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吹灯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尘长老听罢对“鹧鸪哨”说道:“黑水城位于黄河与贺兰山夹持之间,头枕青山,足踏玉带,端的是块风水宝地。西夏贵族陵寝吸收了秦汉李唐几朝墓葬之长,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再加上西夏人信奉佛法,受佛教影响极深,同时又具有党向人的民族特点,所以说在陵墓构造上别具一格,后人难以窥其奥秘。就如同失传已久的西夏文字,一撇一捺都象是中原文字,却又比之更为繁杂。”
   
  “鹧鸪哨”应道:“正是如此!若干年前曾有大批洋人勾结马贼盗掠黑水城古物,共挖出七座佛塔,掠走塔中珍品无数,其中便有很多用西夏文写成的文献典籍,说不定其中会有关于*(上雨下毛)尘珠的记载,只可惜都已流落海外,无法寻查了。倘若能找到西夏典籍中对黑水通天大佛寺中墓|穴的方位记载,倒也省去许多周折。”
   
  了尘长老对“鹧鸪哨”说道:“西夏文失传已久,令人无从解读,即使有明确记载也没办法译出。不过有三星辉映、紫气冲天的地方应该是一处龙楼宝殿,以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秘术,即便地上没有痕迹也能正确无误的找到那处古墓藏宝洞。”
   


  分金定|穴是天星风水的一个分支,也是最难的一项,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才可根据日月星辰来查看地脉支干。若想学分金定|穴,必先从最基础的风水术逐渐学起。风水之术繁杂奥妙,非是一朝一夕之间所能掌握,少说也要学上五六个年头。
   
  了尘长老知道“鹧鸪哨”心急如焚,便决定先同他一起到贺兰山下的黑水城走一趟,把那*(上雨下毛)尘珠拿到手再慢慢传授他分金定|穴秘术。
   
  “鹧鸪哨”见了尘长老欲出马相助,感激不已。二人稍作准备便动身出发。了尘长老是出家人,途中仍是做云游化缘的僧侣装扮,“鹧鸪哨”一直都充作道士,但一僧一道同行难免惹人注目,于是“鹧鸪哨”换了俗家的服饰一路上对了尘长老小心服侍。
   
  从浙江到贺兰山何止山高水远,好在那了尘长老当年也是寻龙倒斗的高手,虽然年迈,但是腿脚依然利索。这一天到了黄羊湾便准备弃车换舟,乘坐渡船进入黄河,拟定在五香堡下船,那里距离贺兰山下的黑水城便不远了。
   
  在黄羊湾等船的时候,遥望远处黄河曲折流转如同一条玉带,观之令人荡气回肠。了尘长老与“鹧鸪哨”闲谈当地风物人情顺便讲述了一段当年在此地的经历。
   
  当年了尘长老还没出家,是摸金校尉中拔尖的人物,有个绰号唤作“飞天(焱欠)(角兒)”,到各地倒斗摸金。有一次要过青铜峡去北面的百零八塔,当地人都传说这黄河的河神是极灵验的,过往的船只必须把货物扔进河中一些才能顺利过去。
   
  可是了尘长老当年搭乘的那条船是贩*(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的私船,以前没来过这段河道。船老大更是一介盐枭,为人十分吝啬,有船夫劝他给河神献祭,船老大说什么也不肯把*(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扔进河中一袋,只撇了把大盐粒子。
   
  当夜在青铜峡前的一段留宿来了一个头戴绿疙瘩帽刺儿的老者,平时人们头上帽子的帽刺儿都是红的,而这位老者头上偏偏戴了个绿的,显得十分扎眼。老者手中端着个瓢,想找船老大讨一瓢*(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那*(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是非常贵重的香料,船老大如何肯平白给他,就连哄带赶把老者赶走。
   
  了尘长老年轻的时候便是心善,见那老者可怜便掏出钱问船老大买了一瓢*(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这*(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可以用来代替石灰垫棺材底,干燥而有持久的异香,当时了尘长老也没问那老者要*(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做什么,就送给戴绿疙瘩帽刺儿的老头一瓢,老者千恩万谢的去了。
   
  转天继续开船前行,到了青铜峡可不得了了,从河中突然冒出一只巨鼋,跟七八间房子连在一起那么大。那巨鼋冲着船就来了,最后把整条船给顶翻了才算完,整船的货物全沉到了河里。然而船上的人一个没死,都被河水卷上了岸,后来人们都说这多亏了尘长老施舍了那瓢*(上下结构字,君,四点水)土,河神祖宗才开恩放了他们。
   
