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魂归大秦之殇秦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要说的是驱逐门客的害处,一,客卿对秦国有大功。穆公朝的百里奚,蹇叔,由余;孝公朝的商鞅;惠文王朝的张义;昭襄王朝的范雎;都是六国的客卿,正是因为他们的辅佐才有了四位政绩卓著的秦君,所以,客卿对秦国有大功。二,逐客是重物轻人。秦国对于六国的宝物无不青睐有加,比如随侯珠,和氏璧,都不是秦国的产物,可是秦王却那么想要得到它们,对于六国的美女,历代秦王更是含笑收下,各个宠幸,唯独对于人才,要讲究内外之别,这不是太糊涂了吗?秦国对于六国宝物都如此喜爱,偏偏要将六国人才驱逐出境,这不是重物轻人吗。三,逐客是帮助六国。大王,如果没有人才,何来秦国的崛起。历代人才永远是稀缺之物,如今秦国驱逐慕名而来的天下人才,岂不是主动削弱了自己帮助了六国吗?一纸逐客令将使来自六国的杰出人才不敢到秦国为大王一统天下的宏愿而效命,这和日常生活中养着强盗在自己身边有什么区别?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这有何益于秦国?李斯拙见,还望大王三思”
  语毕,初晨撇了一眼这位布衣丞相,却不曾想到这个人竟有如此的见识和犀利的目光,想到刚才他和赵高的目光交汇,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两个人,有趣
  嬴政此刻听到这话先是震惊,然后是满面愉悦,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及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你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秦国就是因为人才的汇集才会有今日的成就,而寡人却因为一时的愤怒而险些给秦国酿成大祸,是寡人的错”
  “大王?大王竟有如此的气度和胸襟”李斯没有想到一向专制的嬴政会因为自己话而当着众人的面认错,他原本是想着能因为自己今天的进言而使他知道这个逐客后果,却没有想到他竟然因为自己的话收回成命,这对一个君王里说是需要多么的气度。
  李斯顿时有一种风云际会的知遇之恩,涨红着脸激动的说道
  “誓死追随大王”初晨看着嬴政因为喜得人才的而愉悦,随即说道
  “初晨恭喜大王又得一治国人才,我看这位先生粗布麻衣简朴自然,倒是想起了上古时期有位布衣贤相的故事了”嬴政爽朗一笑
  “好,既然初晨已这么说了,那么李斯从此就是我大秦的布衣贤相,但愿你能担得起这几个字”
  “臣宵旰致死,臣定竭尽心力”今日之事实在是大大的超过了自己的预料,秦王能听进自己的话收回成命已经够意外的了,更让他惊讶的是眼前这个脱俗的女子一句戏言就成就了自己的丞相!
  “丞相不必多礼。寡人有贤相辅佐,又有细致周到的中车府令赵高,你们个个以一当十都是难得的人才,寡人你有你们在身边,怎愁不得天下呢?”嬴政哈哈大笑,
  初晨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一句戏言,竟然成就了李斯拜相这一佳话,自己是事事不要干预,却在冥冥之中左右着关键!
  可此刻,没有人看见赵高眼里的那一抹阴毒。
  一月后的甘泉宫
  “大王,这么看来子康一干人所说的郑国之事是否也有蹊跷呢?”赵高收敛阴狠轻声说道
  “你的意思是?”
  “启奏大王,如今既然各国有志之士都倾慕大王的威名而竞相依附,那郑国为何就不能为大王所用呢?历来靠兴修水利而闻名的人并不多,屈指可数的也就是大禹以及先朝的李冰父子,这郑国既然有此名声,必然有过人之处,如果能为大王所用,一定会对我大秦增强国力大有益处”
  “爱卿句句忠言”
  李斯同意的点点头,附和嬴政的话,初晨不漏痕迹的看着他们,这赵高这番话入情入理,一字一句都为大王,大秦考虑,大公无私实在是让人无法不舒服。如果不是知晓前世今生,初晨还没有办法把他和后世的记载连在一起。此人真是精明!
  “那么就见见这个郑国”
  嬴政一句话毕,侍卫就领命而去,不用多久,一身狼狈的郑国就跪在嬴政的身边。
  “郑国,你可知罪?”
