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或者说,在一个社会发展走过了转型期的社会,
比如欧美日本,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也会有“企业”还是“大学”、“经
商”还是“从政”、“学术”还是“应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但是,在
那里,人才的价值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人才利润平均率”的规律之中。去企业
做,工资可能比较高,但风险加压力,有些人就宁可选择大学;在大学,虽然
精神的自由加生活的宁静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更有人愿意在市场上枪林弹
雨,冒险追求自己对于财富的无限野心与抱负。
 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在政府工作、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术单位工作,同
等学历、同等年龄人们的收入基本是平均的。当然不同的地方工资有高有低,
但是,那里绝对没有中国这个急剧发展中的社会所独有的这种非常奇怪而不公
平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
 好了,我来给我发明的这个名词做一个定义吧:什么叫“人才利润不平均
率”?简单说,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是在中国政府、学术机构、国营企业、外
企、私企之间系统存在的报酬体系不平等、不平衡现象。
 根据我老人家在中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市场经
济中)存在一种“利润平均率”——自由竞争使得市场各行各业的利润率趋于
平均。一个行业有暴利,大家都来做,结果导致这个暴利下降;一个行业利润
薄,做的人就少,于是使得这个薄利渐渐提升……看不见的手,在调整着社会
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利润平均率”。

()免费电子书下载
 既然资本的利润有一个平均率,那么,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资本——“人
才”的利润,也就是人才的价值,显然应该也有一个平均率。因为经济行为中
最大的成本和利润都和人才有关。因此,人才利润平均率,事实上是发达市场
经济中一个既定的规律。
 更有甚者,发达国家的人才,在政府、企业、学校、地域之间是自由流
通、相互竞争、永远不断地在争抢攀比的。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还
是企业,“边远”地区,要留住人才,就必须不断在人才价格(工资)与价值(
待遇,包括非物质因素)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出现,就是“
人才利润平均率”的实现。
 不幸的是,在中国这个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阶层都处在急
剧的变革与转型中,变革与转型,本质上就是调节其与社会各方面相关的不合
理的利益关系,“资本利润平均率”首先还没有形成,官商垄断和权力寻租造
成巨大的不公平现象。而在人才领域,人才价值衡量体系的不对称现象就更加
严重。换言之,“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在中国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严重的
问题,是社会各界心态不平衡的根源。
 这个现象的存在,也许是暂时的。但对于今日的奋斗者们,它的现实存在
却是颠覆性的。因为它颠覆了人们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的心态平衡,使得本来
就倍受社会不公平之压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市场居然也如此不公平。
 这是一个不同体制并存、不同价值共生、不同思想共鸣的时代。体制、价
值和思想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共同价值的不均等。全国各地许多民办学校里,
老师上一天课的报酬,往往可能超过官办学校老师一个月的工资;许多脱离了
政府或官办机构而进入企业、私营企业、外企的踏浪赶海的勇敢者,一个月的
收入,每每可能超过传统雇主那里一年的薪水!
第 32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在这个多种经济形式、多种雇佣关系并存的中国,“人才利润不平均率”
,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刺激和摇晃着许多本来心安理得、风平浪静的知
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在简单的算术面前,失去了心理的平衡!
 80年代嘲笑别人“下海”呛水的枯干的笑声,还没有从耳边消失,21世纪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崛起的一代新人,已经带着惊人的财富远航归来!

()
呜——呜——呜,这是财富的呼叫,这是价值的凯歌,这是地位的荣耀——
呜、呜、呜——很多人,居然把胜利的号角,吹到了国家政府最高殿堂里,作
为新兴社会阶层的代表,在政协人大会议上,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平起平坐,举
杯相庆,共商大计,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一代天骄!
 一个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他的选择其实是不多的——无非是在劳动力市
场上,在五百元月薪离家近和六百月薪离家远之间“困难”地徘徊。但一个从
事复杂劳动的知识型雇员就不一样,他在一个地方可能只值一个月一千人民
币,但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值一万人民币。人才价值,也就是人才利
润,一夜之间能够普遍升值十倍甚至更高。
 学术、政府和企业,知识分子就业的三大领域,存在着惊人的人才利润失
衡:政府机构薪水最薄、待遇最差,但权力、特权和显赫的地位,使许多人欲
罢不能;学术科研机构,虽然工资总是那么低,但是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有相
对的精神空间,也有业余创收兼职赚外快的可能,所以人们一边愤愤于外面的
花花世界一边又恋恋于自己的教研室;收入最高的外企、私企或自己创建的企
业,是这个时代最性感的去处、最撩人的部位、最拥挤的乐园,但是,企业的
风险、经营的压力、商场的“污浊”以及金钱必然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化,
对于传统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念、人格心理、素质组合往往又形成生硬而疼
痛的挑战。
 中国政府正在提高它的雇员的工资。大学教授的待遇不如一个补习班老师
的情况,中国大学也不想继续下去。当先进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中国教育的某些
领域,并且在人才利益报酬上显示其强大功能的时候,我们的大学,将不得不
在变化的路上,找到一个既能留住世界一流人才,又不至于导致大学破产的薪
酬和待遇制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向全球求贤:院长工资待遇100万人民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向世界求贤:项目负责人年薪50万人民币!”
 “南京大学某某项目主任,年薪20万人民币!”
 这样的报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教授工资超过10万以上的,根本不再
令人兴奋。更令人兴奋的是,经济领域的深入改革越来越体现出科学与知识就
是生产力这个真理的力度,大学里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被卷入经
济大潮,等他们从水中爬上岸时,裤兜里已经装满了从企业家那里分来的螃蟹


和鱼虾!不爱实物的,有货币;不喜铜臭的,有实物。我认识一个管理咨询教
授,在替青岛橡胶二厂(生产避孕套)做完一个咨询项目之后,家里有连他孙子
可能都用不完的超薄产品!我说孙子肯定不够用,他坚持说孙子再像爷爷,也
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使用率!
 我一直非常推崇的陈章良的故事,其实就是这个冰山迸裂的第一个清脆的
声音:它宣告了知识分子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财富。国家终于认识并
承认了,知识分子创造的财富,本来就是他们自己应该拥有的酬劳!
 从本质上讲,大学不是经商挣钱而是搞学术思想的地方。但是,侧重社会
实践的许多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你不介入商业咨询简直就不是一个有社会责
任感的人。拥有方正股份的王选教授,你能说他不是伟大的学者科学家吗?哈
佛大学的法律、管理甚至教育系,其培训课程收费之高,实在是匪夷所思(几
个星期的短训班,往往要收四五万美元)。
第 33 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图》 
于是,这个时代的教授们,以你这个副教授为经典例子,就面临了多重的
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1,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存在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同
样还有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和他们可比的收入人群
相比,肯定心理不平衡。
 2,但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大学教授们兼职挣钱、参与商业活
动成为一种风尚。据说北大法律系、经济系的教授们都很有钱,许多法律系教
授,同时或先后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做教授的同时或之后,成为名律
师,成为了百万千万富翁。北大生物系,自从陈章良时代以来,一直强调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