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皇子没事就好,”温荣一早就知李奕必然不会出事,只无奈身边的人都在替他担心,温荣看向瑶娘,忧心地问道,“都这么久了,瑶娘还是没死心么。”
如今三皇子正妃和侧妃都纳了,瑶娘也到及笄之年,若他对瑶娘有一丝情意,也会主动同林家商议的。
“她心里也苦,前两日阿家和我商量要为瑶娘谋一门亲事,毕竟年纪不小了,她一个女娘,再拖下去要被耽误的。后来不知哪个不长眼的下人口风不严,将阿家和我的谈话传到了她耳朵里,她倒未为难我,却与阿家吵了一架,这要是传出去还像什么样了。”丹阳公主叹气道。
“找机会我也劝劝她,三皇子和琳娘感情笃实,她何苦耽误了自己。”温荣牵了丹阳至一旁煮茶说话,顺便将蜜柚饮的方子写给丹阳,“……五月槐花开的正好,千万别错过了这一季。”
丹阳正要感谢温荣,瑶娘领着陈府娘子走了过来。
“荣娘,这是陈府的三娘子,名唤惠娘。”瑶娘笑着介绍道。林家和陈家亦是世交,在祖母那一辈私交颇好。
温荣站了起来,陈三娘子赶忙盈盈拜倒,“奴陈惠娘,见过丹阳公主、五王妃。”
“快起来罢,在府里不必拘礼。”看着眼前娇巧的女娘,温荣眼睛一亮,陈知府家的两位娘子已算秀气了,可这位被过继到陈大夫人身下的惠娘却更加不凡,一双水光盈盈的杏眸,衬的那娇美脸庞脱俗清丽,身姿亦如温蔓娘一般,如弱柳扶风,我见犹怜。
陈大夫人过继惠娘的目的约莫不单纯,怕是为了对付即将回京的陈知府一家,陈月娘和陈歆娘在惠娘身旁,是要黯然失色了。
“过来一起坐着吃茶吧,荣娘亲自煮的茶汤,有几人能有这口福。”丹阳公主坐在藤席上,笑着和瑶娘、惠娘招呼,待瑶娘在她身旁坐下,她才将先前温荣给她的方子交给瑶娘保管。
瑶娘感激地看了温荣一眼,就将方子小心地收进了荷囊。
温荣亲切地问了惠娘几句话。惠娘今年才十四岁,这段时日陈大夫人安排了她跟宫廷乐师学琵琶。说了一会子话,惠娘不再那么拘束,话也多了起来,“若丹阳公主和五王妃不嫌弃,下次奴献个丑,弹一曲儿,还请丹阳公主和五王妃指点则个。”
“荣娘就知晓棋该往哪下,画卷里要上个什么色,那风炉上的茶汤又沸否。论到琵琶她那里能听出个好坏,至多知晓是什么曲儿罢了。”丹阳公主挽着温荣打趣道。
温荣掩嘴顺着丹阳说道,“是了,于我真真是对牛弹琴,还是让丹阳公主给你点评点评罢。”
温荣对陈惠娘的印象颇好,惠娘的经历与她二姐温蔓娘相仿,甚至形容姿态都十分相似,可惠娘比之蔓娘却更加坦率。
“我也不行的,倒是琳娘随宫廷陆乐师学过琵琶,明日三哥和琳娘就要回府了,我们后日去临江王府看望……嗳哟……”
丹阳说的兴起,竟忘记了先前自己交代温荣的那些话,这会被温荣一扯衫袖,才醒悟过来。
瑶娘诧异地看着她二人,疑惑道,“这是怎么了,你们去那临江王府,能带上我么,我也好久没见到三王妃了。”
琳娘嫁于李奕之前,同林家二位娘子关系亦不错的,丹阳讪讪笑着点头,也不再多说话。
很快谢家的两位娘子也由茹娘带着过来见礼,人多了,温荣吩咐婢子送来茶点果品,又摆起双陆棋和围棋,她自己只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几句。
几位娘子玩玩闹闹,很快到了申时初刻,谢氏吩咐马车先送谢家娘子和陈家娘子回府,丹阳公主和林瑶娘被留下来一道用晚膳。
约莫申时末刻,温荣等人才听到小厮的通传,说是五皇子和轩郎一道回来了。而温世珩听到消息,匆匆忙忙从东院书房赶到穆合堂。
温世珩梳洗后换了一身新做的精白袍服,面颊上那些在狱里无法打点的凌乱须髯亦新修了一番,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严神态。
谢氏斜乜了温世珩一眼,不搭理他,唤了温荣坐她身边说话,她这儿子虽正直,却缺了心眼,反倒要温荣和她这老人家每日每日的操心。
李晟进穆合堂朝温荣深深地看了一眼,眉眼微弯,眼眸深处是如春桃绽放的暖暖笑意。
李晟收回目光,敛神向谢氏见礼,再关切地询问温世珩在大理寺里的情况,又是否有人为难等,知道岳丈确实一切安好,才松了口气。
温荣笑问道,“晟郎怎会和轩郎一道回来?”
