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老秀才说完之后,宋老大当即一挥手让手下的人让开,随后走到小小面前深深的弯腰鞠了一躬,正要开口拜见伯爵夫人,却被小小轻轻一挥手阻止了:
“宋老大,有话进去再说,可否?”
宋老大连忙重重的点点头:“夫人怎么吩咐,小人便怎么做,请……”说着半弯着腰在前头领路,当先行去。
百十来号漕帮帮众瞪大了眼睛,纷纷在心中猜测着,这位夫人是什么来路?竟然让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宋老大怕成这副德行?当下纷纷将那位陈先生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想要探听点消息。没想到那陈先生的口风却紧得很,摇头摆尾就是五个字:“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急得漕帮一干帮众抓耳挠腮上窜下跳却又毫无办法,这位陈先生,可是他们宋老大最为倚重的人,他们可不敢为难他!
他们也不想想,能够被宋老大绮为最重要的人,陈先生又怎么可能没有那么一点职业操守……
山阴漕帮的堂口,和杭州漕帮的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大平房,宽大的院子当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纤绳,独轮车,麻袋等等。
前面就说过,漕帮,其实就是那些以漕运为生的苦力们,组合而成的一个帮派。真正说起来,他们其实就和后世电视剧里的丐帮差不多,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区别在于,丐帮是靠乞讨为生,而他们是靠双手,
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血汗来生存。所以,他们比丐帮,倒是更为可敬!当然,杭州城女人坊的那一群败类除外……
在漕帮堂口的大厅当中坐下来,宋老大竟然又学着大户人家那般,叫人上茶。结果等了老半天,才有一个粗手粗脚的汉子。提着一只熏得漆黑的茶壶,在腋下夹着两只粗海碗跑了进来。将碗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搁,提起茶壶就开始倒水。小小瞧了瞧,见那倒出来的茶水,乌黑乌黑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泡的。这样的茶,她还真没有尝一尝的勇气……
宋老大却毫无所觉,连声笑着指着那粗大的海碗叫道:“女菩萨,请喝茶……”小小一听她对自己的称呼,不由大为奇怪,自己这个雅号,只是在华阴和京兆的一些地方流传。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流传到这江南一带来了?当下颇为奇怪的问道:
“宋老大,你方才对本夫人的称呼……是从何处听来的?”
那宋老大咧嘴一笑:“呵呵,小人不敢欺瞒女菩萨,小人的婆姨,便是京兆府华阴县赵家村人氏……”
“哦……”小小恍然大悟,心下却颇为高兴。有了这层关系,这位宋老大,想来也不会让自己为难,而会积极的配合自己了。当下轻轻一笑,摆摆手道:
“事情都过去这么多丰了,宋老大可不要再提出来,小小惭愧得慌……”
没想到这宋老大却脸色一正:“女菩萨这话小人就不爱听了,女菩萨救了我婆姨一家七口,最后却连几颗鸡蛋都不肯收。这份恩德,莫说几年,就是几十年几百年,我老宋和婆姨也会一直记得的……”
小小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连连摆手刚想开口说话,却又听见宋老大接着开口道:
“陈先生说,女菩萨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小人打听,夫人请说吧,只要是小人知道的,小人都知无不言。即便是小人不知道的,只要是在这山阴县内,小人也可以让兄弟们去打听。山阴县八百漕帮子弟,一日之内,无论何种消息,小人都敢打包票,可以为女菩萨打听个七七八八……”
小小大喜过望,有了这句话,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当下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问问,今日清晨,宋老大和你手下弟兄们运送的那一批盐砖,是从何处运出来的?”
宋老大闻言,当即就愣住了:“夫人怎生知晓……我清晨运送了盐砖?”
