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黄打非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记得,那次查处没有结果。”
  “是的,但是这次查处一定会有结果的,而且还要谢谢李将军。”那是两年前省“扫黄”办接到省委宣传部批转的中宣部出版局转来要求查处的一封“举报信”。
  举报人是本市解放军理工大学干休所的老将军李霄。
  李霄愤怒地反映,设在本市的一家叫晶晶书店的所谓名人传记部在印刷发行《中华人物大典》过程中玩弄骗局,诈取钱财的情况:1996年我收到陵州市晶晶书店名人传记部来函,要我提供不超过五百字的简历和一寸半身彩照一张。1997年11月下旬收到该部征订通知如下:将军先生:您的光辉业绩与照片已入编《中华人物大典》第一集(第二卷或第三卷)内,免念!为了方便您在工作中参考使用《中华人物大典》书中有关资料和信息,今天我们先将《中华人物大典》第一集第一卷挂号邮寄给您一本,请您及时查收。第一集有第一、二、三共三卷为一套,收入近万名中外名人业绩与彩照。第一集(共三卷)总定价为800元/套(市场价),入志者内部优惠价690元/套。第一集的第二、三卷,正在加紧印刷装订,预计春节前能送到海内外购书者手中……如果您未汇款订购,敬请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订购1~2套,书款请速汇到陵州市海珠路大纱帽巷11号…3晶晶书店方晶收。
  接到那本封面印刷精美,厚达六百多页的人物大典,老将军戴着五百度的老花镜怀着激动的心情欣喜地寻找自己曾经应大典编辑部要求在半年前寄出的彩色照片和生平事迹,他甚至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想要看到他戎马生涯中最具神采的两件大事:一件是与金莲寺住持智仁法师共同协助已故慧能大和尚为拯救寺庙珍贵典籍与日寇周旋于五莲山莲花洞的光辉事迹。另一件是他绘声绘色地详细披露“文革”中上书省委书记,揭露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匿名信”事件。他认为他这两件大事的描述着实填补了中共党史和解放军军史的空白。然而,他失望了。他在第一集第一卷中未找到自己的光辉形象和业绩介绍。根据晶晶书店的通知,他还是抱着希望能够在第一集第二卷或第三卷中选登自己的材料。要知道那些珍贵的史料是他卧病在床,戴着五百度的花镜,手持放大镜一笔一画从脑海中挖掘出来,又由自己的儿子李炜光打印出来,挂号寄出。他知道自己不久将告别这个给他带来巨大荣耀而又灾难深重的人世。这些荣耀和灾难是伴随着我党我军的光荣和耻辱相共存的,这就是历史,历史是需要秉笔直书的,他就是党内军内的司马迁,无奈中他又嘱老伴汇出690元购书款。然而,书款汇出后却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那本厚厚的仿佛砖头一样沉重的大典第一集第一卷,仅仅是一个包装精美的诱饵,诱取的是千万名渴望自己的形象和业绩都进入历史的各行各业的人们,老将军只是千万名受害者中的一名。将军没有失去信心,曾先后五次向所谓的主编宋仁善及收款人方晶催问购书之事,竟然无人再答理他。失望之余,于是愤然投书中宣部要求查处。
  龚红旗看着歪歪斜斜的笔迹,显然是目力不济的老人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写成的。他感到了一阵心酸,兀自叹息了一阵。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壮士暮年,徒有壮心,而心力已然不济了。他知道大名鼎鼎的军中才子李霄将军,当年面对国民党、日寇、“四人帮”的淫威,尚且正义凛然,竟中了几个骗子如此低劣的骗局。为此,他专门打电话向李霄的儿子李炜光询问了李霄将军的情况。

()
  电话那头的炜光竟然只是淡淡地一笑道:“红旗兄,我们家老爷子是不甘寂寞的,为了青史留名,他上的当多了。干休所家中类似这种大部头的《大典》、《汇编》有整整一摞,他是不厌其烦地投稿、购书、指谬、提建议。依我看编这些书的人都是为了骗钱的,不过老爷子晚年也就有了这点兴趣。我们也就不便扫他老人家的兴。上次那本《中国历代诗词大典》他投了十八首诗词仅仅发了他的三首小诗,他就欣喜若狂了,他为自己能和古今诗词大家同列一本大典而高兴,向我们吹嘘了半天呢。而他为这本书却花了1650元,还买了好几本赠送老战友。里面收集上万首诗词,几千名诗作者,就算每人购一本,编者能够赚多少钱?还不发死了。这次是因为钱寄出了,他的文章没有发他才感觉上当受骗了。你老兄想查查,你就查一查。至于他的举报你别太当一回事。你忘了‘文革’中他举报林彪”四人帮“搞得全家不得安宁。”
