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棋无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月初五成雍大婚,太一宫四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书金屏大病无法出席婚礼,成雍和新娘拜过我后,再绕道去昭阳宫向书金屏问安。待到成雍和新晋太子妃入洞房,我便问书金屏对太子妃的观感如何,她微笑了,显然很满意。

“马上就是春天了,这次太医再治不好你的病,我一定要各罚二十大板,叫他们也尝尝病痛的滋味。”

书金屏平静地微笑着,说道 :“说起春天,我倒还记得你以前念过的一首五言绝句。”

“哪一首?”

“二十一年前,杏花树下,您念的杜工部绝句。”

经书金屏提醒,我终于想起那首诗:迟日江山丽,风吹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那……等春天到了,我带你出去看外面的风景。”

不数日,书金屏的病情越发恶化,再也无法言语,整日整夜都在昏迷中度过,未能挨到她的诞辰,再也没有看到新一年春天的景色。

自书金屏去世到入葬,我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实在记不清那一段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只记得自己经常埋在文晴湖的怀里哭泣不已。书金屏的入殓、哭灵、拟谥号、纂写哀策、入陵等若干事宜,都和先帝高祖去世时几无二致。原本定好的元旦至二月二十日的解禁也中止了,京城欢乐的气氛很快就化为哀寂。

礼部呈上奏折,就书金屏的谥号和帝陵名号写道:“高尚美好曰劭,故帝陵名为‘劭’。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曰文。容仪恭美,昭德有劳曰昭。故后谥号曰‘文昭’。后合葬入帝陵。”我看了一眼,心思实在混乱,无法判断,便批“准”发了回去。门下省当即批准发出,百官无一异议。

于是书金屏便葬入劭陵,在送行的那一日,太史令颜宽站在当年的位置上,朗诵哀策,字字珠玑,文采斐然,深情动人。我再度痛哭流涕,难以自拔。京城一片雪白,初绽的春花也再度合拢花蕾,披上了素色。

二月以降,我很少上朝理事,只叫成雍替我处理政务,自己呆在含光殿闷坐发呆。文晴湖只是在一旁陪着我,静默无言。一日我看到外面阳光普照,百花盛开,花香草香扑鼻而来,正合“迟日江山丽,风吹花草香”一句,愣住了,想起当年许诺春天到来之时,便会带书金屏出来观赏春色,不由潸然泪下。

“我……不该瞒着她的……要是能告诉她就好了……”

“发生了什么?”

“她问我,我和你之间有什么秘密瞒着她。我说,等她病好了,再告诉她。可是……”

文晴湖安静了许久,才慢慢答道:“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了。不如说,这是我的错。”

我转过头,看向文晴湖,最后摇摇头,“我当时也没想起来我和你究竟有什么事瞒着她。”

文晴湖静静微笑了:“可是夫君以前是女孩子这件事,我想当时金屏妹妹听了恐怕不会相信。”

“为什么?”

文晴湖像是在迟疑,半晌才轻声道:“太迟了……”

我隐隐约约明白了文晴湖的意思,无言以对,只好望向窗外,看成双成对的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昭阳宫失去了主人,原本就端庄肃穆的宫殿,如今更加沉默无言,人影走动在光影间总有着说不出的寂寞。当初书金屏去世时,妙喜已经痛哭数场,如今早摆脱了悲伤,热爱饶舌的天性依旧没变,可就是不愿出宫,也不想到别的地方任职,只愿意呆在昭阳宫。

我便对她说:“又不是在守墓,闲着没事就到含光殿和双仪宫转转,我、晴湖、芳柳都会陪你聊天的。”

妙喜笑着点头答应了。话既至此,我便很少去昭阳宫,生怕睹物思人。妙喜也善体人意,时常出来四处走动,到处都可以见到她像麻雀一样蹦来蹦去叽叽喳喳的身影。

只是,在含光殿里,只要往西面窗外一望,便能看见昭阳宫的雕栏朱户重重屋宇,那高高翘起的屋檐就好像书金屏骄傲扬起的下巴。夜深人静,明月相照之时,透过日渐茂盛郁郁葱葱、散发着芬芳的槐树树冠,在清冷月光下,隐隐约约可见昭阳宫的静默模样。不意间,我想起了一首绝句。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倚栏杆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1)


(注1)
原诗是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主人公应景改了三个字。




。。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书金屏去世三个月,袭国公也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我特地前去看望慰问。袭国公握着我的手,含泪说道:“我统共有九个儿女,可最疼的只有金屏这一个孩子。她这一去,白发人送黑发人,何等悲痛!”

