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江大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当默多克开始大力发展新闻集团以后,在国外的投入越来越大,澳大利亚那边的投入却开始维持原样以后,这样的资本,就已经是无国界资本了。而无国界资本,对于美国本土的财团来说,是持欢迎的态度。因为这样的资本吸纳得越多,美国的资本势力就越是强大,收税什么的,也很方便,所以他们很欢迎这样的资本,默多克进入美国市场,和李明豹还有日本那些财团进入市场,美国这边的反应,完全是两样。
    美国这边的人,之所以不欢迎日本人跑到美国来,并不是说他们就真的对肤色还有日本人大手大脚在美国买东西很反感,也不是说他们就真的那么在乎日本人的产品占领了美国的市场,导致很多美国本土的企业倒闭,他们要真在乎企业倒闭的问题,他们内部企业的竞争,比起外部的竞争,更加的激烈,那他们为什么就不考虑做一下限制?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日本的企业,并不是国际性的财团,他们是有国界的,他们在美国赚取的利润,虽然同样也要给美国交税,但是他们赚到的钱的大头,并不是放到美国本土市场,而是会流入日本本国,这基本上就相当于日本企业在不断的给美国市场放血,而不是增强美国的本土实力,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本土的财团包括政府,自然是要干掉日本企业了,你都对我动刀子了,我凭什么不能对你动枪子?养的猪比主人吃得都还好,不放你的血,放谁的血?
    基于这样的原则,后世的中国,走的也是和日本一条路,在最初的时候,美国人还不怎么在乎,毕竟中国那个时候仅仅是最初级的产品,靠卖劳动力赚钱,而赚到的这些钱,还不如美国卖一套级别稍微高一点的工业品赚的钱多,所以最开始的时候,美国对于这样的贸易,是持支持的态度,毕竟他们早就过了卖劳动力赚钱的年月,进入到了更高级的工业产品阶段。
    但是当中国也开始卖美国同类产品的时候,美国的高级工业产品赚不到钱了,而低级产品也被中国霸占了,美国要是不对中国说不,那美国也不叫霸权国家了。可中国毕竟不像日本那样,可以随便割肉,再怎么说也是五大流氓之一,所以对中国动手,也不能用对待日本的办法,但美国又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种经济手段,所以从其他方面上,也能对中国实行割肉政策,只不过稍微文雅一点,实质上都差不多。
    当然,李明豹现在需要考虑的,并不是这些高大上的经济问题。他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资本本性的问题。新闻集团是无国界的资本,美国欢迎他们加入,进而增加美国本土的实力,但是李明豹的资本虽然比起新闻集团要小,按理说关注度也不会那么大,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李明豹在美国遇到的阻力,和新闻集团遇到的阻力,完全就是两回事儿,要说李明豹遇到的是困难模式,那么新闻集团其实就相当于是简单模式的游戏。
    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差别那么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李明豹的资本虽然小,但李明豹的资本性质,并不是国际性的资本,而是本土资本,他的资本根基,其实是在香港,而不是在美国。所以李明豹在美国赚到的钱,本质上来说,和日本的那些企业,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李明豹和新闻集团的待遇,就完全是两回事儿,这无关于资本的规模,仅仅是因为资本的形态问题。
    李明豹摆明了不是准备在美国持续发展,而是准备把美国这边的企业当奶牛,美国本土的资本,自然就会施加更多的压力,要么让李明豹放弃他的资本模式,要么就是把李明豹直接干掉,然后侵吞李明豹在美国的资产。
    在这样原则性的问题上,李明豹压根就不可能松口,虽然美国这边的产业看起来比起香港那边更加有前途,以李明豹的能力,未尝不能在美国这边大有作为。但是资本和实力这种东西,并不是单纯的体现在资金上面,资金到了李明豹现在这样的级别,其实就是一堆数据,就算他能够在美国这边挣到一百亿美元,他在美国这边的实力,也不可能有那些老牌的财团那样牛逼,简单来说,在美国这边,李明豹赚到十亿美元,和赚到一百亿美元,在综合实力上面,并不会有本质性的区别,毕竟美国资本总量很大,一百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财团来说,这些钱他们又不是拿不出来,连日本人都能弄出来的东西,美国本土的财团,难道还弄不出来?
