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时候,冯垚一般只是听着,没有发表意见。

对于反*,他当然举双手赞成。特别是军队内的*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到了军队的声誉,让军队失去了部分民众的爱戴和支持,而是严重到了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地步。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为了重点发展经济而大幅度裁军,军队的军费因此严重不足,为了生存上级也默许军队可以搞副业经营。

事实证明,把开放搞活那一套市场经济的东西引入军营,只能把军营的风气越搞越坏。

这二三十年来频频曝光的军队搞武装走私、借土地开发敛财,还有高级军官充当间谍出卖国家机密,军内买官卖官实行明码标价等事件,都充分说明解放军內部的*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和当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旧社会军队已经不相上下了。

有人说,军歌里的唱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现在完全可以改成“向钱、向钱、向钱,我们的队伍只捞钱”了。

像冯垚这样的少壮派军人,没有不对腐蚀军队的这一毒瘤深恶痛绝、深感忧虑的,尤其是在祖国迫切需要强大的军力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保卫经济建设成果的21世纪,尤其是和美国在太平洋的角力正在逐渐升级的海洋时代——将领一心捞钱,谁来抵御外侮?

总之,强军必先治军。治军必先反腐。

可是。通晓中外历史、深谙政治本质的冯垚。也知道——反*,本身也会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像蒲英这样的小人物都能被牵扯进来,不正说明,这次反*运动已经有扩大化的趋势了吗?

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尤其是蒲英没有背景和后台。天然就是一个可以随时被抛弃的棋子。有心人如果想拿她做一篇文章,挖空心思去寻找,未必就找不到可乘之机。

很多时候,中央的政策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被下面别有用心的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

冯垚只希望自己是多虑了,希望自己不要把人性看得太恶劣了。

所以,他没有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只是在梅骅骝第二次去探病的时候,托他带给蒲英一本书。让她可以在闲暇时解解闷。

调查组的人看到这是一本军内通行的军史读物,也就并不在意地转交给了蒲英。

蒲英看到这本新版《大江东去》,特别是看到扉页上冯垚龙飞凤舞的题词,定睛一看却是几句偈语时,完全摸不着头脑。

那几句偈语是——

“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送一本新版书,蒲英可以理解。

可是题上几句看破红尘的偈语,就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了——她想不明白,冯垚此举有何用意?

由于书里的内容,她都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随便翻了几下,也就把书丟在了一旁。

两天后,调查组的行事作风大变。

他们不但将梅医生探视的时间缩短,全程还有人员陪伴、严密监视,并且不许蒲英说出一句半句和案情有关的事。

梅医生虽然无法从蒲英的口中得知详情,但也发现她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前两天了——人瘦了,也有黑眼圈了。

大家知道后都很担心她。

好在特战旅的政委,和调查组的人有联系。他得到的官方说法是,调查组对蒲英潜伏佛学院和国外的那段历史产生了怀疑,正在向西藏国安部门、驻藏边防军和东方利剑部队了解相关情况。

冯垚这时候才知道,蒲英在那段失踪的时间里,原来是被阿哥带走了。

他马上打电话向阿哥求助。

索朗达杰表示,他这边确实在接待调查组的人,他对这些人的捕风捉影和信口雌黄,也很愤怒。

他会立刻带着资料和证据飞来c军区,为蒲英作证。

知道蒲英竟然做过秘密工作后,冯垚更担心了。

因为那种工作多是一个人孤身进行,很多事就会缺乏人证和物证,太容易被人构陷和攻击了。

当年,有多少在敌后从事地下工作的忠贞革命者,却在动荡的岁月里被自己的战友打成了“叛徒”,甚至迫害致死!

蒲英会不会重蹈他们的悲剧?

