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进来说话。”温世珩猛地打起了精神。
来人是谢氏身边伺候的汀兰,汀兰福身向温世珩等人问了好。
温世珩颌首问道,“不知伯母有何吩咐。”
汀兰所着衫裙不如国公府里婢子来得鲜亮,可在遗风苑老夫人身旁伺候多时,比起国公府里的婢子要沉稳了许多,“我们老夫人收到了陈老夫人的帖子,可老夫人身子不便,故无法亲自前往,想烦请三夫人帮忙将老夫人准备的伴手礼,一道送于陈老夫人了,只不知三夫人是否方便。”
“哪里有什么不方便的,请伯母放心便是。”林氏听言大长房老夫人要自己帮忙带了礼物。颇有几分受宠若惊。
汀兰福身向林氏笑道,“便有劳三夫人了。”
说罢命婢子将四扇明暗双面绣梅兰竹菊的小巧紫檀画屏搬了进来,每一扇画屏上还有用真体提的诗句。
温荣看着精巧的画屏心下欢喜,伯祖母的这份礼才是真真的符合书香门第的心意。
而伯祖母请阿娘帮忙带了这珍贵的伴手礼。亦是在明白地告诉旁人,如今她是信任与倚靠国公府三房的,与她有关的事,可同三房直接说去。
见林氏命婢子小心地捧走了画屏,汀兰才又笑着吩咐婢子取出了莲花糕与百朝露。
莲花糕是前两日温荣去遗风苑里陪伯祖母说话时尝到的,比起一般的糕点要多上几分清香,温荣尝了喜欢,便向伯祖母讨了,可惜那日并未多做,今日汀兰至国公府送画屏。遂将温荣喜欢的吃食一道带了过来。
如今伯母对温荣的宠爱。都要令温世珩嫉妒了。每每温荣去了遗风苑回来,总是带了满手的吃食。
伯母似是担心黎国公府饿着了她的宝贝侄孙女了。
温荣亲自上前欢喜接下,并请汀兰帮忙转告了伯祖母。后日若无事,会再去探望了伯祖母。
“你这孩子,往后不许再向伯祖母讨要吃的了,伯祖母年纪大了,那经得起你这样折腾。”林氏将温荣拉了回来,不满地说道。
虽然温荣与大长房老夫人关系亲近,可频繁打扰了老夫人清净,也不好了。
“不妨事的,我们老夫人天天都盼着娘子过去呢。”汀兰见状忙笑着说道。
温世珩又问了老夫人身体安好后,汀兰见无事便告辞回遗风苑了。
……
用过了晚膳。温世珩吩咐婢子摆了茶果在外间,一家人难得地坐在一处说话。
不一会,轩郎带着茹娘去识字,温世珩才轻叹道,“朝中已有御史台巡按去洛阳了。”
林氏不知其中厉害关系,反心下欢喜,与温世珩安慰道,“夫郎可不用担心了,待巡按去了洛阳府,查实便知陈知府是清白的。”
温世珩蹙眉看了林氏一眼,虽不耐,但也未多言,本想听听荣娘的意思,不想荣娘却是沉默不语。
温世珩心实实的一沉,难不成这事真就没有了希望,陈知府被定罪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么。温世珩思及好友,心下不甘,暗暗下了决定,明日参朝日,定要将早已写好的奏折呈上去。
温荣抬眼对上了温世珩的目光,温世珩心虚的慌忙将眼摆开了去,心下却觉得可笑,如何会怕了自己的女儿。
“阿爷,除了替陈知府喊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帮的么。”荣娘镇静地问道,既然早已经猜到了洛阳陈知府此次是在劫难逃,那么听到御史巡按下洛阳的消息,便也没什么可惊慌和诧异的。
温世珩能听出温荣的话外音,除了为陈知府喊冤,别的任何忙都可以帮。
温荣看着阿爷,神情里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知府不过是朝中太子与二皇子两派争权的牺牲者罢了。
漫不说那些偏帮太子的两朝重臣了,便是大伯父黎国公都不肯站出来说话。
既然陈知府成了太子等人的弃子,阿爷又如何去自讨了没趣。与其同时牺牲两家人,不如好好帮衬陈知府的家眷,更何况陈知府最多不过是被罢官流放,并无性命之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来日方长,从长计议了才是真的。
温荣趁阿娘去厨里吩咐点心时,细细的将这些道理说与了阿爷听。还有那陈知府是陈老夫人的嫡次子,陈老夫人对陈知府的担心不会在阿爷之下,陈府都没有动作了,阿爷又是在着什么急呢。