    所以钱其实就是数据,不代表实力。但要是李明豹把这笔钱放在香港或者是大陆,就完全能够影响到那边的经济格局,然后坐到规则制定者的位置上面,这样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就像政界上面,一个非洲小国的元首,他们整个国家的实力,或许还赶不上中国的一个县城,放到中国来,也就是一个县委书记的级别,在中国内部的官场上,这样的人数量绝对不算少,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如果这个小国的元首到中国来进行国事访问,那么接待他的人,至少都会是中委这个级别,一般的省委级别,都没有这个资格,虽然实际上这个小国的实力,最多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一个县的实力,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而不是以实力来决定的。
    放到李明豹这里,规则其实也很简单,他在美国有一百亿美元的资产,放到美国,也就是一个小型财团的规模,左右不了格局什么的东西,但是放到香港,他就能直接和港督对话,并且话语权绝对不小。这就是格局,这就是待遇。所以李明豹现在小胳膊小腿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把根基放在美国,因为这边他没有存在感,得不到更多的利益。
    
   

第四百五十七章 节目制作公司走向正轨
    有了这样的基本原则,就代表李明豹在美国就必须要有强力的盟友,这些盟友说白了,就是替他档灾的。李明豹在美国就算是拥有了上百亿的资本,格局都高不到哪里去,就更别说他现在总资本也还不到十亿美元的情况下,能够和默多克还有约翰达成这样的协议,说是走了大运都不为过。
    有新闻集团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罩着李明豹,在李明豹初期和中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他遇到的麻烦都不会太大,甚至压根就不会有太多的麻烦,毕竟李明豹是打算进入新闻集团内部,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新闻集团的大树,在名义上,李明豹也是会和默多克一样,成为无国界的资本家,那样对于他的投资来说,限制就完全不会像现在这样,也不用李明豹费尽心思的自己花费巨大的代价,单独的发展人脉,而是可以靠着新闻集团这个大树,发展自己的人脉,在成本上,就节省了无数。
    前路忽然被打开,就意味着李明豹之前的桎梏被打破,而桎梏被打破,就意味着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如果之前他在美国做事还是畏首畏尾,就怕做得出格了,被人当肥羊宰杀。那么现在他就没有了这个顾虑了。
    即便新闻集团这个时候在美国的势力还不强,真要论起来,还没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这个地头蛇有用,但是李明豹现在又不单单是靠着新闻集团,约翰那边,同样也是有协议的。这样一来,就代表着李明豹中层和上层的路,已经彻底的被打开了。先期靠着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后期靠着新闻集团,等到李明豹手上的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他谁都不靠,都能够保住自己的财富,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展得战战兢兢了。
    梦工厂的节目制作公司,到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也就只有一个百万富翁。并且就算是这个百万富翁,梦工厂这边,也不是完全把持得住,毕竟先期靠着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那边的人力才能够把这个节目给弄出来,所以真要说全局掌控什么的,离着李明豹还是有些远。
    本来这么一个节目,李明豹是必须要抓在自己手里面的,可是最开始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实力,所以先期的构架,也就不得不妥协。但是到了现在,和约翰他们达成了协议,自己的制作框架,怎么的也要给弄出来,再沿用以前的人手,总是会有一些麻烦。
    所以在谈成事情以后,李明豹就开始让自己公司的人在美国全面招聘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人手,当然,仅仅是人手,而不是人才,因为美国这一类的人才,要价通常比较高,李明豹又不缺乏有脑子的人才,他仅仅是缺乏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劳动力,所以自然就舍不得花大价钱去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