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姐难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得谢谢韩家二姑娘,要不是你,我媳妇和儿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多谢了。”永林这时,躬身一礼,算是谢过了云霓救活他妻儿的两条命。“以后二姑娘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永林便是赴汤蹈火,也要帮二姑娘办到。”

“姜家二哥,你也不用谢我,只要好好地对待含玉姐姐就好了。含玉姐姐这次生产,伤了身子,需要好好调养的。半年之内,不能干重活,一定要记住了。”云霓闪身躲过这一礼,然后嘱咐了几句。

这时,云雪把她们带来的东西交给了含玉娘,“婶子,这是我们给含玉姐的一点心意,她这回伤了身子,得好好养着。”

含玉娘一看这些东西,赶紧说道,“呀,云雪,你们咋还拿了这么些东西来啊?你看看,你这是要把家给搬过来了啊?”

原来,云雪和云霓两个送过来了二斤红糖,四个猪蹄,三十个鸡蛋,两只野鸡,还有两条鲤鱼,十斤小米,五斤白面。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的确是挺多了。

“不行,不能要你们这些东西,说起来婶子还没谢谢你们呢。”含玉娘摇头,就要把东西归还给云雪。

云雪按住了含玉娘的手,“婶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如今含玉姐这个样子,必须得吃点好的补补。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婶子必须得收下。婶子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那个孩子,也得收着,总得让孩子有奶吃啊?”

云雪这么说,含玉娘也就没辙了。她抹了抹眼角,“好,那婶子就收下了。”说着,把东西都拿进了西厢房。

按理来说,今天是孩子的洗三,姜家的人是要好好张罗的。可是云雪瞧着,好像姜家的人并不十分的欢喜,那个姜家大嫂,就坐在东厢房的门口,冷眼看着这边。

云雪和云霓进屋,来到了含玉的屋子,几个妇人都在那逗弄小家伙呢。然后大家就问起来姜家的事情。

含玉娘就把事情说了一遍,孩子生出来的那天晚上,铁柱就把姜永林从县城里找回来了。永林一听妻子差点没了,吓得不行,回家之后,还没等着李家人说啥呢,就跟父母提出了分家。

姜家的人自然是不愿意的,姜永林很能干,含玉也是个肯干的,他们两个,把家里的活干了一大半的。可是永林态度很坚决,李家人这边抓着含玉早产的事情不松口,连姜家的亲戚和村子里的长辈都找了来,非要分家不可。

最后,姜家老爷子同意分家。家里的三十亩地,给了永林夫妻十亩,过日子的家什,分了一套。马上就要秋收了,等着秋收完,粮食按照十亩的分给他们产量。另外给了永林他们十两银子,作为盖房子的花销。不过眼下房子还没盖,暂时永林夫妻还住在西厢房。

粮食是没有的,也就没分。永林也不想把父母逼的太紧了,于是就同意了这么分家。他在县城里做工,工钱都是用粮食结算了,这一次倒是拿回来了能有三十斤的粮食。这些不多,但是坚持一下,也能对付到秋收。

“唉,也就这样吧,咱们总不能把他们给逼死了。有我们这边照顾着点儿,怎么也能撑到秋收之后了。”含玉娘说道。

其实姜家有三十亩地,家里也就七八口人,粮食还是够用的。可是去年为了永林成亲,卖了一部分的粮食,只留下了家里吃的口粮。谁也没想到,今年正月的时候,村子里进来了不少的高骊人,连偷带抢的弄走了姜家好些粮食。这样,粮食才不够吃的。

李家虽然心里有气,但是也不能把人往死里逼,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等着过一阵子,帮着永林盖了房子,他们小两口搬出去,清清静静的过日子也就是了。有李家的帮衬,永林也十分认干,用不了多久,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李家这样处理也是对的,婚姻乃是合两姓之好,是结亲,不是结仇。倘若李家的人这一次逼的太狠了,姜家的人心里准会有疙瘩。永林毕竟是姜家的儿子,含玉是姜家的媳妇,太过分了的话,以后这两口子在这边也就为难了。如今这样处理,能够让人知道,含玉的娘家不是好惹的,这就够了。

众人在这坐了一会儿,然后就要告辞走。姜家的情形大家伙也都看到了,准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大家也不在乎那点吃的,没必要在这难为人。含玉娘苦留一顿,没留住,只好送众人离开了。

