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南野点了点头。直接下了望台,以堡垒里的军械和各项工事,鲜卑人再多来三千人,也休想轻易地打下来。

由于建宁以后。水泥地发明。和钢铁产量地大幅度提高。当帝国财政开始好转地时候。刘宏就开始在边境进行堡垒推进地策略。为此他还在北方特别开了几家钢铁和水泥工场。全部用于军事用途。而太学和原将作府地学者。技术官僚和工匠则研究出了混凝钢筋土结构。于是用了两年时间培训出一批合格地建筑工后。长城防线以北修建堡垒地速度呈现了爆发式地增长。不过其代价却是无数鲜卑。乌丸。南匈奴奴隶死于监工地皮鞭之下。

刘林所在地堡垒。是按照千人规模建造。因此运输车队地三百人队伍开入后。和他地人加起来也就六百人而已。按照目前堡内地补给。守个半年也不是问题。

很快。五名帝国骑兵便已一人三马。往长城而去。这几年里。这还是鲜卑人第一次超过千人以上规模地军事行动。不由得刘林不慎重。

堡垒地城墙上。一百五十名帝国戍卒。各自守住了自己地位置。他们平时地训练以射箭和近战刀术为主。基本上个个使用步弓和弩地准头都还不错。只要箭支充足。鲜卑人休想攻上来近战。

城墙上。看着越来越近地土黄色骑兵群。一百五十名帝国戍卒三人一组。开始为大黄参连弩上弦。这种可以装配三到五枚箭矢地强弩。在以前只有极少数地精锐部队使用。不过现在却作为制式武器配发。用于守城。

五十具大黄参连弩上满了箭矢。负责瞄准地士兵在带队军官地指挥下。开始一起调整望山上地刻度。大黄参连弩地最大射程是四百五十步。若是按照天子制定地军用距离单位。则是六百米。不过若是要保证其杀伤力。那么其射程应在三百步。也就是四百米内。和刘林一样是细柳营出身。负责指挥弩阵地副官心中默念着。接着看着一旁旋转地金乌(汉代地风速测量仪。)一边目测着逼近地鲜卑骑兵距离和速度。计算着最佳地射击时机。

终于当鲜卑骑兵跑进距离堡垒正前方三百五十步的距离时,刘林的副官确定了最后的望山刻度和方向,在大约三秒后,他下达了射击的的命令,于是五十具大黄参连弩的悬刀(扳机)被扣下,随着一阵咆哮的弓弦怒吼声,二百五十支箭矢离弦而出,在风中划出了一道道致命的弧线。

飞行数秒之后,这些带着巨大力量的箭矢在大约二百五十步的距离和鲜卑骑兵的前锋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然后轻易地贯穿了他们身上的皮甲,连人带马一起钉在了地上。

十七名高速奔跑的鲜卑骑兵几乎是瞬间毙命,连惨叫声都未发出,便已摔落在地上,而以他们为中心,四周还有三十多人受到了箭伤,在哀嚎声中落马,几个倒霉的更是直接被身后的同伴策马踩死。

浓重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伴随着这阵可怕的铁雨,原本高速奔驰地鲜卑骑兵队伍停止了下来。前锋部队的鲜卑人看着那呈扇形排列的死亡区域,脸上露出了恐惧的神情,这是自汉国换了一位天子以后,他们第一次和汉军交手,可是没想到只是长城外围的一处堡垒,就那么可怕。

就在鲜卑人静止迟疑的片刻间,堡垒的城墙上,帝国的戍卒们已经再次上弦,只是稍微对望山的刻度做了调整以后,他们便送出了第二波带给鲜卑人死亡的箭矢。

当鲜卑前锋部队地骑兵发觉天空突然暗了一暗时。他们已经来不及躲避,于是十六名鲜卑骑兵再次被锋利的箭矢钉在了地上。几乎是刹那间,鲜卑骑兵开始退却,汉军的强弩从来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那不是人力可以抵挡地武器。

中军的慕容野王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收拢部队以后,他在距离汉军堡垒五百步的地方扎营了,汉军的强弩虽强。可是射速太慢,而且一分散使用,也就没有那么大地威慑力,不过慕容野王也不得不承认。刚才那两阵箭雨对士气的打击很大,而且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汉军修筑的堡垒,这不是以前那种只有一丈多高的烽燧土堡,他不知道汉军是怎么在短时间里造起这种三丈多高的巨大堡垒的。

