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与婵娘信誓旦旦的保证,甄氏才松了口,直说给林氏与温荣添麻烦了。
申时初刻,林氏等人需赶在坊市闭门前回去,故颇为不舍的向甄氏母女作别,瑶娘早喜欢了气质卓绝、性子又极好的表姐,而婵娘心心念念着与温荣弈棋,巴不得留了温荣在府里。
甄氏带着瑶娘与婵娘将林氏三人送至中书令府大门处,瑶娘依依不舍地拉着温荣说道,“荣娘,你可知过几日为庆祝广阳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我们盛京的马毬队要与吐蕃队比试击毬呢,荣娘与我们一道瞧热闹去可好。”
荣娘蹙眉嗔道,“那等场合如何是我们能去的,你也该收了性子,传出去叫人听见了像什么样。”
广阳公主下嫁吐蕃赞普一事温荣是知道的,但马毬赛前世她未曾留意,而且场上皆是男子策马挥汗,场边上的看客多是十二教坊的人,温荣心下想来便觉得不妥,她诧异的是为何甄氏未斥责瑶娘,却由着她胡闹。
原来盛京贵家女娘皆是豪放,那教条礼数虽在,却形同虚设……
“不妨事,盛京许多贵家女娘都会去的,场边上有悬着缦纱的望亭。”婵娘也在一旁劝说,琛郎不知是否上场,可她和瑶娘总归要去。
瑶娘见温荣还有犹豫,只好娇声说道,“荣娘,你一直在府里得多闷啊,大不了你再戴上幂篱可好。”
温荣见推脱不过只好应了,她确也未见识过男子击毬,前世里贵家女娘间的比试倒是看了一两场,可觉得无甚意思便不再去了。
“那说好了,那日我们去国公府接你,”瑶娘说罢转头瞧见了温茹正巴巴儿望着自己,遂笑道,“茹娘还小了些,不过是几支月杖抢个七宝球,没甚可看,茹娘在家好好歇息,别叫外面毒日头晒着了。”
温荣诧异地望着瑶娘,茹娘是很听话的,带了她去亦无妨。
瑶娘瞧出了温荣心思,上前两步,附在温荣耳边悄声说道,“那日马毬场上有许多一等一的年轻郎君,可得好好挑了,看看是否有中意的。”
温荣脸一红,也不再搭理瑶娘,牵着林氏的手与甄氏作别,林氏三人上了油壁马车,温荣还能听见瑶娘的笑声。
林氏笑着问道,“瑶娘是说了什么让我们荣娘不开心了,如何抿了嘴不说话。”
“她能说什么好听的话,不过就浑说些有的没的。”温荣偏过头望向缦纱外,林氏见温荣那羞怯之意,会心一笑,九月过后荣娘便满十三周了,该是到了有小女儿心思的年龄……
一位身着靛青锦缎文袍、骑着青驹的翩翩郎君与温家三房马车相遇而过,油壁马车上薄薄的缦纱,被风吹起了波澜,波澜后端坐着如春意桃花般的悠然女娘,待那郎君再回首,不过只能望见车辙上漫起的微微沙尘……
gt;
第十六章 孤灯影伴身
更新时间2013…12…18 20:40:29 字数:2558
车马出了兴宁坊,恰逢坊市闭门前一个时辰,天街与小道热闹了起来,许多在坊市做小买卖的商户担了货品自城东回城南。
温茹对盛京的街坊很是好奇,那热腾腾的汤饼胡羹,看馋了小小年纪的茹娘。
“阿娘,明日里我们出来走走可好,听说东市天香堂里的熏香是极好的,还有那玉脂楼的胭脂水粉也很有名。”温荣想到从姚氏箱笼中搜出的数粒新香,便觉得不踏实,思量着还是早早查清了好,只是普通新香倒也罢了,若是……温荣心下一沉。
那世多年的宫中生活,温荣早看透了后。宫女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与倾轧争斗,为得帝王**幸、保住地位或打压其她妃嫔,可谓各种手段无所不尽其用,而在熏香上动手脚即为害人的法子之一。
温荣已见识了用于迷惑圣人的催情暖香,令妃嫔不孕或坠胎的含了双倍量麝香的新香……最令温荣胆寒的要数那掺了斑蝥毒素的西域贡香了,若不是她没有用熏香的习惯,恐怕活不到黎国公府倾覆的那一天。
林氏望着对盛京充满了好奇的一双女儿,歉疚地说道,“明日恐怕不行,明日阿娘需去看望你们伯祖母,后日可好?”
林氏想着也确实该去那锦缎衣帽肆与珠宝首饰行逛逛了,要为荣娘与茹娘再添置些盛京里时兴的衣饰,过几日荣娘要随林府的两位娘子去看击毬,不能叫人笑话了去。
而去看望温荣伯祖母一事,林氏是在甄氏提醒下才想起的,当年温荣的伯祖父与林氏父亲林正德是故交,林正德是在温荣伯祖父、即前黎国公的帮扶下,才顺利走上了官途。
温荣两世皆不知伯祖母的存在,诧异地问道,“未曾听阿爷与阿娘提起过?”
