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之左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老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位宫女便趁乱逃出宫去…………………………她整整服侍了先祖六年,两人后来又是两情相悦,自然轻易而举的寻得了早已藏起来的这套针法与既启先祖的医术心得,将肚中孩儿拉扯大后,将其流传了下来,只是自此以后,张家便人丁不旺,并且代代长子都医术精湛,却个个一生艰难坎坷,要么家破人亡,要么时运违背,潦倒一生。    当年有关这段往事的简单记载,也被金朝的烽火湮灭在了燃烧着的开封城中!”
        张立平默然了半晌,忽然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当年不知道是谁嫁祸于我张家的?”
        郑老目光一黯道:
        “当年之事,最有可能觊觎这套针术的,便是与既启先祖合谋此事的梅姓之人,此人能与先祖齐名,在针上造诣也非常了得,他素日里诊病,要么不治,一旦接手,最少只用三针,最多九针,定是药到病消,因此还有个别号叫做梅三九,他的才华天分不如我张家祖先,心机却是极深,一方面甘心为副手,一方面便趁大功告成之日,行此毒计,不过他也是机关算尽之余,没有料到金人入侵,也将他一并掳掠而去,自此不知所踪。    ”
        张立平思索了半晌,忽的回忆了半晌断然道:
        “不错,此事的主谋一定是他!史书上记载,靖康耻发生在公元一一二七年,而徽宗乃是一一年病死的,他被金人折磨了八年后才死去,而他的儿子钦宗死于一一六一年,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钦宗赵桓在金国落马后被踩死,他整整在当时的塞外活了三十四年!再看看他们被关押之处,乃是当时的五国城,既现在的黑龙江依兰。    ”
        张立平一边看,一边分析着:
        “当年已是病入膏肓,身为亡国之君,处在异地的徽宗竟能延命长达八年之久,而钦宗据史记载,死时还在骑马,可见虽在这塞外呆了三十余年,他的健康状况也非常良好!这说明什么?”
        “既然那姓梅的也被一同掳去,自然徽钦二宗的健康还是由他照看,在北宋时候黑龙江那等苦寒偏远的地方,想要配齐一剂中药汤剂那应该是何等困难,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只有针灸!”
        事情被分析到了这等地步,显然已水落石出,当年身为副手的梅家名医梅三九陷害了正五品医官张既启,将两人的心血占为己有!本以为今后医术大进,在医学界惟我独尊,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遭逢靖康耻的他陷身于当时的辽东苦寒之地,自此也湮无声息。
        由此看来,打这周天针法创出以后,冥冥中仿佛真的有一条无形的线在围绕着与这针法有关之人,凡是与之沾染上的,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

  (。。)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查询
     更新时间:2011…4…21 13:37:48 本章字数:3376

        第一百零五章      查询
        “可能是上天要借张家人之手来赎罪的缘故,自此以后,张家的历代子孙几乎都会有人成为医术精湛之人,但却始终默默无闻,郁郁不得志,且难有善终之人,其余的我不知道,;老老太爷(即张立平的曾祖父)乃是在五十三岁那年大醉后失足落河而死,老太爷五十九岁遭人劫掠,胸部中刀而亡,而少爷则是与你母亲反目,家庭支离破碎,眼下的景况……不必我多说了吧。    ”
        郑老话声渐渐止歇,既有悲悯,更多的却是愤然与伤痛!
        张立平心中骇然,他很想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但理智却告诉他,冥冥里却似真的有一根无形的线在左右着张家的命运!
        这时候,郑老却又已取出了三样东西:
        “大概是少爷也对自己不祥的命运有着预感吧,所以早在两年前,就将张家的这三样行医千年所遗留下来的传家之宝放回了这里,是时候交给你了。
        这三样东西分别是:
        一个做工精巧的雕花砌木圆盘,
        一只三足盘以篪纹卷龙花纹的小鼎,
        一个方才已被掏出过的红木长方晶莹神秘盒子。
        “常言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先欲利其器,张家的周天针法无论运针,行针的手法都大异于常规,以老太爷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那便若危崖独立,稍有不慎就有极大风险。    因此当年先祖遭难之时。    一同孓遗传下来的还有这盒皇宫中御赐地三才针。    再加上后人所配上增强针灸疗效的药神鼎,和圆盘里秘制的续魂香,就并称为我张家的三宝。    ”
        “三才针?那岂不是暗寓,天,地,人之意?”