“今日因公事去了崇德坊,正好路过国子监学,便将轩郎接出来了。”李晟温和地回道。
“时候不早了,快用晚膳吧。”温世珩惦记着晚膳后请五皇子去书房说话,故急不可耐地命婢子在穆合堂里摆起了晚膳。
直到丹阳公主和林瑶娘离府,五皇子随温世珩去书房,温景轩和温茹娘又被打发了出去……谢氏才拉着温荣谈起今日请谢府、陈府娘子过来小聚的真正目的。
☆、第一百七十章 惜花别有意
温荣为谢氏新换了一盏热茶汤。今日用的茶具是簇新的加莲纹魏玉杯,是极名贵稀有的进贡之品。前月五皇子李晟得了此物后带回府与温荣赏玩了一番。天气渐热,二人思及玉器有温润平心、安神降燥之效,遂决议将此套茶具送于温老夫人在盛夏里吃茶用。谢氏拿到茶具后先将茶具在禅茶里静养了一月,这日才取出与温荣同用。
“玉杯不会烫手,”谢氏笑着端起手边的茶碗,探问道,“荣娘,你对谢家娘子和陈家娘子有何看法?”
温荣眼眸微闪,嫁到纪王府后对家里的事情关心太少了,轩郎已经十七岁,早到了议亲的年纪,祖母和阿家又要费心了。今日请几家娘子过来,亦是想让她帮忙想看一番。
做好友只需考虑脾性是否相投,可若是联姻做一家人,便没有那么简单了。除了门当户对和脾气性情,名门贵族间还讲究是否能互相扶持。可温荣打心眼里觉得性情比之旁它,都要重要。
温荣仔细思索了起来。谢家是祖母的娘家,谢三娘子和谢四娘子并非琳娘的嫡亲妹妹,是应国公胞弟的嫡女,先才弈棋时谢家二位娘子表现的落落大方,谦虚礼让,棋路之间又隐约可见智慧,颇有谢琳娘的风范。而陈惠娘容貌娇美,性子直爽,素养虽不若谢家嫡女,却自有一番风度。单以性情比较,实在难以取舍。
温荣认真地说道。“两家娘子皆优异,谢家娘子的阿爷是武将,陈家则是文官。祖母和阿娘是否有这方面的顾虑。”
谢氏点头道,“你大哥一心要习武,你阿爷已经同意了,若是和谢家成为姻亲,有应国公一府以及五皇子的帮扶,轩郎成武将的路子会顺坦些。”
温荣笑道,“看来祖母和阿娘已经属意谢家女娘了。不知轩郎是否知晓祖母为他的安排。”
祖母微阖眼靠回矮塌,面色不善。淡淡地说道,“别看你大哥性子温和,心眼却和你阿爷一样不活络,甚至缺了心眼。问他不若直接帮他安排。”
温荣眉头微微一皱,轩郎在从文从武一事上性子确实执拗,约莫因为此事,惹得祖母不高兴了。
温荣仔细想了想,祖母的安排确实是对轩郎好的,遂答应道,“祖母,后日丹阳公主与我会一起去临江王府寻琳娘说话,或者先让儿去琳娘那探探口风。”
既然三皇子身子恢复。谢琳娘也能放下心来了,不论旁他,单论三皇子与五皇子以及她与谢琳娘的关系。两家联姻是再好不过了。
谢氏抬眼问道,“荣娘,朝中局势可是要明朗了?”
温荣点了点头,“祖母放心,既然阿爷能回府,那就是*不离十。只要后日三皇子和三王妃出宫回临江王府,朝局就是真的明朗了。”
谢氏听言很是欣慰。“那就好,荣娘就先去探探三王妃的口风吧。”顿了顿谢氏叹息道,“本来林家二娘子是最好的,可惜那孩子真真是个死心眼,你舅母因为林二娘的事情,没少在你阿娘面前抱怨,可惜了可惜了。”
温家和林家仍有亲上加亲的想法,瑶娘的品性家世都无可挑剔,和她的交情又极深,若不是瑶娘一心念着三皇子,确实是一门好亲事。
祖孙两人正说着话,多宝橱里沙漏翻转,玉石轻碰发出一声脆响,谢氏看了看时辰,慈祥地说道,“不早了,让下人备马车,早些回去休息罢。”
温荣应了声,打算过两日去了临江王府后再来看望祖母,温荣又向汀兰交代了一番,让平日里多留心祖母的身子,这才出门吩咐马车,让小厮去书房寻李晟……
二人回到纪王府,李晟看到焕然一新的内室眼前一亮。
原来温荣早晨出门前,命人将内室里的幔帐和窗纱都换成了雨过天晴软烟罗,清新的颜色在炎炎夏日里让人倍觉凉爽。
李晟与温荣说起了扬州商船沉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