  “老人家的心情你要理解,他不打牌,不钓鱼,不写字,不画画,不嗜烟酒,也就那么一点兴趣。想为后代留下一点精神财富,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我是十分钦佩的。可恨的是那些文化骗子,竟然骗到我们的老革命身上来了。你转告老人家,此事我负责查处,不查个水落石出,我他妈的,这个‘扫黄打非’办主任不干了。”
  龚红旗是带着市公安局治安处的同志一起去查这个隐藏在海珠路小巷深处的晶晶书店的。从全市图书发行网点的资料记载看,这家书店既未经市出版印刷局批准,又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甚至连一个门脸都没有。他带着出版物市场稽查队和市公安局同志,沿着大纱帽巷曲里拐弯的青石板路终于找到了11号。那是一个大杂院,原先这个院子也许是太平天国的王府或者是前清官宦的府邸,在陵州这座古老的都市,凡老街老巷这种底蕴淳厚的老宅邸尚有许多,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房屋早已破烂陈旧,除了具有文物价值的邸院需要修缮维护外,大部分随着老街的改造,等待的将是拆迁的命运。有如过了花季的名贵花木,将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凋谢。从派出所记载的档案看,方晶就寄住在这个大杂院内。院内杂乱无章地住着几十户居民,是真正的市民,引车卖浆者流。
  龚红旗穿过光线昏暗堆放着杂物的走廊,来到第三进院落。在西边的厢房内找到了晶晶书店的女主人方晶。在他们印象中方晶是临江地区双山市的乡下人,一个穿着廉价真丝连衣裙,坐在省出版印刷局楼梯台阶上嘤嘤哭泣的女人,是每个毛孔都冒着土气的乡下丫头,这丫头眉清目秀,身材窈窕,属于涉世未深的傻丫头。她和患有重症肌无力的王成新同居。然而,他们正要敲门,门却自己开了,从屋内走出一位浑身珠光宝气的美丽少妇,使龚红旗眼前陡然一亮,使他敏感的鼻子中突然钻进了伊丽莎白牌香水的气味。
  出现在眼前的方晶,已与过去判若两人了。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间有某种鸟枪换炮的感觉,是一个浑身洗却了土气,堆满铅华,俨然城里时髦的新潮少妇。这个少妇与她身居贫寒简陋的破败小屋极不协调,倒像是“从前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金凤凰了。她剪着时下流行的蘑菇头,轻盈的刘海下一对扑闪着光泽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翘翘的眼睫毛显然精心打理过,甚至还上了少许的眼影。椭圆形的脸白皙中透着健康的红润,性感的红唇上涂的竟是日本兰皙欧唇膏。审鉴名牌化妆品堆砌起来的小女人,眼前这位出身高贵的公子哥儿龚局长自是行家里手,如果不是家中贤妻这道良知的防线挡着他的目光,这如刀的目光可能会变成手中锋利的枪刺挑开这个面若桃花的小女子的衣衫,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欲,不过这就不是“扫黄”办主任龚局长,就成了龚衙内了。想到“衙内”这两个词,他心中抖动了一下。但目光继续肆无忌惮地审视这个令他刮目相看的小女人,人靠衣装马靠鞍呢,当年乡下丫头如何变成了金凤凰,其中必有故事。小女子身着一件海蓝色连帽绒衫,下配牛仔裙,脚登黑色长靴,把修长、丰满、成熟、性感的身材衬托得秀美挺拔。一个成熟的少妇,打扮得像是新潮的少女,她的心中一定藏着许许多多难以诉说的不可告人的欲望。更何况她的身边还藏着一个形象委琐贫病潦倒的男人。她的这身打扮,加上细长的颈项上垂挂着的钻石项链和纤纤玉手食指上戴的钻石戒指,配着手腕上的小坤表,臂弯中挂着的小坤包。看得龚红旗眼花缭乱,心想这小女子不是去卖淫,便是傍上了大款。
  “哟,方晶小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呀。你这乡下柴火妞是丑小鸭变成凤凰啦!整个一时装模特了。小姐这是要出门?”
  “是的,你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