☆、158。第158章 放山遇狼

含玉娘领着美玉在姜家住了下来,伺候含玉的月子。本来姜家的老太太是应该伺候的,可是含玉娘不放心。姜家都没什么东西吃了,拿什么来伺候女儿的月子?要是让她来伺候的话,恐怕大家送来的东西,一大半都得进了别人的肚子里去。反正这时候还不算忙,自己就辛苦一点,在这住一个月伺候着吧。等着含玉出了月子,就给她接回李家住一阵,直到房子弄好了再回来也就是了。

姜永林看着丈母娘和小姨子在这忙前忙后,又是做饭又是洗尿布的,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他有心想要帮忙,可是丈母娘却说让他赶紧准备盖房子的事情。这个时候赶紧动手,估计八月秋收之前就盖起来了,等到天冷了,房子也就干的差不离能住了。

于是,姜永林赶紧的选地方,预备石头,木料等。买瓦自然是钱不够的,脱坯也不赶趟了。想了想,也只能用黄泥砸夯了,这个弄得好,也能住上个十几二十年的。说不定哪年过好了,再重新盖也就是了。

选好了地方就动工挖地基,李家的人都过来帮忙,另外村子里也有人来帮工。云雪也让云震过来,能多少帮一点也好啊。

只是小两口带着孩子,也不用盖太大,三间房子就够住的了。等以后孩子大了,说不定就盖新房里呢。

于是,在村子西面的一块空地上,众人热火朝天的盖房子。而含玉娘也不闲着,除了伺候闺女的月子,还得给这些帮工的人做饭。这个时候,你给人家钱,人家未必愿意来,若是说管饭,有很多人反而更愿意来帮工的。

好歹的,姜家的大儿子和老头也都过去帮忙了,这让李家人的心里还好受了一点。于是,这做饭的活,有姜家的老太太动手帮忙,也算没那么累。永林家里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没办法,李家又送来了好些粮食急用。永林也说了,等到秋粮下来,一定还回去。

忙忙活活干了十来天,总算是房子上梁了,剩下的活就少了,不用太多的人。于是帮工的就散了,该忙啥忙啥去。

七月中旬,正是红榔头市的时候,也就是放山的人上山挖人参的时候了。长白山附近的人,一般在这个时节,都会有很多人上山去,在茫茫的森林之中,去寻找着发财致富的希望。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欤B草。后来,才渐渐转变成了人参、貂皮、鹿茸角。但是无论怎么改变,人参都在三宝的首位,不可撼动。正是由于人参的价值非凡,也让很多东北人在这个季节,全都怀揣着发财的梦想,蜂拥而至。

清朝的时候,为了防止百姓滥采,清政府采取了颁发采参证这样的方法来控制进山的人数。但是在云雪所处的这个时空里,还没有这一项措施。好在这时东北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去进山放参的。

村子里的一些人组织起来,要进山了。进林子放山,一般都是要拉帮结伙的很多人一起。其中选择一个经验丰富的人作为把头,领着这些人进山。在放山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要听把头的指示。

放山最好都是老手,谁也不愿意带初把儿上山。韩勇以前每年都是出去放排,从来没参加过这种活动。而云雪去年夏天也是去放排了,对于这些,也是没干过的。不过今年没去放排,云雪又在山里发现了灵芝,这让她更是愿意上山了。到了这个放山的季节,她又哪里能够忍得住啊?

云雪和云震有心跟人家一起进山,又怕人家嫌弃。最后商议决定,干脆姐弟三个人单独进山算了。

云霓也知道,大姐决定的事情,是没有更改的可能,于是就帮着云雪把上山要用的东西全都准备出来。进山放山,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去挺长时间呢,所以就得带好了吃食,还有住宿用的东西。

姐弟三个各自背了好些东西,然后就进山了。三个初把儿进山,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遇见人参的?第一天,他们啥也没看到。

傍天黑的时候,云雪找了个地势不错的地方,用快当斧子砍了几根手腕粗细的小树。然后支起来,上面苫上了些树皮等东西,弄成了一个简易的窝棚。然后姐弟三个用一口小锅,煮了点汤,就着干粮吃了。

“大姐,为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