  “大王,郑国知罪,事已至此,全凭大王处置,绝无怨言”郑国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说着。
  “郑国,你一介水工,何苦要介入到这君国大事中来?”李斯问郑国
  “大王,大人,昔年入贵国而行实非我之所愿,是韩王破我太甚啊!最初,我确实是只为行间而来,然后看着秦国在大王的带领下日益昌盛,罪臣就放弃了行间的行为,一心只凿渠,造福于百姓。韩王在知道我不在为其提供消息的时候将我的家人全部处死,大王不信可以立刻查看,罪臣所言句句属实啊!”
  “那么为何一凿就是11年也不建成?”
  “大王,非郑国不尽心,乃是凿渠之地多为坚岩硬土,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仍然无法提速,也只能慢慢进行。不过眼下已经将成,再过半载,定能功成,此渠一通两岸定能得此渠灌溉而成就沃土良田,不但富其境内之民,更能成大王东进六国而一统天下之资!”
  嬴政上前扶起郑国,让郑国震惊不已,嬴政怜才之情展现,道
  “你已不是当年那白皙英挺的中年男子,11年的风吹雨淋才让你变得如今这般瘦小黝黑,若非经历太多磨难,也不会变得如此。你刚才所说的与寡人所探来的消息一致,你既然一心投与此渠之上,寡人就命你继续督造此渠。当年李冰修建都江堰造福百姓,百姓感念其功德在江边立石以感怀他的功绩,若此渠修成,寡人就命为郑国渠,让秦国后世子孙都记住你的功业!”
  郑国本以为自己死期已到,却没有想到这人人惧怕的秦王竟然这般透彻势力,英明神武,不禁无语凝噎,立刻跪下继续磕头。
  初晨看着嬴政的礼贤下士,由衷的钦佩,难怪最初他的身边会有那么多的人才汇集,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郑国磕头太过认真用力,忽然一物从身体滑落了下来,郑国停止磕头,将怀里掉下来的竹简捡起站起身来,没有迟疑的开口道
  “大王,此乃小人从韩国入秦时带来的一卷帛书,乃吾国公子韩非所著,小人时时待在身边,已经熟透与它。留置无用,或许大王会有用处,就赠予大王!”
  赵高接过竹简展开,果然有一帛书。郑国转身离去,嬴政展开慢悠悠的看着。
  只见第一篇是五蠹,第二篇为《孤愤》,第三篇为《说难》,嬴政不看则已,一看顿时被文章的言辞犀利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三篇又反过来重新读一遍,细细品味,只觉得论点精到,舒张自然,语言确切而且其实弘大磅礴,读后荡气回肠,而且其文也很有咨政劝谏之价值。嬴政禁不住啧啧称赞道
  “本王若能于此作者促膝长谈一番,死而无憾”
  “大王何必如此感叹,此书的作者微臣也还认得”
  “哦?不知爱卿与他何时相识”
  “大王,我们乃同窗学友,我们师从荀卿学习治世之道,当年我们二人分庭抗礼,不分彼此,只是这几年少有联系”
  李斯侃侃而谈,赵高瞄了他一眼继续躬身站在一边不语。听嬴政继续道
  “那本王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此人?”李斯本想着借着韩非炫耀一下子与众不同和才学超群,怎奈此刻的嬴政一心只在韩非身上,他只得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很委婉的道
  

  ☆、红颜解君忧

  “大王,臣与韩非虽然师出同门,然而却志趣各异,臣崇尚事功,而韩非则心无旁骛,一心只想著书立作,成一家之言,借以戒君王,昭天下,不愿委身政事,所以臣才没有向大王提及此人”
  “那么说他现在身在韩国了?”
  “非为韩国宫室公子,如果微臣所猜不错,他已经闲居在韩国了”
  “韩王安卑怯而无大志,此等人才屈居与其境内,他竟然不将其卓尔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若本王能得此贤臣,定当人进其用,为本王之大业献力”
  李斯知道嬴政的性格倔强执拗,凡事他想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
  自己虽然担心韩非来秦国之后回动摇自己在嬴政心里的位置,但此刻他不敢再为韩非的事情遮遮掩掩,否则引起嬴政的怀疑,认为他嫉贤妒能就不妙了,为今之计只有利用自己和韩非的同窗之谊做个顺水人情,让他得到韩非,在伺机疏远二人的关系了。这样才能既不损害自己的位置,又能让嬴政更加确认自己的贤德。
  刚要开口,却被一边的赵高抢了一个先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