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言之巫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后,便咽气了。

    遵从于神仙的要求,李胜将其火化了,那一天人山人海,四里八方的人们听说于神仙仙逝了,纷纷赶来祭奠。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成千上万人脸上都挂着哀伤的神情,这种神情他再熟悉不过了,那一刻,他决定继续走下去,沿着于神仙的脚步。

     那之后,李小仙的称号开始在巴蜀一带传播。这李小仙自然是指李胜了,只因他年纪轻轻,二十刚出头便继承了于神仙的衣钵。

     他没有辜负于老的期望,只要有人上门求医,皆免费医治。受其恩惠之百姓见其不收疗资,遂自发捐钱捐物为其修建一所道观,名为青云观。

     李胜虽不为道人,却也不能拒百姓之美意,只好入主其中。自此,其名愈传愈广,渐渐传入了京城,这一传却为他带来一场大难。

    此时,清军入关已六年有余,江山大局已定,小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皆由摄政王多尔衮决断。

    某日多尔衮外出狩猎,突然坠马,惊的左右飞往护驾。回宫后,太医查视,称小伤无碍。几日后,他已能自行行走,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

    却不想,不日后多尔衮突做噩梦,梦见无数阵亡将士的冤魂向其索命,被惊醒,发现是场梦,又入睡,却又见此梦。如此反复,当夜急传太医,太医诊之,称被马所惊,无大碍,服用些安神药物即可,可接连服用几天后,仍然如此,不见好转,多尔衮一怒一下,将那太医推出去斩首,又传命太医院,急速想出诊治之法。

    这下太医院可就炸开了锅了,一个个跟没头的蚂蚱似的,啥想法都蹦出来了,可无一经受的起众人的推敲。这其中有一汉人太医,把李胜之名说出,说此人用玄法能治万病,若将他请来,摄政王之病药到病除,众医也有闻之者,皆双手赞成,于是把提议上报多尔衮。

    想那多尔衮一生经历恶战无数,见多识广,可从没听说过符咒之术,又怎会轻信符咒治病这类荒诞之提议,于是又将提议官推出斩首,自次无人敢再提李胜之名。

    却说斩完提议官后,多尔衮病情越发加重,常常一夜无法合眼,合眼就做噩梦,渐渐神情崩溃。无奈之下,命人在民间遍访神医。

     此时又有人推荐李胜,言其为神人也。

     多尔衮难熬夜夜折磨,今再闻李胜之名,左思右想后,决定姑且一试,不灵便的话,再斩未迟。

    遂传令平西王吴三桂,寻访此人。

    平西王吴三桂本为明朝旧将,虽擅带兵打仗,却人性圆滑,正是他引清军入关,夺取大明江山。摄政王多尔衮旨意一到,他也觉的此事颇为荒诞,可王命不可违,于是命人前去蜀中打听。

    来人侦察后上报,确有此人,四十上下,清风道骨,人称李神仙,道观号为青云观,因凡去治病者皆不收疗资,因此深得百姓人心,据说世间病他皆可治。

    据下人这么一报,吴三桂心里开始犯嘀咕:若真有此能者,这一去京城,多尔衮的病定然痊愈。若他去不了的话,依目前形势恐怕多尔衮过不了今年。他一死,朝廷必乱,一些平时不服他的诸将就会趁机兴风作浪。若把握此良机,不仅可坐收渔翁之利,我还可告慰明朝子民,得到他们的支持,扛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将清军撵出关外,亦可顺理成章入主紫禁城,那就是我称帝之时啊。

    要不说吴三桂圆滑呢,一个小小的机会,他就能联想出这么多。于是他就拟奏折,称:经查实,李胜者,乃一妖道,化符治病之云皆为无稽之谈,巴蜀百姓多为其鼓惑,有造反之嫌疑,吾皇应早做决断,迟恐晚已。

    这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多尔衮一看大怒,命驻守巴蜀之将,速斩李胜之首传来京师,并毁其道观。得知这个消息后,吴三桂大笑三天,命军士加紧训练,随时准备杀入京城,称皇天下。

    但说那驻守巴蜀之将,接到皇上圣旨后左右为难,只因他父先前患病,也是上山求得一符才消病去灾,因此全家人皆信李胜为神人而非妖道也。可君命不可违,于是他在发兵清剿的前一天的晚上,星夜摸到青云观,见得李胜,向他道出原委。

