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博蕴见妻子有误会,低斥道:“怎么没了礼数,珍儿,还不快见过储君殿下。”接着又对凤寻解释道,“殿下,这是拙荆,失礼之处,还请殿下多多包涵。”语气中的宠爱和维护之意不言而明。
“民妇刘卢氏拜见储君殿下。”卢氏连忙行了礼,战战兢兢地低着头,为刚才的冒犯之处胆颤不已,心中却是欢喜的。一来是自己想多了,老爷对自己还是深情切意的;二来是储君微服私访,可见老爷深受倚重。
“刘夫人不必多礼。”凤寻真诚地露出了笑容。想不到刘博蕴在官场老奸巨猾、谁也不得罪,对自己的原配倒是挺有情义的。这么看来,刘博蕴至少是个认准了就会真心的人。
凤寻顺手解下配在腰际的玉佩,递到了卢氏的面前:“听闻令郎满周岁了,近日来也忘了带贺礼,这个,就权当本宫的一片心意。祝小公子聪慧伶俐、健康快乐。”一番话说得真挚无比。
“殿下言重了,犬子……”
刘博蕴刚要推辞,被凤寻打断了:“这是本宫送于小公子的,刘大人不比推辞。以后若到紧要关头,可凭此玉保令郎一命。”
此番话一出,刘博蕴携着卢氏接过玉,千恩万谢。自从小妾生的几个孩子,夭折的夭折。病弱的病弱,好不容易中年有了俩夫妻自己的孩儿,怎么可能看着不金贵,储君这玉不但价值连城,最重要的是救命符和免死牌。
“不过~刘夫人,本宫有一要求。”凤寻笑得有些调皮,如玉的脸上皆是明媚的笑容,纯净至极,宛若天山化下的清泉,透彻人的心肺。卢氏一脸茫然地看着凤寻,只见少女俏然一笑,装得正儿八经地说道:“刘御史乃我朝慧黠第一人,本宫命刘夫人多多开枝散叶,也为我挽凤多多添置像刘大人这样的人才。”
卢氏一听,顿时红了脸,轻若蚊吟地回道:“是~”
因为刘家小公子醒了找娘,卢氏便告辞了。刘博蕴才得以带着凤寻继续往茶室走去。
“我不是为了拉拢你。”凤寻忽然开口,脸上笑容依旧,“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本宫心中有数,用不着拉拢。刘夫人,”忽而笑容有些迷茫。是化不开的淡雾,缥缈游离,“让我想到了母皇。”
刘博蕴一怔,恭谨地说:“殿下一片赤子之心,微臣感佩。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为殿下分忧解劳。”
“呵呵,是嘛。”凤寻笑了,进了茶室,落了座,道,“刘大人今日当街拦截本宫的马车。到底有合理由,快与本宫道来。”
“已经不需要微臣的理由了,殿下已经做了。”刘博蕴坦然回之。原本他就是为了拦下殿下的马车,阻止她去西北,可是没想到殿下只是有了一点时间就决定了,这让他不由佩服起眼前这个不过是个少女的储君。这样的计算,取舍之间,果断干脆,具备了一位明君的资质。
凤寻疑惑问道:“本宫做过什么吗?本工不记得了呢,刘大人可否提醒一下?”