虽然现代中国社会的大气候,不可能再让极左回潮了,但是偶尔有沉渣泛起,也并不奇怪。

事实证明,冯垚的担心成为了现实。

ps:

这一章是瞎扯淡、作大死,大家不用当真……小江发觉,自己的文风其实挺抽风的,时而小白欢乐,时而甜蜜腻歪,时而文艺矫情,时而黑暗沉重,时而枯燥说理,时而脑洞大开……真是没药可治了……o(n_n)o~最后要【谢谢媛翼投喂的粉红】ps:在大家的精心喂养下,小*已经突破140万斤(字),肥硕可爱,出栏指日可待了(v?v)

☆、046章 心与心相通

阿哥从金马艺术节出事和蒲英失踪后,就一直很忙。

他主要忙着清理混入自治区高层内部的*分子,后来又根据蒲英发回的密信,抓捕了一批贵族头人后代和喇嘛。没多久,得到蒲英从印度发回来的最新内幕情报,又在上级的协调下,和军方情报部门互通消息、整合资源,对境外*势力的斗争工作进行重新布局。

这些事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所以他虽然听说蒲英出任务时受了伤,却忙得抽不出时间来看她。

但他还是一直牵挂着她的,后来听说她能站起来了,阿哥也松了口气。

没想到蒲英的伤还没完全康复,却又卷入了惊天大案。

阿哥从外调人员的态度中,已经知道这事闹得够大了。他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专程跑回内地,就是要给蒲英帮忙的,何况这也是和他关系一直很好的冯垚兄弟的请求呢?

麻烦的是,蒲英在国外做的那些事情,属于五十年内都不能解密的国家机密。

以调查组成员的保密级别,自然也不够资格知道这些秘密。

也正因为如此,调查组对蒲英在佛学院的那些事虽然不再有疑问,但对她擅自出国搞侦察这一举动的动机和价值,还是一直无法理解,也不认可。

蒲英一再解释,她的动机就是为了给教官报仇,就是为了将这支杀人如麻的特种兵小队引出国外,就是为了探查*势力的大本营。

而当时的情况紧急,她若返回报告,必然会失去最好的潜入机会。所以,她才不得不临机决断,毅然孤身入虎穴,与敌周旋。

调查组不相信蒲英的解释,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女兵竟会有这样大的勇气——在可以安全回家的时候,却要倔强地选择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

他们本来大多毕业自地方法学院、是专门钻研法律的人。虽然也是军官,但骨子里少了点军魂。而且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是犯了罪的军人,接触人性阴暗面的时候较多。

见惯了那些自私、贪婪、怕死的罪犯,他们难以相信,在和平年代也有人可以做到为了信仰和使命,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尤其这还是一名年轻的女兵!

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个女兵是受到感情的驱使,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这才是比较符合女性思维特点的行为。

所以,他们逼着蒲英承认。她就是羡慕那些藏族权贵在国外的奢靡生活。并且被那个甲日家少爷的痴情感动了。这才选择跟随他们叛逃出国。

她后来返回国内,带回一些情报,也不过是接受了*情报部门的招安,被他们派遣回来。要以女兵的身份进行情报和破坏活动。

这个荒谬的指控,极大地侮辱了蒲英的人格。

蒲英断然否认,并以绝食抗议。

调查组倒也没有对她进行刑讯拷打,只是以延长审问时间不让她休息的方式,对她进行身体上的疲劳轰炸,想让她的精神随之崩溃。

这是一种很老套的逼供招数,对一般人还是很有用的,只不过用来对付早已经过千锤百炼、淬炼成钢的蒲英,还是欠了点火候。

但是。蒲英心里依然很悲哀。

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特种部队的战俘训练中学到的反刑讯技巧,第一次实战竟然是用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这样的心灵折磨,让她既痛苦又迷茫,对自己一直坚守的理想和信仰。都发生了动摇。

只不过因为不能接受那种侮辱人格的指控,她才坚持着抗争,没有妥协。

某一天的深夜,蒲英饿得饥火难耐、辗转反侧,无意中摸到了枕头下面放着的那本冯垚送的书。

既然睡不着觉,她索性打开灯,抱着书看了起来。

这回,再看到扉页上的那几句话时,蒲英终于想起了它的出处!

那是中国*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烈士,在临刑前饮断头酒到一半时,随口吟诵的句子。

“人之公余,为小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