小小被他反问得也愣了愣,随即嫣然一笑:“此事稍后我会告诉宋老大的,还请宋老大先回答我的问题,可好?”人家一个贵妇人,还是自家媳妇儿一家子的救命恩人,人家都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了,宋老大哪里还能坚持,当即犹豫了一番,终于一咬牙道:
“女菩萨,此时原本是不能告诉你的,可俺老宋是个有恩就想报的人,就实话告诉您吧。那些盐砖,都是从山阴盐场运出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小小早就知道答案,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问一遍呢?这就是心理学了。
在老宋这样的人看来,盐砖从哪里运出来的,已经是秘密了。既然透露了一个秘密,在他的潜意识里,便会慢慢的放松戒备,接下来小小再问其他问题,他便不会再那么抗拒了……
果然,当小小接着问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山阴盐场的生意,宋老大每月可以接上几趟?”的时候,宋老大只是稍一犹豫,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每月两趟,一趟便是今日清早那般,从盐场往西施胡同送盐砖。
一趟是从盐场送往山阴县衙,再转运录市事衙门……”
第二三三章 宣州变故
一切都明白了,从宋老大说出每月运送两趟之后,这场谈话便已经失去了意义。小小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耗费什么脑筋便能猜到,这山阴盐场是如何操作的。盐场每月产的盐砖,一分为二。一部分平日里储存在盐场,不入库,不做记录。若是有盐商前来买盐,直接付现银。
然后从盐场将盐砖提走。买盐的不需要盐引,卖盐的也无需将收入记录在案 ……
另外一部分记录在案,上报朝廷,并且将盐砖如实送交录市事令。
只不过,经过录市事令,中间商,盐商的层层盘剥之后,最终卖到老百姓手里的盐价会大涨。
以至于苏杭之外的老百姓,一日仅有两餐是有盐食用的……
而如今,因为原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江南道,突然被朝廷安排进来一个收买不得,陷害不得的愣头青,当今陛下的得意门生江志轩。各地的盐场便纷纷开始改变策略,将盐场仓库中那些不曾备案记录的盐砖转移到隐秘安全的地方,以防止被那个愣头青知晓,然后上达天听。
不料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被小小和江志轩夫妻俩一连串的烟幕迷惑住了。除了小小和江志轩,秦爽那一千皇家侍卫之外,恐怕整个江南道,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知道。表面上让他们防备万分的杭州刺史江志轩,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要他们命的,却是那个在他们眼中既贪财又贪杯的刺史夫人……
小小大概从宋老大那里了解了一番山阴盐场的产量,每个月大约是在一千石左右,而实际上报朝廷的,却只有区区不到三百石,连一半都不到。小小的一个山阴县便如此,可见整个江淮两道,每个月下来被侵吞的盐税银两会有多少?一年下来?五年下来?恐怕还远不止自己和夫君估计的千万贯……
临行之前,宋老大几番欲言又止,让小小大为好奇:“宋老大,有话你直言便是,男子汊大丈夫,何故学着咱们女儿家扭扭捏捏?”
宋老大老脸一红,终于咬了咬牙,甚是期待的问道:“女菩萨,咱们总瓢把子说,杭州的刺史大人将杭州府的所有漕运,全都交给漕帮打理了,可有此事?”
小小顿时明白过来,嫣然一笑:“宋老大也有兴趣?”
宋老大满脸的急切:“女菩萨,能否求您个事儿,今日小人对您说了这山阴盐场之时,日后若是传扬出去,怕是会有大麻烦。能否请女菩萨跟刺史大人捎个信儿,让小人带着手下的兄弟们,也去杭州讨生活?”
小小大为奇怪:“此事是你们漕帮内部之事,外子……不好插手……吧??”若是能够染指漕帮,得此一大臂助,那可就真是赚到了。所以,小小在最后用了一个“吧”字,将原本一句折钉截铁的话,留下了几分余地!
果然,宋老大闻言连连摆手:“不瞒女菩萨,我们总瓢把子在信上,便已经让小人配合女菩萨将事情办完之后,带着兄弟们到杭州一起讨生活。只不过小人手下有八百兄弟,而且漕帮虽然安分守法,却也始终是江湖帮派。一下子增加如此多的帮派人手,自然需要让当地官员安心……”
小小闻言大点其头,这老宋看起来憨厚老实,原来却也是个心思细腻之人。难怪他大字不识一个,却能做到山阴漕帮老大的位置。当下便赶紧应承下来,言道回去之后,立马就给夫君写信,请他代为关照这位老乡。然后又叮嘱这位宋老大,要对方才两人之言守口如瓶,之后才告辞离去……
从乌衣巷出来之后,小小又和秦爽等人,假扮盐商,前往山阴盐场买盐。当然,买盐是假,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