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卫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迁界的过程当然是伴随着画界,立界,守界。“先画一界,而以绳直之。其间有一宅而半弃者,有一室而中断者。浚以深沟,别为内外。稍逾跬步,死即随之。”

  清廷甚至对河流也不放过,其凶悍程度却是旷古未有。

  清政府为了防微杜渐,对入海的河流一律发兵把断,河中钉立木桩,防止舟船透越。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铜镜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赤头河、曰云霄河、日开溪河,皆断而守之’。苏北兴化县白驹场原来建造了闸口四座,按照旱涝情况调节淮扬一带的河水入海。尽管‘白驹场离海甚远,并非沿边地方’,清政府也悍然下令填塞,‘以致水无所出,淹没田亩’,使水利变成了水害。”

  《南明史》中引用当时人的记载,广东的情况是“民被迁者以为不久即归,尚不忍舍离骨肉。至是飘零日久,养生无计。于是父子夫妻相弃,痛苦分携。斗票一儿,百钱一女。……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辗转沟壑。或合家饮毒,或尽帑投河。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插之恩;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

  李率泰在遗疏中也说:“臣先在粤,民尚有资生,近因迁移渐死,十不存八九。”李率泰本身是清廷的官吏奴才,他当然没有任何将情况故意夸张的动机。而且注意,这事他的遗疏,也就这些话只有在他明知自己快死的时候,也敢大着胆子写下来。所谓的“近因迁移渐死,十不存八九”,也就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民都死掉了,这对照前面屈大均所说的“自有粤东依赖,生灵之祸莫惨于此”。便可以知道并非夸张虚语。按照他们的说法,满清的沿海迁界是自从有广东这个地方来,生灵遭受的最大的惨祸,这话恐怕不仅适用于广东,也同样适用于整个中国。

  夏四月己酉,宋荦罢,以徐潮为吏部尚书,以齐世武为四川陕西总督。戊午,闪动巡抚赵世显报捕获硃三父子,解往浙江。上曰:“硃三父子游行教书,寄食人家。若因此捕拿,株连太多,可传谕知之。”

  

  第275章 求助

  在张正出了陈家不久,陈家就被绿营兵勇团团围住。

  带头的黄把总一挥手,兵勇们如狼如虎的冲向各个房间,二话不说的把上下人等全赶出到庭院中间来,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陈家被翻了个底朝天。

  陈家连带下人合计有四五十人闹闹哄哄的站在中院,不少女人被惊得直哭。

  陈老爷镇定的问究竟发生什么事。

  黄把总拱拱手,“提督衙门查案,现在怀疑你们同海上盗贼有瓜葛,先点齐人到了衙门再审。”

  说罢让手下亲兵拿着户籍一一清点。

  点完人后,还多出林茶妹林氏陈姓族长林六老爷四人。

  黄把总的亲信用家乡话问他,“这女子没在册上的,怎么办?”

  林茶妹忙也用家乡说,“我姑母是陈老爷的大嫂,守节了几十年了,不管家里的杂事的。”

  林六老爷扶着林氏点头说,“我姐姐守节多年,我过来探他。”

  黄把总点头,“原来是亲戚过来寄住的。”

  陈老爷忙拱手说,“我大嫂守节多年,不问世事,这几人实在不相干的,请将军多通融下。”手上偷偷递上去银票。

  黄把总看了下是一千两的银票,“嗯,既是外人,又是节妇,那就不要带回去了。”

  陈老爷又对陈姓族长说,“世兄,本来打算好好招待你在这里吃喝玩乐的,结果碰到这种倒霉事,累世兄受此惊吓,世兄你去听听曲子再回老家吧。”

  陈姓族长心领神会,这是暗示他不要说自己姓陈,去卫记酒馆去找卫小姐,卫小姐一定会予以援手的,于是他拉者林六老爷就走。

  林氏不肯,“我收拾点衣物再走。”

  林六老爷急得直跺脚,“你再收拾,小心收拾到没命,衣物什么的,以后再置好了。”

  他真恨不得扔下这不知轻重的林氏,茶妹一脸恐慌的同林六老爷一起拉走了林氏。

  林氏哭泣者被拉走了。

  黄把总心想,算你们识趣,不然,一个都不放走,这陈府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你们的了,居然还想带走私房银子,想都不要想。

