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之左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放在张立平面前的这一小碗抄手只得四个,寓意四季发财之意。    入口即化,只觉得在香软满口之余,抄手的肉馅却很有牙劲,嚼起来非常的地道。    看样子竟是以猪肉混合牛肉剁的。
        跟着便是两个精致的小碗并列放在托盘里摆到了每人的面前,张立平听那服务员含笑介绍道,这就是有名的奶汤面配钵钵鸡。
        前者是面汤如奶而得名。    乃是要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    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而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    它是选用土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    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    听李海他们这些本地人讲,有些还是祖传秘方哩。
        根据服务员示范的最佳吃法,就是奶汤面配钵钵鸡。    挑一箸喷香的奶汤面,夹一片鲜美的钵钵鸡肉,张立平吃得热乎乎、麻酥酥地。    胃口顿时大开,真是妙不可言。    虽然现在天气还颇有几分料峭的春寒,但也吃得周身发热.通体舒服。
        但这家伙此时却敏锐的留意到一件很有些奇怪的事,那便是万阿姨与林媛这两位女士对这两款味道绝佳的风味小吃都是浅尝即止,神情里却有一种期待之色,屡屡向门口张望着,张立平强行按耐住将面前那奇鲜的奶汁面汤一饮而尽的冲动。    痛苦地挥了挥手让服务生拿走。    心里却在不断祈祷着下一道菜千万不要让自己失望啊。
        忽然,空气里又多了一股难以形容的浓香。    那正是先前在花园里和刚进房间后嗅到地美妙气息。    菜未至而香先抵,单从吊人胃口方面来说,已算得上做得极好。    等到服务生用餐车挤开门,吃力的将这一大盆浓香扑鼻的东西端上桌的时候。    领班胡姐已情不自禁的惊喜呼道:
        “哗!好香的兔头!”
        兔头之于成都人,有点像大闸蟹之于上海人,所不同的是,成都人可以一年四季都捧着“兔脑壳”在啃。    而上海人却只有秋天地时候才能一解蟹瘾。    当然,两者的身价还是有天渊之别的。    兔头通常有两种吃法:
        一是卤兔头,卤过第一次后要接着再卤,或者加其他香料卤,直接食用。    比如五香的,麻辣的,鱼香的,泡椒的这几种口味的多。
        吃法二则是炒兔头:把卤地半熟的兔头从中间切开成两半。    然后用辣椒油炒,放入辣椒粉,花椒,青椒,油炸花生,孜然等很多香料。    整锅抬出来,吃完了在锅里加汤(锅里还有很多香料)还可以煮火锅。
        眼见着一个个色若玛瑙、香飘四溢的兔头摆在面前,没有一个人能忍耐得住的,纷纷拿手抓起便开始啃起来,张立平面对它却有些无从下口的错觉,万阿姨却是此中老手,立即笑着一面示范一面指点他道:
        “这样一掰两半后,先啃兔脸颊,再吃兔舌头,吮吸一下兔下颚。    再用骨头来舀出兔脑花。    兔眼睛一定不要放过。    最后别忘记尝尝上颚上的那层鲜肉。    ”
        “哎呀,丢错了小张。    知道兔头哪两个部分最好吃?是兔腮和脑花。    兔腮肉多够味;脑花嫩滑爽口……先把兔头地上下颚掰开;分成两半;咬出兔舌;然后吃兔腮;这下半部分就算扫荡干净了;然后对付上半部分;啃干净,恩对对对。    ”
        于是在这位“良师”的教导下,张立平慢慢的在这麻辣鲜香里,也领悟到了一些“啃”趣。    那不仅仅是在大饱口腹之欲,还有一种自己动手的妙处。
        吃了几只兔头,喝下半瓶五粮液,万先生大概也有了几分醉意,便道:
        “这兔头味道是好,可惜还是比不上我今年在集团里吃的。    ”
        张立平巴不得他多透露些关于梅家的信息,忙接口道:
        “不会哦,难道味道比这个还好啊?”
