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爱卿认为谁负责护送灾银和粮食比较可靠啊”?龙天彻直接说出“可靠”二字,他可不管这两个字有多么敏感,他只希望这灾银和粮食能全数送到灾民手里,不要被贪官污吏给一关一关的扣光了。
“皇上,臣觉得由臣的犬子护送一定可靠,他现任兵部侍郎,由他护送既稳妥又安全,再合适不过了”。丞相见机行事,赶紧推荐自己的儿子。现在皇上冷落他丞相已经很久了,他知道是因为自己之前要求废后得罪了他,所以现在赶紧抓住机会将功赎罪。
龙天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其他大臣有何看法。大臣们也想不出还有谁更合适,都表示赞同。于是龙天彻便下令由兵部侍郎蓝俊毅护送灾银于明日启程。发送灾银和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就该解决如何救灾。
“众爱卿可想到救灾的办法”?龙天彻颇为头疼的看着他的臣子。这句话他这两天都不知道问了多少遍了,可大臣们是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不过他还是得问。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眼神交流着该如何开口。
这时,一个元老级别的大臣走出来俯首跪地,说:“百姓们都在口耳相传,说皇后无德,百年国庆之日不祭天欺负,惹怒天神,降祸百姓。臣等认为应该由皇后负责这次的灾祸”。他也是上次主张废后的元老重臣之一。
他这么一说,其他大臣也跟着附和,顿时大殿里跪了一片,还七口八舌的说皇后怎么的不好,惹得天怒人怨,灾祸横行,民不聊生。
龙天彻听了他们的话一下人就火了,阴狠的瞪着他们怒吼道:“你们这些臣子平日里能说会道,如今发生灾祸不但想不出一点办法,还把罪责牵扯到皇后头上,朕要你们何用,是不是一个个的都不想活了”。说完,龙天彻气冲冲走下去,对他们是又打又踹,质问他们想怎么让皇后负责。
可是那些大臣还是抓着不放,硬着头皮一定让皇后对此次天灾负责,如若不然长跪不起。
龙天彻真是快被他们气疯了,现在连打骂都没有了,他们简直就是反了,他现在恨不得杀了他们。看着越来越激化的矛盾,明白事理的大臣赶紧劝皇上息怒,翰林院大学士苏岩武更是好言相劝,说的是于情于理。
他说百姓的传闻对皇后很不利,如果皇后不亲自出面解决,一旦天灾继续恶化下去,必定引起民怨。而且皇后宅心仁厚,胸怀天下,一定愿意想办法救灾救民。而且皇后才华冠绝,一定不成问题。
听了这番话,龙天彻这才稍微消了消气。他不是不知道皇后的才能,可是他真的不想打扰她。于是,说了一句此事再议,便挥袖离开了。
可是回到御书房,还是得不到清净,就连自己的谋臣颜墨云都建议让皇后想办法。龙天彻真是快疯了。他们越是这么说,他就越是不同意,于是把颜墨云给轰走了。
颜墨云也不急,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他找皇后去。
他一到冷宫就看见皇后正在弹琴,偌大的院子里只有她和碧凝两个人,真是清冷极了。再听她的歌,越发的感觉悲凉了,心里不禁对这个皇后感到惋惜。
水自多情不懂月的阴晴
只留住这一刻凝动的表情
缘尽的你我只剩下天意
只爱到一人独行霜满的大地
一曲唱罢,夜倾城抬头看着来人笑了笑,说:“如果你能说出本宫非出山不可的理由,本宫就决定帮忙”。看来,还不用颜墨云开口,夜倾城就已经猜到他来此何意。
颜墨云也自然知道她指的是出谋划策,救灾救民,于是也不含糊,说:“因为你是个胸怀天下为国为民的好皇后”。他还记得六国学术交流会上,她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他知道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可惜这里容不下她。
颜墨云以为自己这样说,夜倾城就会帮忙。可惜他错了。
只见夜倾城苦笑的摇头,说:“自己纵然为国为民,可是百姓依然认为自己是祸水。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说不上来,天下百姓如何与本宫无关”。
夜倾城这么说,并非是无情,她只是想考考他。
颜墨云见夜倾城非要为难自己一次,只好赌一赌了。
“皇后可以借亲临灾区救灾之机永远远离是非”。
闻言,夜倾城愣住,没想到他竟然会叫自己永远离开这里。