“殿下让人将马车赶了回去,就是说殿下改变主意,不打算去西北了。”
“你,如何得知本宫要去西北?”凤寻的眼神变得认真起来,以为隐藏的很好的事情被别人知道,心中总有些不爽利,就算对方是表明心迹,和自己站与一处的人,也总有点小小的不快。
刘博蕴看了凤寻一眼,道:“楚将军原本是殿下的储君卫率,去年殿下落海明明救驾有功,却被撤了职;接着楚将军就参了军,聊城支援,战事发生屡建奇功,接着拜封将军,稍微了解楚歌的人就会注意到了。”
“哦?”凤寻侧目,这种事情有这么明显的。原来有些事情不是想隐藏就可以隐藏的呢,比如刘博蕴,聪明如他,可以以点及面。
“楚将军为人纯良,忠心耿耿,对殿下更是忠义不改。十余年来就连微臣都听闻了楚将军为了日后能够保护储君刻苦练功、日夜不休的传闻。后来武场竞技,更是力压群勇,独占鳌头。而他本性耿直善良,在侍卫队获得拥戴,没有人不服他。这样的人,就算是离开了储君卫队,也是会想方设法保护储君的。”
“刘大人猜的不错。”凤寻托起茶盏。慢慢饮了一口,道,“是我大意了,还以为这些举动能骗过大家的视野,果真是当局者迷。这么说来,一手把楚歌教导出来的秦飞扬肯定注意到了,呵呵,我都没注意到母皇对我的警告,真是糊涂了。”
“近年来秦将军全力收拢挽凤军权,在朝中不断安插旧时家臣,他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殿下的确该早作准备,楚将军留在聊城固然是好,只是尚还不够,秦将军手里掌握着,禁军呢。”
一番话让凤寻顿了一下,笑容微微凝滞,垂眸望着茶盏里的茶叶在水中游来荡去。刘博蕴是在告诉自己,若是不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时候秦飞扬想要发起宫变易如反掌,饶是她天命在身,凤神转世,也逃不过荷枪实弹。
“本宫,没有把握。”低低说道,仿佛是被秦飞扬压制了很久,不吐不快。
刘博蕴笑答:“微臣誓死追随殿下,愿为殿下之双翼,振奋开拓。”他说的是“双翼”,是“如虎添翼”的那一对“翼”,其喻义不言而明,储君不是没把握,而是在确认。而他愿为双翼,为储君的征途推动一把力。
“为何?”凤寻问,“刘大人不是一直保持中立吗?为何会选择协助本宫,本宫任性娇纵,肆意妄为。就算有神谕在身,对不信者来说,也是没有分毫作用的。而秦飞扬有了一定的基础,母皇的身子骨也越来越差,似乎看来,无权无势的本宫空有头衔,却是很不利的。一不小心就是个傀儡皇帝了。”
为什么呢?
刘博蕴起身,庄重地跪下,叩首再三,答:“因为只有殿下,能够让微臣成为治世名臣。是殿下给了微臣一种雄心,一种可以征伐全时空的雄心!”
“如此~”凤寻笑了,起身扶起刘御史,“请刘大人助本宫一臂之力。”莞尔一笑,“赶了占了鹊巢的鸠儿。”
挽凤大政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议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商议
等到刘博蕴引了凤寻来到茶室二楼的西面窗户时。凤寻发现刘府外看其貌不扬,也没有御史大人该有的气派,但是其构思十分奇妙。茶室居于刘府后院,西面的窗却是正对上了北大道,窗户上放下纱帘,屋内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北大街的人来人往,而外面的人却不能察觉。
血瞳泛起一层疑惑,刘博蕴自信满满地笑道:“请殿下稍等片刻,很快就会有殿下想要看到的人出现了。”
果然,过了片刻,正北官道上行走的人忽然向两边散去,皆止了脚步垂头静立。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传入耳中,不一会就看到一队冰冷铠甲的士兵骑着马、擎着描纹的“秦”字大旗快速穿过。
为首的是身穿银灰色铠甲的秦飞扬,刚毅更胜从前。威严地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双目炯炯犀利,神色庄重威严,一副大将之派跃然而出。跟在他身后的几位副将皆是忠诚之色,看得出来,应该都是秦家的残余家将。其中还有几个是年轻小伙,大概是到了挽凤后的家生子。
“秦飞扬怎么回来了,西北的事情这么快解决了?”疑惑的话语从嘴唇中喃喃吐出。这么说来。秦飞扬是匆匆放下西北的‘十里国土’,不知道路上有没有碰到楚歌,不知道交接的怎么样了。
刘博蕴细长的眼睛就像是狐狸一样望着秦飞扬远去的身姿,露出一抹笑色:“如今他回来了,也晚了。陛下将六万兵力交给了楚歌,就等于是给了殿下一股自己的军队。一寸光阴一寸命呐。”
“什么意思?”凤寻有些迷糊了,难道楚歌迟迟没有封赏和秦飞扬有关。
“殿下猜对了。当初陛下故意没有封赏楚将军,乃是以退为进之计。若是论功封赏,楚将军虽是坐不到今天的位置,但是完全可以连升三极,手掌三四万军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样肯定招来皇夫的忌惮和反对,必不能如愿。如此,陛下便故意冷落楚将军,仿佛是对殿下的不满。并托皇夫去了西北解决战后事宜,在殿下回来之际便下发封赏诏书,并立即赴任。”
刘博蕴深深地看了倚窗而立的少女,语气中透着为人父母的感慨:“这是陛下为殿下争得的兵力,在为殿下铺路了。”
“哼。”凤寻莫名其妙哼笑一声,血瞳殷红如血,“若是真是这般,也是母皇一开始种下的因。若是当年不纵容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