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全镇搜刮来集中到庄园里的粮食和布匹、衣物、被褥大部分都被烧毁了,只有前院的十几车财物抢救及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毁,不过那些车子被拉着上路时,偶尔还能看见有的车上冒着阵阵青烟。
    费沫趴在一辆大车上,车上支了个简陋的棚子,他旁边坐着杨帆,杨帆腿上的箭伤也在昨夜的激战中迸裂了。
    杨帆问道:“这个庄园是范阳卢氏的别庄?”
    费沫道:“不错!他奶奶的,范阳卢氏,果然不愧是北地霸主,家里几个庄丁,居然就有这么大的胆子!”
    杨帆暗暗吸了口气,他终于明白了。
    费沫愤愤地骂了一阵,忽又看向杨帆,问道:“你为什么救我?”
    杨帆沉吟片刻,道:“我希望你们的声势能闹得更大一些,你们闹得越凶,对匡复李唐的大事就愈加有利。如今太※子被任命为元帅了,这是个好兆头,不过…,还不够!”
    费沫乜着他道:“我呸!我费某有那么重要么,你救了我两次,除了这个理由,就没别的了?”
    杨帆失笑道:“还有什么?你是贼,我是官,你不会认为我是拿你做了兄弟吧?”
    费沫大笑起来:“我说,你干脆留下,当我的军师,如何?”
    “我不干!”
    “你信不信我杀了你?”
    “这就是你对救命恩人的报答么?”
    “你奶奶的!”
    费沫悻悻地骂了一句,闭上嘴巴继续扮乌龟。


第七百三十二章明修栈道
    契丹各路兵马渐渐汇合到一起,开始向东行进,中午大队人马乱糟糟地停下来,用过了午餐,正打算继续上路,孙万荣突然传下一道将令,于是仅有万余在前几次战斗中挂了轻伤的士兵得以留下,其他兵马全部脱离了大队。
    杨帆坐在车上,只看见无数的骑兵滚滚向南而去,千军万马驰过,卷起的烟尘犹如一股乌云,弥漫了一片天空。
    杨帆微露惊容,下意识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费沫“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抹与他粗犷憨hòu的外表颇不相衬的狡黠:“大元帅率兵南下,攻打冀州去了。”
    “什么?”
    杨帆心头一跳:“不是要回返山中的么?”
    费沫懒洋洋地道:“可汗中了暑,之后身子便有些不舒坦,这一次领着咱们,押运粮草先回山。至于大元帅……,你道偌大的涿鹿城里,就没有几个朝廷的探子么?可汗故意放出回山的风声,籍以迷惑官兵罢了。”
    杨帆哑然半晌,道:“以主力南下,只派小股兵力护送可汗回山,还押运着这么多的辎重,你们就不怕朝廷大军前来堵截吗?”
    费沫放声大笑:“哈哈!如果他们真的追来,我们大不了弃了粮草一走了之,回头再打下一座城,抄他们的家。不过,你真以为武攸宜会派兵来吗?如果他有这个胆子,我们停留在涿鹿的这几天,他早就来了,哈哈哈……”
    虽然领兵的是武攸宜,可是作为朝廷的一员,杨帆听了费沫放肆而轻蔑的笑容,也不禁脸上无光。
    数万契丹铁骑,分属不同部落,一声“南下。”他们立即离队而出,看起来乱糟糟的全无章法,不过契丹骑兵本来就不需要向汉人骑军那样通过队列和旗鼓进行整合,通过自幼围猎训练出来的本事,他们几乎如同一种本能的,便在乱糟糟的行进中,自然而然地按照各部的大旗,重新编队、排队,继而形成了一种很有效的行军队列。
    傍晚时分,他们在一条小河边停下。
    孙万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队列的最前面,静静地注视着他的大军。
    千军万马在他面前慢慢安静下来,如同峙立的山岳,一种hòu重而雄壮的气氛迎面扑来。
    孙万荣满意地点点头,高声喝道:“吾佯作回山,以欺唐军,唐人必无防范!今全军将士,只携两日口粮,日夜兼程,直取冀州,唐人纵有侦骑,我们也要让他们追在我们的后面,看着我们的苍狼战旗插在冀州城头!”
    他的手缓缓探到腰间,突然“铿”地一声抽龘出一柄微带弧度的突厥式长刀,双腿轻轻一磕马腹,战马在整齐如墙的阵列前面横向奔跑起来:“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必取冀州,攻无不克!”