不,应该是逃离。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给个收藏,谢谢
第四十三章 远行救灾
第二天一早,蓝俊毅就带领护送灾银的五百兵马在皇宫外整装待发。龙天彻和文武百官都前来送行。可见此次救灾备受重视。
喝完践行酒,蓝俊毅雄纠纠气昂昂的跨上高头大马,准备下令启程。可正在这时,一辆马车从皇宫里急匆匆的驶来,车上的人还呼喊着等等。
众人莫名其妙的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心想这是上演的哪出戏啊。待车停下后,他们发现下来的人竟然是皇后,不禁又开始胡乱猜测起来。龙天彻也是诧异的看着来人,突然心里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夜倾城款款走上前,朝龙天彻俯身跪下,说:“听闻青城和沧江城发生严重的旱灾和洪灾,臣妾倍感惶恐,愿自动请命,随蓝侍郎一同前往灾区。臣妾一定竭尽所能缓解这次灾害,为百姓重建家园。望皇上恩准”。说完,夜倾城抬头不卑不亢的看着龙天彻,眼神的坚定表明她这次非去不可。
看着夜倾城坚定的样子,龙天彻只有无奈的份。她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了,他还能说不准吗?简直是一点转缓的余地都没有。他长叹一声,说道:“皇后宅心仁厚,真乃沧原之福。既然皇后请命,朕就准皇后亲自前往灾区救灾”。说完还暗示大臣们对她行礼致敬。
于是夜倾城便在文武百官的欢送下启程了。
马车一刻不停的向前行驶,两边的房屋树木,青瓦白墙不断的向后倒去。路边的叫卖声,争吵声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几不可闻。连街上的行人也是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模糊不清。很快他们过了城门盘查,出了帝都。
夜倾城掀开车帘,回头望着后面越来越小的城门,似乎是要把它的样子记住。这是她生活了三个月的帝都,以后她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一旁的碧凝皱着眉看了夜倾城好半天,终于还是耐不住心里的疑惑,问道:“小姐,你真的要听颜大人的话,不再回来了吗”?一想到这件事,她就放不下心来,事情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话说昨天颜墨云找夜倾城帮忙想办法救灾,夜倾城本是有意为难他,让他说出她必须帮忙的理由,没想到他竟然让她趁着远行救灾的机会永远离开沧原。
夜倾城开始也很是意外,可是随后想想,也不是不可行。总不能让自己真的就这么在冷宫里老死下去吧。虽然是自己搬去冷宫的,可还不是被逼的。而且就算自己不问世事,可还是避免不了麻烦,这次天降灾祸就是个例子。或许就真的如西门玉所说的,只有自己死了,否则事情是不会完结的。一想到这,她疲惫的叹了一口气。自己是魂魄又死不了,那就只好让自己消失不见吧。
“我已经厌烦了在重重阴谋下那提心吊胆的日子,我想要过安静平凡的生活,或许只有我离开了才可能避免麻烦”。
碧凝听了她的话依旧皱着眉,她不是不理解她这样的想法。只是,如果皇上发现她是有意逃离,只怕不但会派兵追捕,还会降罪夜家,到那时该如何是好。
夜倾城笑笑的看着她,一脸了然,说一切都准备好了,让她放心。这话可不是安慰,而是她确实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准备,她是不会这样蓦然行动的,她可不想牵连夜家。
今天出发前,自己把准备多日的安邦定国的良策交给了颜墨云。全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精华。有三十六计,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孔孟的以仁治天下等等。既然自己不能留在他身边帮助他,只好委托颜墨云这个谋臣好好辅佐他。但愿他能看在自己心意的份上,不要为难夜家,为难自己。
碧凝听她这么说,也不再多问,她相信她,她知道她有这个能力。
“等救灾完事后,我们就去游山玩水,笑傲江湖”。突然夜倾城心情大好,兴奋的盘算着以后的生活规划。在前世,她就幻想着要游遍名山大川,赏遍五湖四海。现在又不缺钱又有人陪,何乐而不为啊。于是开始绘声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