  “鹧鸪哨”听罢也是心惊,任你多大本事,在这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中也施展不得。可见为人处事须留有余地。忽然想起一事,便问了尘长老:“弟子听人说在江河湖海之上乘船有很多忌讳,比如不能说翻、覆、沉之类的字眼,一旦说了船就会出事。这水上行舟的诸般禁忌讲究,要细数起来恐怕也不比摸金校尉的少几条。”
   
  了尘长老正要回答,忽然等船的人群纷纷涌向前边,船已开了过来,于是二人住口不谈,“鹧鸪哨”搀扶着了尘长老随着人群上了船。
   
  这时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河面上无风无浪,船行得极是平稳。船上乘客很多,“鹧鸪哨”与了尘长老不喜热闹,捡人少的地方一边凭栏观看黄河沿岸的风景,一边指点风水形势,也甚为自得。
   
  正说话间,“鹧鸪哨”忽然压低声音对了尘长老说道:“这船上有鬼。”
正文 第八十四章神父 
鹧鸪哨”所指是船上的几个洋人。他偷眼看了多时,觉得这几个洋人行迹可疑,而且身上都藏着枪,行李中有几把洋铲和铁钎绳索,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免费电子书下载
  最奇怪的是这些外国人不象“鹧鸪哨”平时接触过的那些。他认识一些外国人,也懂得他们的部分语言,但是船上的这几个洋人既不象古板拘谨的英国人,不象严肃的德国人,也不象散漫的美国人。这些大鼻子亚麻色头发的洋人全身透着一股流氓气,很奇怪,究竟是哪国人?“鹧鸪哨”又看了两眼,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是大鼻子老俄。
  
  “鹧鸪哨”觉得这些俄国人有可能是去黑水城挖古董的。俄国国内发生革命之后,很多人从国内流亡出来,其后代就一直混迹于中国,不承认自己是苏联人,而以俄流索人自居,净是做些不法的买卖。
  
  了尘长老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人,自然是懂得“鹧鸪哨”言下之意,示意“鹧鸪哨”不可轻举妄动:“咱们做的都是机密之事,须避人耳目,尽量不要多生事端。”
  
  “鹧鸪哨”对了尘长老说道:“待弟子过去打探明白,这些洋鬼子倘若也是去黑水城盗宝,那离咱们的目标很近,未免碍手碍脚,找个没人地方顺手把他们做掉,省得留下后患。”
  
  不等了尘长老劝阻,“鹧鸪哨”就挤进人群到那些俄国人附近偷听他们的谈话。原来这批人一共有六个,五个俄国人,一个美国人。
  
  五个俄国人都是流亡在中国的沙俄后裔,做倒卖军火的生意,听说黑水城曾经出土过大批文物,觉得有利可图,准备去碰碰运气,偷偷挖几箱回来。
  
  美国人是个三四十岁的神父,前几年曾经到宁青等地传教,旅途中到过黑水城的遗址。神父在中国转了一圈,准备再次去银川等地宣传信上帝得永生,这件事无意中对路上遇到的这五个俄国人提起,那些俄国人就趁机说想去那里做生意,让神父顺便带他们也去黑水城看看。
  
  很少有人会骗神职人员,所以神父也不知是计。他们六人之间语言不通,俄国人不会说英语,美国人不会讲俄语,好在双方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都能讲中文,互相之间就用中文沟通。
  
  “鹧鸪哨”听了几句,只听那些人十句话有三句是在说黑水城。那美国神父不知道这些人是想去挖文物,把自己在黑水城所见所闻事无大小都说了出来,说那里的佛塔半截埋在地下,里面有大批的佛像,个个镶金嵌银,造型精美;还有些佛像是用象牙和古玉雕刻的,美仑美奂,那种神奇的工艺简直只有上帝的双手才可以制作出来。
  
  五个俄国人听得直流口水,掏出伏特加灌了几口,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黑水城,把那些珍贵的文物都挖到手,换成大批烟土、女人、枪支弹药,还有伏特加。
  
  “鹧鸪哨”听了之后心中冷笑,他也曾去过黑水城找过通天大佛寺,所以对那里的遗址十分熟悉。其实这些大鼻子们不知道,早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就兴起了一次中国探险热潮,黑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