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党羽,为何出卖于他?”
    张嘉福道:“皇帝就算有心立武三思为皇储,也未必就肯狠下心来将这么多亲人一举铲除,来俊臣这是一招险棋,他还从来没有一举告发过这么多天子近臣,卫遂忠心存疑虑也属正常。再说,卫遂忠现在对来俊臣,未必就没有戒心!”
    魏王高高在上,来家那点狗屁倒灶的事是不清楚的,张嘉福便把卫遂忠醉闯来府,辱及王氏夫人,使其自尽的事情说了一遍。武承嗣听了,对卫遂忠投效自己的动机倒是不再怀疑,却也更加相信皇帝已经决定立武三思为太※子,惊慌地道:“如此说来,皇帝欲立武三思为太※子非常可信,本王该如何是好?”
    张嘉福道:“殿下莫慌,此事未必已经决定;不过……咱们倒是可以试一试!”
    武承嗣道:“如何相试?”
    张嘉福道:“来俊臣意图对大王不利,无论如何,是要铲除他的。大王不妨借此事,联络所有将被来俊臣举告的皇亲国戚,合力弹劾来俊臣,告倒了来俊臣,便去了一个威胁。由此事,也可观察陛下心意!”
    武承嗣若有所悟,道:“你是说……”
    张嘉福道:“若皇帝力保来俊臣,便说明皇储已定的消息是真的,大王便该早作绸缪。若是皇帝肯杀来俊臣,便说明皇帝没有立梁王为太※子的打算,就算有,也是皇帝有此意向,决心未定,大王联络各方势力,群起反对,皇帝对此决定也要重新思量!”
    武承嗣深以为然地道:“所言有理!事不宜迟,本王马上去见太平,共商此事!”
    武承嗣一面心惊于有疯狗之称的来俊臣惦记,又焦急于皇帝是否已决心立武三思为太※子,立即摆驾去见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闻讯也是“大惊失色。”马上与他合议,决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消灭来俊臣,同时籍此强烈反弹,向皇帝施加压力,迫使她打消可能的立武三思为太※子的打算。
    武承嗣为了自身的安全,更为了皇储的归属,头一次和李唐残余携手合作了,在他这个带头大哥的掩护下,短期虽还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从长远来说,但凡李唐一派,不管是太平公主门下,忠于太※子的大臣、还是倾向于庐陵王的官员,都将有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李唐的势力进一步复苏了,就像春天郊野里蓬勃的野草。
    ※※※※※※※※※※※※※※※※※※※※※※※※※※※※
    “高公公,这边请!”
    高力士点点头,随着那个殷勤的小内侍继续向前走去。
    如今的东宫,就是一座比冷宫还冷宫的所在,太※子李旦和他的儿女们都困在这个大院里,虽然没有人堵上宫门,可那里有一道无形的宫门。除了盛大庆典,皇帝需要她的儿子和孙子们出来充充场面,其他时候,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守地这座荒凉的宫殿里。
    看守这座冷宫的宫娥太监,没有任何油水可言,久而久之,对这位太※子和皇孙们愈加的懈怠不恭,高力士一路走去,只见青砖缝里都长出一根根野草,却根本没人清理。
    高力士入宫虽晚,却是高延福高公公的义子,再加上杨帆曾向上官婉儿介绍过他,请婉儿在宫里对他予以关照,宫里的太监都是最势利的角色,他们知道这位小内侍是高公公的义子,上官待制也对他青睐有加,自然竭力奉迎。
    “太※子,高公公巡视东宫来了!”
    那东宫太监丝毫不把太※子和皇孙们看在眼里,也不通报一声,就大剌剌地闯了进去,神情倨傲。
    太※子李旦正和几个儿子在用午膳,午膳很简单,菜肴都是干菜、咸菜,一家人在宫里关久了,神情举止都有些木讷,对那太监的无礼毫无反应。
    “岂有此理!”
    太※子和皇孙们没有说话,高力士倒怒了。
    “太※子爷和各位皇孙当面,你个奴婢敢这么无礼!”
    高力士一声怒叱,骇得那东宫太监连忙仆倒在地:“是是是,高公公息怒,高公公教训的是!”