林氏微微叹口气,若有所思地说道,“哎,是阿爷阿娘的不是了,你伯祖父去的早,膝下无子只留一女,故你伯祖母将你大伯过继到了国公府,温家二房这才袭了国公爵位的,如此的大事却鲜少与你们小辈说起……”
林氏稍停了片刻,又说道,“你伯祖父过世后,伯祖母便很少出门了,后来我们二房才知道,你伯祖母已经在原黎国公府里修了家寺,年纪轻轻便选择了修行过清苦日子,而阿家知晓此事后,亲自去见了你伯祖母,将尚年幼的原国公府嫡女,也就是你姑母,接到了身边抚养……”
温荣听着越发有兴致,她对温家曾祖父与祖父那一辈几乎一无所知,“阿娘仔细说了与荣娘听,明日我想随阿娘一起去拜访伯祖母。”
林氏笑着点点头,如今珩郎在中书省当值,每日里早出晚归,她自己又不是能拿主意的性子,有荣娘在身边陪着,倒还安心。
林氏将她从温世珩那听来的,温家父辈与祖辈的事,都缓缓地道与了温荣……
温家曾祖父温孝恭乃大圣朝开国功臣之一。
前朝末期内忧外患,宦官把持朝政,外戚入侵,已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而高祖在前朝官至太尉,高祖为国为民谋福祉的抱负,眼见在乱世中将成一纸空谈,故于某乌云蔽月的夜晚,下了决心弃笔蹬马,用旷世的才华去争一争江山。高祖立下誓言,定要那四方为一家……
温荣曾祖父温孝恭在初始即随高祖东征西伐,作为军中谋士,温孝恭曾出一计,一计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先虚张声势乱敌军心,而后再激将法和釜底抽薪激发军中势气,那场战役是奇迹,本处于劣势的高祖军突然势如破竹,在瞳峡关一战中大败朝廷军,奠定了胜局。
圣朝开朝大典之日,高祖赐了所有开国功臣丹书铁卷,温孝恭被授以世袭罔替黎国公爵位,画像列天辰阁第十五位……
温荣听着心潮澎湃,额角微微沁出香汗,原来祖上是有如此豪杰,助高祖打下了如今这锦绣如画、幅员辽阔的江山。
温孝恭膝下两子,嫡长子温成敬,娶了另一位开国功臣、同时也是温孝恭战场上的生死兄弟,谢世龄嫡次女谢氏为妻,谢氏即为温荣的伯祖母,而温孝恭的嫡次子娶了乐静长公主之女嘉宜郡主,即现在的温老夫人。
除了祖上的光辉事迹,温荣还听到了件有趣的事儿,原来阿爷与伯祖母家的姑母是同日生的,姑母只比阿爷早出生了几刻钟而已,倒是有缘分的。
说话间林氏母女三人回到了黎国公府,林氏与温世珩说了明日去拜访长房老夫人的事,温世珩点点头,“是该常去探望的,是我们疏忽了。”
数十年过去,温世珩还能记得谢氏那祥和的笑容,自他儿时有记忆起,便喜欢与长房亲近,自家阿娘虽对他好,吃穿皆为上品,可总有淡淡疏离感,只任由他随意玩乐,并不多加管束。
可温世珩去长房玩耍时,伯母谢氏却会孜孜不倦地告诉他,男儿理当志兮天下事,进兮不有止……更会做那好吃的蜜果子和百朝露……
温世珩想到过去面上浮出了笑容,可不一会又黯淡了下去。
只可惜伯父走的过早,伯父过世后伯母便心如死灰,难再见到伯母那幸福和满足的微笑了,温世珩那时不过是孩子,觉得长房不再好玩,便未再去了。
温世珩与林氏全大礼之日,伯母托婢子送了林氏极其名贵的金累丝嵌宝点翠双鸾,以及幼儿拳头般大小的北海黑墨珍珠一对。
那点翠双鸾和黑墨珍珠,皆是高祖赏赐曾祖父的稀有物,温世珩那时才知道,伯母一直都是想着他的……临去杭州郡前夕,温世珩带着林氏、以及当时不过一周多的轩郎,去了原黎国公府府邸,同已与青灯古佛相伴的谢氏辞行,一晃十数年,不知伯母身体是否安康……
另一处,中书令林府送走了林氏母女后,林大郎也下学回府了,将青驹缰绳递给了迎上前的僮仆,吩咐了好生照料,这青驹是林家大郎前几日从戎商手中买下的青海骢,价值数百金。
相马之时,三皇子临江王也同看重此名驹,可偏偏五皇子纪王说此马偏食精料不擅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