  陈家包括下人共五十口人全数押往提督府看管。

  陈姓族长四人狼狈来到了卫记酒馆。

  陈姓族长心有余悸的说这是陈鸿明的伯母同茶妹,是陈老爷让大家过来找卫小姐的。

  张斌让他们等着,自己飞奔去告诉江容,问江容要不要喊他们过去住下。

  江容摇头表示反对,“现在就是要撇清关系,如果提前就准备好了银子给他们,不显得是做贼心虚了么。我自己过酒馆过去看他们,在酒馆上拿银子给他们,大庭广众下,这话传出去也显得我们心安理得,没有做啥违法的事。”

  江容急冲冲的去到酒馆。

  一见到江容,陈姓族长就如同见到了救星,也不管之前的传言说卫小姐是旗人之事了,如今他恨不得江容是旗人,然后可以立刻救出来陈家诸人出来。

  他老泪纵横的说,“天降横祸,真是天降横祸。卫小姐,你要帮忙打听下怎么回事,花多少银子,等明仔出来了,会数给你的。”

  江容点头说,“我已经你知道了,花银子能解决的事,就是小事来着。我们会想办法把他们捞出来的,你们先回去吧,不要呆在这里,这里既然出了事,就是麻烦之处了,大家离麻烦远点吧,免得累及池鱼,到时得多出赎金。”

  陈姓族长点头称是。

  江容又问,“你们出来是因为不在户籍上,出来是不是什么都没来得及拿?”

  林氏哭着说,“我在屋里歇着,就被拉出来了,衣服都不成样子得很。”

  江容安慰她说,“能出来不关进大牢,就以经很好彩了。”

  她又大叫,“朱猛,把收的银票银子全拿出来给明仔的伯母。”在公共场合下见这几人,免得有人跟踪。

  朱猛磨磨蹭蹭的不舍得把银票银子全拿出来。

  朱玉堂看得心烦,把银票同银子全抢过来,又从口袋里掏了几百两银票出来,粗粗数了下,大约了一千来两了。

  朱玉堂把银子同银票全递给林氏,又向陈姓族长拱手行礼,“明仔同我们都是好兄弟来着,现在他有事,我们一定会伸手的,不管出什么事,这一千来两银子,也够明仔的伯母养老了,请老伯多多看顾着她点。”

  简松在衙门得知消息后,匆忙去告知江容。

  见简松来到,江容立刻托他去询问下消息,并且请他给看管的兵丁银子以便让陈家的人过得好点,不拘使多少银子。

  简松晚间过来,江容问他究竟怎么回事,要立刻数银子与他。

  简松不要银子,说是米家漏了口风。

  江容叹气,“谁漏了口风不紧要,关键是进去了怎么办,若是按例,如何办?”

  简松叹气,“小卫,我都不知道发生啥事,不过最轻的判决,也是要处斩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我们也不是外人了,直说了吧,不管做没做,绝对不能认账,认了就得斩首,得流放,陈家就完了。不认,私下赔多点银子,人还在。”

  江容点头,“是不能认,明仔我知道,一定不会认的,陈老爷也不会傻到认。我们卫记赚的银子算不少了,简大叔帮个忙,周旋一下,我们可以家产可以赔没,只要人没事,不要声张就好。”

  简松苦笑,“这是那个眼里的施提督,也是福建仔,同陈家说不准有世仇,办起案来怎么会可能手软。”

  江容摇头,“再严厉,再有世仇,也不能随便拉人的,总得讲个证据,让人心服口服。简大叔带我明天去看看他们,我们另外也托人去说说情。”陈家一家人被关,拖得越久越麻烦,江容决定拖达准备好,带上银子和华礼徳黑礼写的信,次日一早就去找八旗驻防的那个协领,自己就同着简松一起去看下被关的一家人。

  次日一早,江容自己也带着张斌跟着简松去打听情况。

  高士瑞不想让江容抛头露面,说自己去。

  江容摇头,“阿瑞,你得在酒馆呆着,我同明仔好讲话得多,你去探他,不如我去方便。再有,你长得好看,我怕他们有人好男色欺负你。”

  高士瑞尴尬的说,“我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意……”

  江容打断他,“我同着简大叔一起去,张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