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4章 
    碧青倒是没想到,杜子峰会如此掏心掏肺的帮忙;自己让二郎去这一趟,的确是存了让杜子峰帮二郎找先生的心思;二郎太聪明;早不是自己这么一个半吊子,能教的了;不想耽误他就得尽快寻个老师。
    杜子峰虽然满脑子都是升迁;骨子里却仍然保留着读书人的品质;又是间河县的父母官;秉着爱才之心;也不会对二郎这样的天才不闻不问。
    碧青打的是县学那些老夫子们的主意;只要杜子峰肯帮忙;给二郎找个先生,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碧青承认二郎让自己教歪了;得有个人拨乱反正才行;二郎不是自己;他是王家的男丁;又如此聪明;碧青也怕自己耽误了他;不好当面说,这才拐个弯打主意;不过大儒?是不是有些过了。
    其实碧青对那些所谓的博学鸿儒,没什么好印象;总觉得那是一些咬文嚼字;酸气冲天的老家伙;成天没别的事儿;就是矫情;被窝里搂着足以当自己孙女的美妾;到了外头,却满嘴的仁义道德;假正经的厉害。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想法;碧青相当清楚;能称得上大儒的老头能给二郎当先生;绝对是二郎这辈子最大的造化。不说能学到啥;就顶着大儒亲传弟子的名头;二郎这一辈子的前程,也不用愁了。
    碧青终于服了;为什么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郎在南边儿打了五年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才挣来了一个大头兵;二郎在家跟着自己念了几天书;就有机会拜大儒为师;只要这事儿成了;哥俩就是一天一地。
    碧青本来没想过,家里会出个当官的;可小叔子真有出息,自己也不能拦着;所以,这事儿得尽力去促成。
    为 此,碧青叫小五特意又跑了一趟间河县,扫听了那位大儒的喜好;可惜什么都没扫听来;只知道;老头今年七十高寿;活的依然健朗;在京的时候;皇上多次亲访, 想请先生进弘文阁;老头儿理都没理;嫌皇上总来打扰;索性搬回了老家冀州府;体面的府邸也不住;在间河县城外的桃花村搭了两间茅草屋落了户;自号武陵先 生。
    碧青一听这名号就怀疑这老头是个老色鬼;要不就是爱桃花成痴了;好好地宅子不住;跑到桃花村去落户;不是装蒜就是有病。
    不过,碧青倒是冒出一个想法;这老头要是真是稀罕桃花;临山屯可是有一百多亩呢;现在不成;等以后那边儿的房子盖起来;如果能说服老头搬过去;临山屯的房价还不打着滚儿往上翻啊;这老头就是最大的噱头;最牛逼的活广告。
    打着这个主意;二郎拜访老头这天;碧青也跟来了;叔嫂两人一早起来先到了间河县跟杜子峰会面之后;再一块儿去桃花村。
    桃花村是间河县最富裕的村子;这个碧青早就听说过;因村子里的两颗百年的野桃树而得名;老头的草庐就盖在两颗百年桃树边儿上。
    碧青给二郎预备了拜师礼;二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嫂子,老先生是大儒;不一定能收俺呢。”
    二郎就是个老实孩子;不明白这里头的事儿;碧青一边儿收拾礼物,一边儿道:“不收也得让他收;俗话说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只要他吃了咱家的东西;就得收你这个弟子。”二郎脸都红了;大概觉得嫂子这样太厚道;吭哧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碧青见他那样儿;笑了一:“拜先生哪有不给束脩的;这是理儿;不能让人家说咱不懂理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家常的吃食;都是嫂子我亲手做的;是咱的一点儿心意。”
    二 郎看了眼车上的大坛子小罐;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哪是去拜师;简直是去送礼的;一小罐醉枣;半口袋番薯;鸡蛋鸭蛋各一篓子;早上叫王兴新挖了大白藕; 还带着泥呢;装了半框;挑了几个还算囫囵的荷叶盖住;拎了一只鸡一只鸭;都挑最肥的;还有一小罐子糯米藕,是嫂子昨儿忙活了半宿做的;特意叫小五哥去冀州 府买的槐花蜜跟糯米。
    为了自己拜师,全家都跟着忙活了好几天;二郎颇有些过意不去;不怕别的,就怕那位老先生不收自己;让家里人失望;这么想着,越发有些紧张。