    数万契丹骑兵冇异口同声,汇聚的声浪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远远一片白桦林中,无数的鸟雀惊飞起来,在晚霞的天空中盘旋。
    孙万荣忽然一拨马,向着南方把长刀用力一劈,奋力喊出一句:“继续前进!”
    千军万马便似决堤的怒潮,踏碎了面前那条小河,滚滚向南而去!
    向南、向南、继续向南!南方天空下,层染的晚霞殷红如血,铺天盖的骑兵很快就与那殷红的晚霞融为了一体……
    ※※※※※※※※※※※※※※※※※※※※※※※※※
    傍晚的洛阳城,因为快到了关坊门的时间,长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偶尔有些晚归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天津桥畔,一队人马缓缓行来。
    周围护卫的兵丁是甲胄明亮、看起来十分威武的羽林卫,而中间一行人则是皮裘斜披、卷发尖鼻的突厥人,鸿胪寺典客卿刘若雨脸色木然,全无一丝表情,就那么默默地陪着突厥人前行,一直赶到典客署安置突厥人的驿馆,才回过头来,淡淡地道:“使者请回馆驿歇息吧,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向馆丞提出!”
    突厥使者是个四十出头的矮壮大汉,两撇如钩的胡须,神情颇为桀骜,眼神却透着精明与狡黠。面对典客卿刘若雨颇不恭敬的态度,那突厥使节丝毫不以为忤,只是淡淡一笑,用带着异乡口音的汉话答道:“有劳刘典客,我们并没有什么其它的需要,只是希望贵国皇帝能够早点给我们一个答复,我们可汗的耐性可是不太好!”
    刘若雨脸色一变,重重地哼了一声,一拨马头,拨长而去。
    突厥使者得意地一笑,翻身下马,迈着因为长期骑马有点罗圈的双腿向馆驿中走去。
    武成殿上,众宰相及几位朝中重臣依旧在座,还没有出宫。
    武则天一脸疲态,但是极度的愤怒,使她苍老的容颜依旧充满了威严:“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缯帛、农具、种子、钢铁、药材、农书、医书……,这还不算,他还要索取河曲六州的降户以及单于都护府之地,这默啜真是好大的胆子,朕还没跟他清算入侵之罪,他还敢如此贪得无厌!”
    麟台少监李峤正容道:“陛下!如果答应突厥的这些条件,让默啜得人、得田、得农资,突厥国力必然更加强盛。而且,突厥狼子野心,贪而无信,纵然许给他这许多条件,也不可能换来和平。臣以为,应该加强军备,防其进攻!”
    李峤也是保皇嗣党的一员,他是拥戴如今的皇太龘子李旦的,因此魏元忠和姚崇一拜相,马上就把他拉入了政治核心。
    他这番话,自然也是魏元忠和姚崇的意思。眼下局势还不明朗,皇帝虽然怒气冲冲,真龘实心意如何也还不好确定,由他先出面表态最为合适。
    武则天以皇太龘子李旦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发兵西域,讨龘伐突厥,突厥听闻朝廷增兵,而且是德高望重的狄仁杰挂帅,又打起皇太龘子李旦的旗号,一路万民拥戴,军心士气极盛,担心会吃亏,马上收兵后退了。
    狄仁杰追之不及,而且也没有信心打一场追歼仗,于是只是屯兵边境,严防突厥反扑,同时帮助受灾的边民重整家园,双方暂时僵持下来。
    此时吐蕃内乱,王相争权,突厥少了一个同声同气的盟友,也不愿单独与朝廷做大伤元气的决战,可是默啜又不愿放弃这个好机会,于是派使节入京,向女皇提出议和。
    他的条件是:他认武则天为义母,同时愿以自己的女儿嫁给朝廷诸王,与朝廷结父子之国。不过,他同时还向朝廷索要大批缯帛、农具、种子、铁器乃至医书药材等物。这还不算,他还向朝廷索要河曲六州归降大唐的突厥民户,以及单于都护府的领土。
    河曲六州降户有八千余帐,帐是游牧民族的计户单位,相当于汉人的八千余户,一户人口在五六人左右,这八千余帐就是四五万人,每家至少一个壮丁,就是精于骑射的近万勇士。
    最重要的是,这些契丹降户是主动投奔朝廷的,如果把他们推给默啜,天下人将怎么看待大周?像这样的依附部落可不只一个两个啊!
    而单于都护府则是大唐时期建立的六个最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属关内冇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