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密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品的意思比较简单,我就先不说原文了,大家可以打开经文参习,其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须弥是众山之王,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有人聚宝成山,如是等须弥山之多,来行布施,其福德虽然多,但是若有人,受持这个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人演说,则前福德,不及此福德。虽然自百分、百千万万亿分,以至不可算数之多,譬喻之广,尚不及其一分。”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品的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其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度人,只就使彼人觉悟,指引其脱迷证悟而已,本来还是自性自度,汝等切勿可说如来我有化度众生之心。”

    佛又曰:“须菩提!汝亦莫作是念,这个缘故,因为众生之心,本来空寂,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苟闻经悟道,众生自可化度,实在无有众生,为如来我度者。若说一切众生,为如来我度化者,则如来我,即有我人等四相,便法有高下了,而非平等矣!”

    佛又曰:“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是口虽说我,而无我见。在凡夫则著有我,以为唯我能度,非我不能度,是以有我也。”

    佛又曰:“须菩提!迷则凡夫,悟则为佛,佛与凡夫,本同一性,原是平等,但能了悟,即非凡夫。特尚未悟,因名之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品的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其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未喻其意,不知佛问他的意思,以为欲观如来之法,就不该出此三十二相,因答曰:“如是如是。”佛听此言,知须菩提未解如来意,所以又向须菩提曰:“须菩提啊!如是这样,转轮圣王(金轮王),他的福业最重,也具三十二相色身,按你说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则转轮圣王,岂不就是如来吗?”这时须菩提被世尊一语点醒,随声应曰:“世尊!我已理解师父您所说的道理,确实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转轮圣王是欲界天的凡夫,佛怎么可以与凡夫相比呢?”此时世尊为了使与会大众及后世众生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实的道理,开示了离相二偈,以为垂戒。此偈的内容就是法身人人本具,等同虚空,灵觉含真,妙体湛寂,离形迹之间,超耳目之外,汝等若徒以颜色见其形容,或徒执声教听其音声,欲以色声二者求见自心真性,则这种人是执于有形有相的色身误当作见到如来佛了,这是舍了正路,向心外去驰求,走的是邪道,绝不能见如来之本来面目矣!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品的原文是:【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其本段的意思是讲:佛,以三十二种净行,成三十二种相好,是为所修的因,菩提证果,即由此而得。因此佛反问曰:“汝或疑如来我,不用具足之相,得此无上菩提。”又正言告之曰:“汝切勿作是念,如来诚然不因具足此妙相的缘故,而遂得无上菩提也。”又反言以警曰:“汝若谓不因修福,便不得正觉,则一切法皆可废而不用,必至沉空滞寂。灰心冥智,而成断灭相矣,此念绝不可起,又正言以明之,盖发正觉心者,必依佛法修行,要在空而不断,无而不灭。”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的原文是:【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本段的意思是说:

    佛曰:“须菩提!若菩萨虽以无量的世界七宝行布施,因心著相,故所得之福,虽多但亦有限。若复有人,心不著布施相,知一切法无我,遇事不走心,尤其在逆境中时时忍、事事忍,坚持耐久,难忍能忍,忍而忍忘,无我相方得成矣。一切圣法得成于忍。一切圣果亦得成于忍。如此则此菩萨所得功德,比前财物布施之菩萨的所得功德不知要多许多倍矣。”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有离相的因,则得殊胜的果,然而不受也。须菩提白佛曰:“世尊!因果受施,理之自然,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所以佛又告曰:“须菩提!菩萨度生所行的布施(财、法、无畏),原是行所当行,初无计功、计能之念,福德来与不来,听之任之而已,是之谓不贪不受也!”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品的原文是:【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本段的意思是讲:佛曰:“须菩提!若有人,以如来我,行住坐卧四威仪,遂指言如来如此者,是人著于有相,是不解我所说的道理。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真性佛也,真性如如,充满法界,随感发现,来而非来,无感隐去,去亦未去,无去无来,故名如来。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矣!如鼓者,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鼓非来去也!此即感应道交。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品的原文是:【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本品的意思是讲:佛曰:“须菩提!若善男信女,将三千大千世界,碎分为微尘的尘埃,你的意思,以为多否?”须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实,乃见甚多。这个缘故,因为此等微尘众虽然极多,然无定体,起灭非常,有生有灭,终非实有。若是微尘众,实在有者,如来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不仅说微尘众非真实,即世界亦非实有,故假名之微尘众。”须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尘的一个积聚,成即有坏,终有尽时,虚幻不实,故非世界,乃名之为世界而已。这个缘故,就世界中论,实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坏,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之离,如来说一合相,以等于真性之虚空,不可以言语形容,否则就不是一合相了,故强名之为一合相而已!”如来看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遮蔽不明本性,贪著眼前五欲六尘,认幻缘为实境,种种著相,而不能悟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品的原文是:【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本品的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你的意思怎么样?以为此人果解我所说的道理吗?”须菩提答曰:“世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