待温荣说完,温世珩早已是目瞪口呆……
ps:
看在麦子半夜码字的份上,打滚滚求粉红和订阅~
推荐好姐妹的书,《逆水求仙》,简介:作者说,一世太短,想在书里多活几世。不疯魔,不成活,顺则人,逆则仙。

☆、第七十三章 丹庭文佩满

温世珩是真真未想到陈知府不过是太子的弃子。
温世珩拍了拍脑袋,可不是,陈知府人虽在陪都洛阳,看似与太子无瓜葛,可陈家却是世代皆有人在朝为官的。
林氏带着捧了新鲜果露的婢子向房里走来。
温荣认真地望着温世珩说道,“阿爷,如今权臣都是在权衡利弊,我们更不该自不量力了。”
温世珩知道温荣聪慧,可再聪明也是居于闺房的女娘,朝臣之事,虽不能说温荣已看得十分透彻,但也**不离十了。
温世珩诧异的低声问道,“荣娘是如何知晓太子与二皇子争权一事的。”
“自古皇储多纷争,萧墙之乱任何朝代都有,不说那庙堂之上宫墙之内,便是普通人家里,还有为了家产而争吵上官衙的呢。”温荣不在意地笑道,可心下却有几分凄凉,权争与己是再熟悉不过的,只是前世的自己是后宫权争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愚蠢,而是过于自大,过于相信了李奕……
温荣见阿爷面上依旧无法释然,遂又说道,“阿爷其实也早看出了背后的利弊纠葛,只是救友心切,不免乱了阵脚。这些时日儿常去陪伴伯祖母,从伯祖母那也略微知道了些朝中之事。儿虽担心陈府娘子,但更担心阿爷安危,故儿只做了旁观者,旁观者清,这才能清醒地顺藤摸瓜理出头绪。如今阿爷自是该帮的帮,不该帮的就先放一放。以后再帮。”
温世珩点了点头,伯母确实也与自己分析过其中利害关系,只是荣娘说到了心坎里,伯母单劝自己不要帮。而荣娘是说要帮,可帮什么,何时帮,都该好好思量。
仔细想来,荣娘所言有道理。
“阿爷不会莽撞行事的。”温世珩与温荣笑道,手心里的汗渐渐收了,人也冷静了许多,一会要修一封书信与陈知府,奏折要递,但奏折要重新写过。
温世珩端起林氏递过来的果露。连连吃了两碗。
……
第二日林氏起了个大早。自回盛京。这还是头一次带了孩子一道去参加正式筵席,对方虽非皇亲贵戚,却也是极得尊敬的世家。
林氏多多少少有几分紧张。生怕哪里做得不周全,有损珩郎和黎国公府的颜面。
今日温荣乖乖地照阿娘吩咐,穿了杏黄织金藕丝束腰郁金裙,百合髻上簪累丝嵌宝金盏花簪。
而温景轩得了两位皇子与林家大郎的指教后,骑射功夫有了长足进步,一身天青蓝银边绫纱长袍,腰上是绣重环纹嵌玉腰带,稳稳地骑在高头绿耳上,气度从容。
温荣调皮地将马车帘子撩开了一丝缝,拉阿娘一道看轩郎骑马的英姿。
林氏不禁笑了。“轩郎回盛京后真是长大了许多。”
轩郎原先在杭州郡骑马时,不论马是大还是小,马速是快还是慢,总是上身前倾、半趴在了马上的,如今挺起了脊梁,不再只是弱质书生了。
到了陈府门前停下,迎客的婢子、妈妈忙上前放下脚踏,将林氏、温荣、温茹搀扶了下来。
温景轩将马辔交予陈府小厮,吩咐了随行仆僮一道过去马厩好生照料了绿耳。
陈家今日大办宴席,夫人、姑嫂照应女客,而温景轩等郎君则由小厮引了去前院看鼓乐。
陈府不似赵府那般处处摆设装饰都透着奢华贵气,院子里用凤尾竹拦起做成栅栏,竹林中三两亭台花丛,门楣石壁处的题字挺拔硬气。
陈大夫人听闻温三夫人携家眷来了,笑着出花厅接迎。
陈大夫人和林氏亦算是京中旧时,虽交情不深,可多年不见,如今再聚头,免不了唏嘘感慨一番白驹过隙,时过境迁……
“这两位定是温四娘子与温五娘子了。”陈大夫人目光在温荣身上停留了片刻,再满是惊喜地看向林氏。
林氏笑道,“是小女了。”
陈大夫人只得一子,倒是妾室生了几房女娘,庶出的上不了台面,陈大夫人更不会有闲情善心去过继庶出女娘。
故陈大夫人在外没少抱怨身边缺个贴心的人儿……
见到温荣与温茹如此乖巧的女娘理所当然的满面惊喜。
陈大夫人羡慕地向林氏说道,“荣娘与茹娘都是水葱似的人物,水灵又漂亮,将来定是有福气的。”
长辈之间的客套话如出一辙,福气也不是说说就来的。
林氏见自己得意的女儿被夸赞了,面上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