脱地再用小夹子夹取。
        这些事情弄妥当以后,连剩下的蜂巢也不肯丢弃的,华子说是若以后牙疼,可以用来煮水喝,张立平知道这些民间的单方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一笑置之,便随着三叔走了,祝家夫妇自回去将船开行到前面的一个小集上,在那处等他们返回。
        不料此时又出了些意外,三叔和华子的村子恰好也在去郑家坝子的必经之路上,自是先去华子家里把他爹的药熬上再说,只是先前三叔说到郑家坝子满打满算也只要三个钟头,而这时候四人走到了天色擦黑,却连三叔他们地村子都还没看到,这倒不是因为三叔撒谎。    而是他没考虑到张立平和佳玉这两个城里人。    山路崎岖难行,他们两人素日里哪里走过这种道儿。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终于在天完全黑尽以前到了村口,而华子妈早就远远的在张望了。
        歇下脚的张立平和佳玉自然是累得够呛,山里人淳朴好客,华子妈听说了他们的事以后,热情异常,什么压箱底的好吃地也拿出来招待贵客,张立平说要喝水,还特地在水里放了白糖。    因为华子妈昨个儿才去郑家坝子讨了药方,张立平便问起她的见闻,华子妈回忆了一下,便说去的时候,是看见有个五十上下的男人呆呆的靠在椅子上晒太阳,老半天也不说话,动也不动半下,张立平知道这说的便是自己父亲了,心里不禁异常难过,又仔细问了问父亲的脸色等一些细微之处,心里便略宽了宽———————————至少现在的病情还不似想象中那等恶劣,一些流涎,打鼾的危重征兆尚未出现。
        没过多久三叔便过来请他们去吃饭,跋涉了好几十里山路,两人自然也是饿了,加上得知了父亲的近况,张立平也就索性放开怀来,这顿饭却是这几日里吃得最香地。
        山里地主食却是以当地出产的一种荞麦制成地粑粑,而荞麦又有苦荞和甜荞之分,做粑粑实际上用的是不很苦的甜荞。    荞麦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    煎成的苦荞饼十分松软,看起来有点像玉米饼,嚼起来清甜香口。    一个个的叠在碗中,香气扑鼻。
        因为苦荞粑粑味道略苦,所以若是没有菜的时候,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小碗黄糖水,蘸食苦荞粑粑。    张立平吃得正香的时候,里面又端了一盘金黄的东西出来,一看之下,正是下午弄的蜂蛹,这东西吃起来既香又脆,却很是难料理。    据说是要先将菜锅洗净,倒入适量水并投入少量食盐,盐水不能太浓,也不可太淡,然后将水烧开后,把剥出的蜂蛹、幼虫放入沸水中焯几分钟,焯后捞出沥干,薄摊于竹箕上。    经过沸水焯后的蜂蛹要及时沥干水分,薄摊于竹箕上置阳光下晾晒。    他们现在吃的,是临时在锅中培干的,接着就拿菜油炸二三分钟后捞出沥干,上笼蒸熟,用六成热油将蜂蛹炸到鼓胀而呈金黄色时,拌入椒盐才能上桌。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见面
     更新时间:2011…4…21 13:39:53 本章字数:3417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见面
        山中的夜颇冷,因为将近十五的关系,所以一轮明月高悬在空中,看起来分外的白和圆,距离人也特别的近。    张立平一行人便趁着这皎洁的月色在山道上赶着路。
        这些日子跟随张立平长途跋涉,娇生惯养的佳玉自然也受了不少罪,但她与深爱的心上人一道,吃些苦也觉得甘之若殆,何况行万里路,看万卷书,这一路上也长了不少见识,浏览了许多自然风光,就好比是自助旅游一般了。
        斯时已是深冬近春,月光将蜿蜒的土路照得白茫茫的,四下里有着不知名的耐冷昆虫轻声的叫着,四下里幽静异常,本来险峻的山崖在夜色混合月光的涂抹下,给人以棱角尽消的柔和感觉,而白带子也似的山路,就在这种宁静中蜿蜒向远方。
        他们动身的时候,村子里的那位病人已经被灌下了药醒了转来。    山里缺医少药,因此对张立平这小神医更是敬重。    说起要连夜赶路到郑家坝子,竟是好几个人自告奋勇要陪着走上一遭,其中三叔也是自告奋勇,一路行来,他谈兴也颇浓,这座鸡头山是什么传说,那架老树又有什么经历,说得娓娓动人,活灵活现。
        此时路边忽然有些嗦嗦的响,下面却是一片荒草从生的平地,坡度微微向下倾斜,还嶙峋了几堆乱石,佳玉终究是个女孩子,立即就显得有些惊怕,直往张立平身边缩。    而旁边引道的华子脸上却带了些喜色,作了个禁声地手势,蹑手蹑脚的摸了下去。    看着他的身体缓缓前行,人的心情也随着紧张了起来。
        猛然间,华子和身扑了上去,枯黄的草丛里猛然响起连声闷闷的叫声,那声音很古怪。    既像是马儿在喷着响鼻,又似人喝水急了扯着嗝。    非常古怪。    很快的华子就兴奋地大叫道:
        “逮到了逮到了。    好肥一只兔围子。    ”
        他小心翼翼的拎了一只还在不住扭动地动物吃力的爬上路来,那动物耳朵长长的,仔细一看,却是一只灰色中带了麻点的兔子,长得很是肥壮,少说也有七,八斤。    佳玉见了。    眼睛渐渐变得亮闪闪的,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道:
        “好可爱哦,可以摸下吗?”
        三叔从旁边的蓑草里择了几根出来,就地编了根草绳子将这野兔子拴了,张立平看那几根细草实在是伶仃非常,风都吹得断的模样,担心道:
        “这兔子性子很野吧。    这绳子能行不?”
        三叔微微一笑,将剩下地那几筋残草递给他,一拉之下,却是坚韧非常,简直就似铁丝一般,只见那兔子野性十足。    拼命蹦达,连地上的草皮也给蹬掉一大片,现出里面的红土。    这时候三叔见佳玉喘气吁吁的模样,知道她着实累了,便说路也走了一半,不如歇歇,于是就寻了处岩石背后,随处扒拉了些枯草,寻了些干柴,又从旁边本家的地里掘了些冬红薯。    埋在火堆的余烬下面。    一群人一边烤火一边谈天,等起身的时候从灰里把红薯扒将出来。    虽然外面看起实在是黑一块焦一块,但吹去上面的草木灰,扒开表皮,一股甜香地热气直扑了出来,捧在手里烫呼呼的,吃起来也是满口焦香,十分甜美。
        一行人又走了不到半小时,便能远远的看见前方的山坳中,有着十数点或明或暗的光在吞吐着,在这荒山中的夜里见到星星灯火,给人地感觉不仅仅是振奋,还是希望。    尽管之后又整整的走了近两个小时,但无论是张立平还是佳玉,都觉得这后面的路程似乎要短得多。
        ………………………
        照理说,山里人夜晚的生活很是单调匮乏,早些年因为没有通上电线的缘故,都会在天黑以前吃完饭做完家务,天色一黑后在这等农闲时期,为了节约灯油,就直接睡觉了。    近年电通进了山,这习惯也没有改掉,而听说自从郑老回来这个把月,前来求医的实在是络绎不绝,似他们这等冒夜赶来的也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