城墙上,看着退却的鲜卑骑兵,刘林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些鲜卑人究竟想干什么,难道他们是来送死地,帝国在长城外延设置堡垒,便是用作前哨阻敌,最多一天时间,屯驻在长城的骑兵部队就可以赶到。只要不深入草原,鲜卑人绝不是羽林军的对手。

尽管心中疑惑,可是刘林却谨守着自己的本分,安排着各项防御工作,这种事情是上面该考虑的,和他没有太大关系。

夜晚,刘林派出的报信骑兵到达了长城内缘地十二军团驻地,自从枢密院下令开始执行蚕食的计划后,曹操就直接将十二军团本部搬到了长城前线。作为天子的心腹。他当然了解帝国对草原的战略,那些修建的堡垒随时可以转为民用。只要打垮鲜卑,帝国就可以执行对游牧民族的定居计划。

十二军团的作战室里,所有队率以上的军官和参谋全都到齐了,因为曹操接到的进攻报告不止刘林地堡垒一处,长城外沿一共有十多处地堡垒都发现了千人以上规模的鲜卑骑兵部队,袁术和一众参谋官根据送回地消息在作战室中央的巨大沙盘里,做出了标记。

曹操面无表情地朝袁术看了一眼后,示意他可以开始后,目光便放在了沙盘上代表鲜卑骑兵部队的红色骑兵像上,沉思了起来。

“目前一共有十三处外沿堡垒发现了鲜卑骑兵,数目从一千五百人到三千人不等,初步估计总数在三万人左右,目前意图不明,很有可能是疑兵部队。”袁术的声音平稳而冷静,不过作战室里,一众军官则都是皱紧了眉头,鲜卑的骑兵总数大约在十万人左右,如今一下子出动了三分之一的骑兵,还可能只是疑兵部队,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总之,在判明敌军意图之前,所有部队不准擅自和鲜卑人接战。”看着窃窃私语的一众军官,一直沉默的曹操开口了,帝国在长城投入的总计四十五万的兵力,看似很多,可是一仔细算起来,兵力仍显不够,这几年帝国对长城的军事堡垒投入起码可以训练二十万的精锐步兵,不过和游牧民族交手,步兵的作用并不大,至于骑兵,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训练成精锐的,与其将军费投入到步兵上面,还不如用于工事上,至少可以稳稳地压制住游牧民族,孝武皇帝时代就曾将堡垒修到了阴山以北,使得骑兵的补给距离大大缩短,一直压得匈奴没有还手之力,而孝武皇帝死后,这些堡垒被以徒耗军费为由而废弃,结果匈奴人只用了几年时间便喘息过来,再次和帝国开战,所耗军费数以亿计。

“喏!”所有的军官都是同时应声道,他们也都清楚,在帝国堡垒的辐射范围内,的确是他们占了上风,可是一旦进入草原,和鲜卑人打追击战,他们未必能赢,至少在新的机动步兵军团成型前,贸然地进攻草原是无谋之举。

在一众军官离开作战室后,曹操看向了袁术和他身旁的参谋道,“你们觉得鲜卑人想干什么?”尽管现在的驿站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可是消息一来一回也要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期间里能发生的变数太多了。

“鲜卑人一定有所图谋,不然他们不可能出动那么多骑兵,不过我暂时也猜不到他们想干什么。”袁术摇了摇头,这几年帝国已经基本切断了和鲜卑得到各种军事物资的渠道,除了密谍司的几个探子以外,鲜卑人也只能零星地从西域各国那里弄到一点精铁。

“多派斥候和外沿堡垒联系,另外派人去幽州,问问十三军团,他们那里有没有异状。”曹操想了一下后,决定先暂时按兵不动,反正以现在并州长城一带的军力,三万分散的鲜卑骑兵还构不成威胁,分兵出击是兵家大忌,他只要以静制动,鲜卑人迟早会暴露他们的真实意图。“嗯,我知道了,要不要让十四军团过来。”袁术应声后,又多问了一句,原本十二军团是段指挥,不过他已经被调回了雒阳枢密院,说起来这一次调动其实是刘宏想看看采用参谋制度以后,更换主将对士兵的影响程度,过去帝国军队里个人色彩太浓,对于希望将军队打造成彻底的国家机器的刘宏来说,是件难以忍受的事情,所以他才让曹操接管了以原凉州精锐部队为主的十二军团,结果自然让他很满意,曹操和袁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掌握了十二军团。

至于曹操原先所在的十四军团,本就是一支新组建的军团,在他去了十二军团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