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纱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耸耸肩,吹熄了烛火,和宋如栗躺平了身子,很快地沉沉睡去。

  清晨。大概是辰时,我被一阵阵敲门声吵醒了。

  敲了许久,都没有人去开。难道嵇康不在?我转了个头,发现身边的床位空荡荡的,想必宋如栗是回去了。也对,辰时也不早了。换在现代都已经是八九点了。

  我匆匆披了件单衣便小跑出来开门。

  一看,却很是无奈摇头。

  眼前出现一个穿着布衣布裤,怀中捧着冰糖葫芦大棒棒,双颊红润可爱的小女孩,递给我一根糖葫芦,“夫人,您买一串吧?”她说着,稚嫩的嗓音十分可爱,拿下了一串递到我手里。

  哪有人拼命敲门就为了让人买一串糖葫芦……

  可是下一秒,在她这么简单的动作里,一张纸条塞了过来。我一怔,看向那眨着清澈大眼的女孩,脸上的表情天真无邪,看不出任何端倪。

  我不动声色地接过,展开一看:

  祝身体安康,贵子平安。

  许姑娘,前车之鉴,秦某深感遗憾,但这一次,秦某望你近日小心。

  我心一凛,沉声道:“告诉你大当家,莫约半月之内

  54、第五十三卷 。。。

  ,我会前去拜访。还望他抽空接见。”

  “大当家早已知道夫人的答案,他随时侯着夫人。”女孩以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音量说着,然后笑着转身,朝我挥了挥手,娇嫩地扬声道:“谢谢夫人,下次还要光顾我的糖葫芦喔。”

  我点点头,转身走进屋内。

  脚步随着心情也变得沉重了起来。

  秦凌,你让人传来的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你……好像很清楚我的事情,再者,为什么你要提醒我?要知道,我们的交情不深,而且非亲非故。

  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玄机。你知道什么?暗示什么?

  还有。

  你是谁?

  55

  55、第五十四卷 。。。

  从上午便下着雨,毛毛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拂过这一片大地。

  我站在木板回廊上,看着落下的雨滴渐渐停下来,空气沁人心脾,清雅的意境让人不由得心境沉静如水。

  可我心里却另有作想。

  以我现在的状况,独自一个人出门嵇康想必是不放心的。

  我总不能带着他去会见秦凌吧?

  但是,说了会去见,而且这面是一定要见的。

  “你要出门?”

  “嗯,许久没去见爹了。想来过几天是该去一趟了。”

  “我陪你。”

  “不用了,我只是到爹那儿住几天,不要因为要陪我而误了邻舍的农具,你不必担心,还怕沛王府那么多人伺候不好我一个?”我笑睨着他,“今日不是竹林之游的日子吗?嵇大才子怎可无故缺席?若是人家问起,我可担不了这个名。”我说着,替他将外衫披上。

  “莫要消遣我。”他淡淡道。“你同我一道去。”语气是不容反驳的。

  我撇撇嘴,应了。他是丈夫,我自然得听他的。

  我们并肩漫步到了竹林,一路欣赏雨后风景,煞是惬意。

  林子里很是幽静,突然,我听见了叮咚婉转的琴音,潺潺如流水般,映着这竹林扶疏,犹如天籁之音,空灵动人。

  对于琴艺,我也算是略知一二。听得出此乐柔情动人,所需要弹奏的技艺却也是不凡的。

  被琴声吸引,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亭子里早已有人相聚。

  向秀翻阅书籍,不说话也不喝酒,静静地看书。

  刘伶在我们刚到的时候早已醉倒在草地上了,面色酒红,鼾声震天,一动不动。

  山涛脱下官袍,一身布衣坐在石椅上安安静静地品酒,不时笑看着抚琴的阮籍和阮咸叔侄。耳里听着绝妙之音,很是享受的样子。

  阮籍抚琴,阮咸抱琶。叔侄俩奏乐兴致浓厚,全然不理会刘伶的鼾声。

  阮咸配合着阮籍的音律,偶尔几声清越短促的琵琶,像桃花花瓣碎密如锦,飘浮在青山绿水之间。悠然飘游,青竹般清幽。

  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

  阮籍的琴音倒显忧愁,如空谷幽兰静谧悠远的意境。

  我们相视一笑,落座。

  坐了一会儿我便觉得奇怪,迟迟不见王戎的身影,问道:“濬冲没来?”