    相 比二郎的紧张,碧青倒是颇轻松;因为她这一去就要志在必得;人老了,一般都馋;大多数老人都爱吃甜食;糯米藕香甜软糯,绝对是最佳选择;这东西冀州府没 有;老头只要吃了一回就得有下回;还有自己做的醉枣;松花蛋;看着虽然平常;可在这冀州府里,绝对是新鲜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不是买的;藕跟番薯是 自家种的,鸡鸭是自家养的;醉枣跟糯米藕也是自己这个嫂子亲手做的;每一样儿都是心意;老头只要有点儿人心;就绝不会拒绝;只要吃了,收了;二郎这个师傅 就算拜成了。
    碧青坐在牛车上;都没心思看两边儿的景儿了;一门心思想着这些。地里的庄稼收上来;麦子种下去,就到了庄稼人一年最闲的时候;出了间河县;两边都是光秃秃的庄稼地;连个人都不见;也实在没什么景儿。
    倒是道上总会有进城赶大集的人;一辆牛车上坐七八个妇人;讨论着该买多少肉给家里的小子解馋;给丫头买什么样儿的花布做袄;叽叽喳喳分外热闹;花花绿绿的头巾晃过去,给这样萧瑟深秋添了一抹别样的亮丽。
    牛车过去后头是挑担子的汉子;这样的天儿,汗水把衣裳都浸透了;可见走了多长的路;挑子上的盖子一偏,露出里头满满的黍米,黄澄澄的颗颗饱满,一瞅就是特意拣出来的,估摸是打算去城里买了换些钱使。
    再往后是小两口子;看得出来是刚成亲的;新媳妇儿骑在驴子上头;头巾蒙的紧紧;脸都遮了大半;还有些害臊,牵着驴子的傻小子一会儿就回头瞅一眼;咧开嘴呵呵傻笑个不停。
    碧青不由有些出神;有那么一晃神的功夫;觉着驴子上坐的是自己;而前头牵驴子的傻小子,变成了大郎。
    忽听杜子峰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碧青回过神来;侧头看了眼杜子峰;本以为能搭杜子峰的顺风马车呢;比牛车快也舒服;不想到了衙门口;这位直接一身青衫出来;跳上了牛车就让二郎走;连他家那位形影不离的家仆都没带;跟自己在王家村第一次见他时一个模样儿。
    碧青心里觉得;比起官服;这身青衫其实更适合他;有股子飘然出尘的气质;而且,碧青觉得;他们三个坐在牛车上;别人一定以为自己跟二郎是杜子峰的下人。认真说起来;自己跟二郎这样儿的,当杜家的下人都有些高攀。
    碧青倒不觉得自卑;只要自己活得自在,自卑干啥;自己这身儿衣裳可是今儿新上身的;是她娘亲手做的;碎青花的粗棉布;蓄了薄薄一层棉花;跟自己头上的头巾,正好搭成一套;别人觉得这是土;可碧青觉得,自己挺美的;这样原生态的民族风服饰;在现代可是颇受人追捧。
    现代的那些所谓民族服饰早就失了根本;哪像自己;臂弯跨个碎花包袱;就尽得真髓;就自己这身打扮,如果自拍一张传到网上;粉丝绝对爆棚,所以,碧青的心情也异常的好;却不想给杜子峰两句酸诗给搅了。
    杜子峰见她看自己;指了指上头;碧青抬头看了一眼;见一行大雁正排着队往南飞;真想翻白眼;这就是读书人的通病;明明有着一颗汲汲名利的功利心;却非得伤春悲秋;有事没事儿就吟一句;他自己伤怀还罢了;坏了自己的好心情,实在不该。
    碧青琢磨怎么消遣杜子峰一下;忽的想出一个主意;咳嗽一声道:“诗词我念得不多;不过倒是想起个对子来。”
    杜子峰想起她给周家对的对子,不禁低笑了一声:“倒要请教。”
    碧青也指了指天:“一行征雁向南飞;大人可有妙对?”
    杜子峰想了想道:“几处乡愁同北望如何?”
    碧青不禁暗暗点头;这位虽说功利心重;可真算得上才思敏捷;随便一对就异常工整;可惜错解了这个对子的意思;眨眨眼道:“大人恐怕听差了;我这里的蒸非是征战的征;而是蒸煮的蒸。”
    噗……二郎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却怕杜子峰怪罪;忙憋住;一张黑脸憋得通红。
    杜子峰愣了楞道:“如此,倒要请教了。”
    碧青指了指车上那只鸭子:“两只烤鸭往北走。”
    杜子峰忍不住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忽觉如此荒唐的对子,竟比之自己刚才念的那首秋风引更有意思。
    碧青暗道,这才对嘛;好好的日子不过;愁眉苦脸的做什么;又不是林黛玉;能吃饱穿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家伙都是欠饿,丢进深州过一个月,保证一个个都改过来。
    不过,人家桃花村真是有钱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