        张立平此时已非往日的吴下阿蒙,对于一些古代针灸的由来典故。    也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常言说得好。    工欲善其事,先欲利其器,张家的周天针法无论运针,行针地手法都大异于常规,以先人所著心得上的一句话来形容,那便若危崖独立,稍有不慎就有极大风险。    因此当年先祖遭难之时。    一同孓遗传下来地还有这盒皇宫中御赐的三才针。    再加上后人所配上增强针灸疗效的药神鼎,和续魂香,就并称为我张家的三宝。    ”
        “三才针?那岂不是暗寓,天,地,人之意?”
        张立平此时已非往日的吴下阿蒙,对于一些古代针灸的由来典故,也是如数家珍。    信手拈来。
        郑老跟随张家两代名医近七十年,自身的医术虽然不能接触到最精髓地东西,但也是非同小可,渊博非常,目光炯炯的摇头道:
        “你说的三才,乃是通常意义所指。    而这盒子中寓意的三才,乃是借喻的:阴,阳,混沌三者之意。    ”他一面说,一面揭开盒子盖,里面一金一银的子盒上,依然闪着被千年历史过滤后的清冷的光芒。
        “这个银色盒中地针,乃是由纯银所锻,名为天干地支针,其中共二十二支。    其中十长十二短。    其性近于阴,通常在行医之时需要用小周天针法刺到五针以上之时。    运用此盒中针,便能规避掉一大半的风险,更可以事半功倍。    ”
        “五针?”
        “不错。    ”郑老淡淡道:“小周天针法最多需要连刺二十二穴,五针以下,可以随意取材进行灸治,五针以后,难度倍增,就需要用到这套特制的天干地支针,以口诀来推算顺序,次第针灸,能大大降低风险系数,疗效也不可以道里计。    ”
        张立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心中立即生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眼里也满是敬意,这祖传下来的针法与别家不同,运用起来当真是要呕心沥血,他深深明白,刺到三针以后,每多刺出一针,那都需要加倍繁杂地推算与谨慎,他方才就是以曾经学到过的家传针法来救治郑老,只刺了五穴左右,深感殚精聚智至极,那种疲乏欲死之意就直到现在才渐渐散去,而这小周天针法竟然共有二十二针!
        郑老自然能读懂张立平的的眼神,他严肃道:
        “你父亲也刺不完二十二针的,他最多也只能扎至十九针,便神思竭力,心悴散乱,再难为继。    ”
        “那么这个金盒子里顾名思意,装的应该是其性属阳的金针了?”
        张立平看着那个烫金盒子,上面还以流畅的小楷雕着一行小字:医者,当急人之所急,不避病患之脏污恶秽,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    张家子孙鉴。    落款却正是“既先”二字。
        在明亮的灯光下,金盒子上的光芒幻异地闪耀着,仿佛磁铁一般诱引着他地视线,情不自禁的伸手上去摩挲着,只觉着手处地感觉很是奇特,似是有些温热,仔细一分辨,才感觉出那正是自己手指上的体温………………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向盒中流淌而去。
        这一惊令张立平实在非同小可,他触电也似的将手一下子抽回来,难以置信的询道:
        “这里面盛的真的是针吗?”
        郑老默然了半晌,接过盒子来,眼中的神色复杂,良久才缓缓的道:
        “按照针谱上记载,里面的针质地为纯金,其性为阳,以大周天针法运刺,但实际上,我………我具体也不清楚。    ”
        “什么!!?”
        “因为自从张家第二十四代嫡子张伯仁之后,整个张家就再没有人能够将小周天针法刺到第二十针,偏偏在针法总谱上就有明确记录,要能熟悉运用小周天针法,连刺二十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