        万先生有些醉眼朦胧的笑道:
        “这个好是好吃,对身体却没什么益处,我上次是陪老太爷一起吃的,弄那个兔头的厨师的父亲,就是军阀张作霖官邸里地首席厨子,他将厨艺与中医地食疗结合起来,那才是既饱口福,又是滋补,我当时就吃了两个,今年冬天都不觉得冷哦。    ”
        张立平还没说话,万阿姨便已抢白道:
        “有没有那么神哦,你又喝了两杯就开始吹牛了。    ”
        万先生借着酒意颇有些不满的道:
        “你……。你晓得啥子哦!当年少帅张学良戒烟,就是由梅先生亲手督治,扎了三针后成功戒掉,就经过那年余地调养,本来身子虚弱的少帅哪怕在蒋光头的幽禁下,也整整活到一百零一岁!”
        “三针!”张立平的心中电光石火的闪过这个信息。    他面上依然勉强的笑着,只是在这欢宴里,没有人注意到他捏着酒杯的手指关节,已经因为用力而发白。
        “您刚才说,梅先生给少帅只扎了三针?”张立平自然不会放过这等了解对头底细的机会。    他又叫了一瓶啤酒,猛灌一口。    露出很好奇地表情道。
        万先生也喝上一口,夹了一筷子菜送进嘴里,慢条丝理的咀嚼着,脸上露出无限神往的表情。
        “是啊,听我老丈人说,当年梅老先生给少帅调理身子时候,就施出了他三针的绝活儿。    呵呵。    小兄弟你不知道,据说梅老先生的医术。    是祖上传下来的。    这手艺和别家不同,那是扎得越少越打磨本事,好象是从九针起扎,依次下来是六针,三针,最高明的境界那是一针定乾坤,真是没得说。    ”
        “…………。”
        经过一席长谈。    张立平从他地口中,探知了梅家医术的冰山一角,从目前掌握地情况来看,梅家人在御针方面,比起张家医术似略逊一筹,他定下的三六九针规则,看似以简御繁,其实还是未免有力不从心之嫌。    至于先前所说的一针定乾坤。    张立平压跟儿都没有相信过…………………相信那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以特殊的手法应用在了特殊的病例上而已,后来以讹传讹,就成全了这梅家的盛名。
        但张立平不得不承认,这当年与自己先祖齐名地梅家,在药物的配伍。    切入病症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单从这位梅家女婿的谈吐里流露出的一些东西就能看出,梅家仅仅是对他指点一二,他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对于针灸的一些心得,个别之处就是张立平也觉得颇有不及………………………这么一个梅家仅窥门径的弟子都能在医道上有如此造诣,张立平的心中不禁沉重了几分。
        按理说被美味兔头塞满肚子地众人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可这时又上来一道餐后的甜点所yin*,却是一只只若豌豆的雪白小汤圆在碗中载浮载沉,盛着的却是红豆银耳汤。    叫人情不自禁的端起碗来。    细品之下,却还以藕粉或马蹄粉勾过芡。    张立平难以自禁的喝了两口。    却觉得吃得太饱地肚子已在抗议。
        吃好以后林媛自然就送另外那两人回去,而万阿姨此次遇到张立平自然是意外之喜,当然是绝不可能轻轻放过,她又感觉自己的病似乎随时都可能发作,于是择日不如撞日,直接就要张立平马上去她家里开方诊治。    张立平也不推辞,欣然应允,心里却存了藏私的念头,既要使治疗有效,却也不愿意让梅家的这位女婿看出了自己的本来水平。
        然而在路上,张立平的心里却渐渐生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仿佛有东西正在迅速接近着自己,不仅至关重要,并且还似在冥冥中性命攸关!他的心情如潮水一般翻涌着,旁人则以为他正在苦思着万阿姨的治疗方法,因此根本没有人打扰他。
        车缓缓的停下后,张立平才一下子回过神来,在万阿姨地引领下向小区里面走去,这里乃是成都地一处高档豪华小区,虽然在夜色里,也可以见到游泳池,网球场都一应俱全。    在踏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