  山涛摇头,“不知。再等等罢。”话音刚落,竹林外就出现了一道身影,青衫白纱。

  正是王戎。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迟到感到不好意思,大摇大摆地晃进来。

  阮籍一个抬眸见到王戎,便按下了颤音停止。戏谑地说:“俗物又来扫人的兴。”

  王戎毫不示弱地甩过来一句话:“你们这样狂放不羁的人,这世间又有谁能扫得了你们的兴?”

  其他人一时无言以对。

  气氛微微的尴尬和凝滞。

  不知道从什

  55、第五十四卷 。。。

  么时候开始,阮籍老爱说王戎是俗物。但个中原因我却是知道的。

  王戎七岁时,和同龄的孩童在路边玩耍,路边有棵李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七岁正是调皮到讨人厌的年龄,孩子们二话不说就冲过去,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树去摘李子。但王戎却睁着一双亮得出奇的眼,不动声色地站在原地。一路人见了,好奇地上前问缘由。谁知王戎竟胸有成竹地答:“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意思是,树长在路边,却没有人去摘,想必定是苦李子。

  既然是苦李子,我为何要去费力呢?

  而那些孩童们吃了一口李子,顿时皱起脸,果然是苦不堪言。路人见到连连称奇。

  王戎的聪慧在他孩提时期就可见一斑了。想现代的孩子七岁时还在咿咿呀呀地学拼音呢。哪会用这样逆向思维来辨析事物?

  他不仅有智慧,还有胆略。

  魏明帝在位时,曾让人弄来一只老虎,关在宣武场的栅栏里。他命人传出消息,让勇士拔去老虎的爪牙。并准许全城百姓来观看。消息一传出,看热闹的百姓们把宣武场场围得是密不透风。当然,年仅七岁的王戎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

  老虎断掉了齿牙之后,疼痛难忍,怒吼震天。拼命地冲撞栅栏,仿佛下一秒就会破栏而出。人群皆是惊慌无比,百姓四处惊逃,有的则是双腿无力跌坐在地上,一时间宣武场上一片混乱。

  而人群中,竟只有王戎一人纹丝不动,气定神闲地盯着栅栏里的老虎,看得津津有味。

  坐在门楼上的魏明帝见到如此出众的一个孩童,不禁暗暗称奇。连忙派人前去打听他的姓名。此次,王戎的胆大聪慧人人皆知。

  阮籍做尚书郎时,和王戎的父亲王浑是友人,他知道朋友有一个被称为神童的儿子。有次阮籍到王家串门子的时候,看到正和王浑下围棋的王戎。阮籍进门后没有惊扰任何人,而是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看。而王浑那几天正好有事彷徨不定想和阮籍商量,下棋时走神,一个棋子走得失着。他一怔,顿时就想悔棋,王戎没有阻止,反而慢条斯理道:“举棋不定,心有旁鹜。”

  王戎当时只有十几岁,却能一语道破父亲的心事,阮籍对他关注起来了。此后只要一到王家,阮籍反而只和王浑小坐一会儿便去找王戎清谈。说来阮籍比王戎大了二十来岁,他们能在一起长谈,可见王戎自小便显露高超的玄谈本领。藉由阮籍,王戎进入了竹林。他和向秀是竹林里年龄最小的小弟弟了。而自从王戎入仕途后,阮籍就发现,王戎染上了世俗之气。虽然他并不贫穷,且是出生望族,但他光明正大地爱钱,最常做的就是算盘打得劈啪响,论谁也想不到,当年名声在外的孝子、神童,如今

  55、第五十四卷 。。。

  竟会这般爱钱。

  在当时许多自诩清高的名士中,有人连“钱”这样的字眼都不屑于说,王戎这样的举动自然是引起一片喧哗。

  阮籍常常找机会挖苦调侃他,而后叫着成习惯,一看到王戎便喊俗物,虽然王戎没有说什么,但是我觉得他表情微微僵硬的那一刻,昭显着他被伤害了的事实,不管或多或少。

  但他们在彼此面前展露真性情,从不刻意伪装清高。

  我多年看下来,早已心明。七位名声遐迩的名士聚在一起,事实上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谈玄,而是远离政治,试图在如此乱世之下实现人生的一种逍遥,一种快意。虽说如此,可是牙齿和舌头都会打架,更何况七个个性各异,脾气又都不小的名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