    二人坐于烛火之下共商对策,那将言他奉命天亮后清剿青云观,不仅要取李胜之首级,青云观周围相干人等尽皆剿除,以绝后患。李胜未曾想自己济世三十余载,到头来尽然是这个结果,而且还连累这许多无辜的人,不由对这个社会对朝廷心灰意冷。

    谢别那将后,李胜当夜匆匆收拾行囊,他清廉济世这么多年,并未有太多财资,最值钱的莫过于先师留下的那两本书。临别前,看着百姓们为自己修建的这所青云观,他迷惘了,心里生出个奇http://。怪的念头,自己究竟是为了神仙之名而济世,还是真心实意的想干这件事。

    冥思了足有一顿饭工夫,仰天一声长叹,拂袖离去。

    从那以后,李胜便云游四方,四海为家,身上仅有的那点钱很快就花完了,可人家手上有绝活啊,按现在的等级来说,他相当于国家一级全科大夫,外科内科都能治,但他只收富人钱,穷人还是全免。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点,就是烧符后的水,多有黑色的灰末儿,让患者将信将疑,不敢服用,若改善了这一点,再隐藏施法的过程,那就会省掉很多麻烦,最起码没人会说他是妖道了。

    可要修改这一点,恐怕非短期内能行,自己对咒术的了解,也仅仅是师傅在世时学的那点,这使他觉察到了自己对咒术的无知。

    一日,他游荡到了昆明,当时的昆明为云南府和昆明县治所。早听说昆明四季如春,本以为街道上会繁华似锦,可进入了城里却发现十分萧条,而且时不时就会有巡逻小队经过。寻了一处小饭馆住下,向老板询问,才知道要打仗了,打谁不知道,但是兵士们天天训练,已经半年多了。

    要说这云南城里为什么这么紧张,那还得从李胜离开青云观开始。那位巴蜀驻将用一个死囚犯的首级替代了李胜,烧观后将首级上报了多尔衮,此事便了。

    不到半年,果然如吴三桂所预测,多尔衮病重身亡。这下让吴三桂高兴坏了,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天天加紧兵士训练,四处征税搜刮粮食,以为辎重,弄的民不潦生,怨声载道,可他哪还顾的上老百姓的想法,心里早就想着做皇帝的春秋大梦去了。

    可谁知事情并未向他想的那方面发展,多尔衮虽死了,可他和多铎的两白旗人马皆心甘情愿为顺治帝效命,加上顺治帝本身的两黄旗人马,此时的帝位已不可撼动,故根本没有敢反叛之人,吴三桂的春秋大梦也到此终醒,结果空欢喜了一场。




第二十八章 家族秘史 下

而李胜到昆明的时候,正值多尔衮魂游后不久,整个云南都处于轰轰烈烈的搜刮民财中,昆明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城内呆了几日后,李胜匆匆而去,军国大事确实也非他所能管。

    这半年多的游历,使他心力憔悴,又见兵士们四处搜财刮物,让他感觉治民是多么的渺小。把一个农民治好了又如何?辛苦耕作的农作物被人抢了;把一个士兵治好了又如何?多一个欺民的人;把一个军官治好了又如何?多一个暴乱分子;那个年代要多一个本拉登,扛个AK47,真要是治好了,整个天下就完了。

    李胜如是想,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坐落在深山中,村子里就六七户人家,可就是这六七户人家,却在周围开垦出了很大一片土地,自己自足,丰衣足食。这样的生活让李胜心生向往,于是就在这里住下来了,这就是现在李氏家族所在的李家村的前身。

    就这样一过就是三十年,李胜的孩子也二十岁了。这三十年里,李胜除了家务外,天天研习于神仙留下的两本书,那时年轻不懂事,现在每当想起于神仙,只知其号却不知其名,想烧个纸钱也不知道烧给谁,很是懊悔。

    这三十年的静心苦修,使他所知所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突破了在黄纸上书写咒文的界限,在其他物体上也尽可书写,可效果却和黄纸相差甚远。

    但这样却解决了一件他以前难以突破的问题,那就是给人看病再也无须因为水里有灰末而让人难堪了,他提前用体液将咒文书写在面团上,然后再整块入水,做成面汤或者蒸熟做成馒头,亦或捏圆做着团子,这样让人服用,自然就没有任何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