    高力士往李旦及众位郡王桌上一看,更是怒发冲冠,太※子和皇孙们的饮食如此简陋,明显是被这些内侍们给克扣了供应。
    武则天防儿如防贼,不想他沾染权利,却也不至于在供应规格上大肆削减,就算是在冬天,太※子也应该有青菜供应的,何况如今已是春天。
    如今宫里就算有点地位的太监和女官都吃上了韭菜、蒜苗等养春气的菜肴,而堂堂太※子和诸多的郡王皇孙,居然还在啃咸菜。
    高力士自己就是由富而穷,家道中落,所以最恨势利小人,一见他们如此苛对太※子,自然怒不可遏。
    那东宫内侍不知道这位高公公为何大发雷霆,只管一个劲儿地认罪,高力士把他怒骂一顿,喝斥出去,这才整一整衣衫,上前大礼参拜:“奴婢高力士,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各位郡王!”
    李隆基如今已是十三岁的少年,在东宫软禁了这么久,他的锐气却丝毫没有被磨砺掉,高力士怒斥东宫内侍的时候,气得脸都红了,李隆基冷眼旁观,见他绝非佯腔作势,对这个小太监不禁暗生好感。
    李旦见高力士跪倒参见,有些惶然地站了起来,讷讷地道:“这位公公,可是……可是母皇有旨意给旦么?”
    高力士见这殿中根本没人侍候用膳,那引道的内侍被他斥退之后,大殿里就只剩下太※子和几个皇孙,便没有要求太※子摒退左右,而是从袖中摸出一道密信,膝行上前,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李旦。
    李旦和这几个儿子困在东宫相依为命,早就没了皇家那许多严瑾的规矩,而且李旦平时有事,也根本没有什么人可以商量,真正可以放心的心腹就只剩下这几个儿子,是以李隆基几个人都拥到了李旦身边,一起看这密信。
    李旦这位皇子出生时,武则天已经极为强势,在这位强势的母亲身边长大,李旦和李显兄弟二人远不如他们的两位兄长,二人都是一样的性格懦弱。被软禁东宫的日子里,李旦就像一只惊弓之鸟,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
    如今展开这封密信,一看是胞妹太平写的,内容不出所料,又是有人意图加害与他,骇得李旦没等看完,便双膝一软坐了下去,倒是李成器、李隆基等皇孙,一个个气得小※脸通红。
    李成器强忍怒气,自父亲手中一把抢过密信,与兄弟几个继续看了下去……


第七百一十一章 群情汹汹
    李旦明知来俊臣对他弹劾在即,明知道太平公主和武承嗣等人已决心联手反击,还是不敢写下只言片语,授意仍旧忠于他的臣子们配合行动,他担心一旦事情败露,这会成为对他不利的证据。
    最后还是李成器和李隆基等皇子的一再坚持下,又特意说明可以在信末注明“阅后即焚。”李旦这才战战兢兢地答应在回信上签字,并且盖上了太※子的印鉴。
    李隆基将怀揣密信的高力士送到殿外,伸手解下自己的流云百福玉佩,塞到高力士手中,说道:“公公冒险传讯,救我父子于危难之中,大恩大德,小王无以为报。这方玉佩,是小王的一点心意,请公公收下!”
    李隆基被软禁在东宫,日常根本没有什么月俸,这块玉佩还是他当年被驱离王府,关进东宫时身上佩戴的东西,是他仅有的几件财物之一,如此李隆基衣襟破旧褴褛,甚至还不如高力士。
    高力士哪里肯收他的东西,连忙推辞不已。
    李隆基诚恳地道:“这点东西,哪值得公公冒死传讯呢;这点东西,又哪能买得小王一条性命?小王把它赠予公公,只是把它当成一件信物,来日我父子若能重得自※由,绝不会忘了今日高公公的援手之恩,如果公公看得起小王这句承诺,还请把它收下!”
    高力士犹豫片刻,将那方玉佩小心地收入怀中,向这个与他年岁相当,气质沉稳的小王爷长长一揖,恭声还礼道:“如此,奴婢谢王爷赏!”
    李隆基点点头,看着高力士转身向外行去,眼中有一抹不同寻常的意味。他年纪虽小,但是种种磨难,使他远比同龄少年要成熟的多,他已经开始注意抓住一切机会拉拢可用的人了。
    ……
    伊水河边,粼粼水面上的鱼漂陡然一沉,杨帆手腕急急一提,一条银光闪闪的肥鱼便活蹦乱跳地跃出了水面。杨帆麻利地把鱼提到面前,摘了鱼钩放进鱼篓,又上了一条鱼虫,将丝线一甩,投进河水,平静地道:“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动手吧!”
    任威立在他的身后,恭声道:“是!以宗主所见,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