我忙道:“国丈也别太伤心了,至少你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是怎样走过辉煌的一生。再无人能享有她那般的荣耀了。”

“唉,皇后谥号逾矩,只怕有要有人刁难陛下了。”

“放心,没人异议,就连吏部尚书大人也一声没吭,百姓也没有意见,这足可见天下人心了。”

袭国公点头,老泪横流。我又宽慰他一时半刻后,离开袭国公的卧房,在书家的迎客厅中和书家眼下真正的主事人书澄、书凌见面。我问他们何时返回任职所在地,他们互望了一眼,长子书澄上前道:“如今妹妹去世,家父病卧在床,不瞒陛下,现在在书家主事的便是我们兄弟二人,我们一旦离开京城,这书家就没人主持了。再者,皇后去世,我们服丧尚未期满,就此返回任地,怕有人闲言碎语。”

我默然地注视书澄书凌兄弟半晌,慢慢说道:“你们是兄长,按常理说是不必为妹妹服丧的,不过金屏是皇后,又和你们兄妹情深,你们愿意服丧也是情理之中。可是你们已经为皇后服丧三个月,论情论理也没有人说你们了。再说,你们恋栈京城,不返回任地继续任职,到时候御史台就要告你们一本了。何况,这京城也不知有多少豪门,看到你们这样,能不起疑心吗?到时候,金屏为了兄长的前途而将你们外放的良苦用心就白白糟践了。”

书澄沉默不语,书凌狠狠盯着我咬着牙却说不出话来。我心下暗叹,便温言说道:“你们也不用急,我也想把你们调回京城,只是碍于外人的口舌才不得不将一碗水端平。不过也用不了许多年,最多后年,你们便可回京城任职了。再说,这白州、钦州虽然比不得柳、川、舒三州富庶繁华,可也是南方数得上的大州,得天独厚。听闻柳家、谢家、虞家等大族都在南方买地呢。”

书澄和书凌颔首,有了意动的形状,我便趁热打铁道:“至于书家,袭国公在一日,就不会有人敢闹腾翻天。再说,还有朕照看呢。怎么说,这里可是金屏的娘家啊。”

书澄、书凌终于拱手道:“臣等不日启程返回任地。”

我轻轻点头,又寒暄了一番客套话后方才离开书府启程返回太一宫。坐在马车里,四周无人,我才皱起了眉头。袭国公这么多孩子独宠书金屏果然自有其道理,看来对自己的儿子不怎么指望,连指点都懒得。若不是书金屏去前对我交代过,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置这档子事呢。

书金屏病中先前并未特别提起书家,直到和我长谈过后,才略略说起娘家的事,主要有三件事,不要过于放纵书家,对书家的实权人物书澄和书凌的任用依旧按照当年预定的日程走,为书家留下一点血脉。

前两件事我还明白,可对最后一件事有些茫然。书金屏说:“夫君总有一天会明白的。我对娘家已经尽了本分,只希望夫君能念在我们的夫妻情分上,照顾我的父亲,为书家留下一脉香火。”

我郑重回答道:“你放心,只要我在位一天,书家一定不会有事。”

书金屏静静笑了,想了想,又对我说道:“成雍性子随我,可是人还年轻,又没有继承夫君忍耐的个性,继位后怕是会按捺不住惹下祸端。夫君无论如何都要坐满二十年,再让给他。有夫君培植好人脉,将来成雍做事也会顺利许多。”

“好。”

书金屏便再也没有说起政务的事。

如今书澄和书凌虽说尚未咄咄逼人,可也有些恃宠而骄的味道了。我叹了口气,没有书金屏压制,他们便再也按捺不住,无怪乎袭国公只顾自己生病去了。看袭国公的病状,怕是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虽然以前我有时候巴不得袭国公赶紧早死,不过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我宁可他多活几个年头,省得书府里人闹事。

回到太一宫,李恩仲迎了上来,问我要先回含光殿,还是去双仪宫。我诧异地瞥了他一眼,想了想,便往双仪宫的方向走去。李恩仲一面急忙跟上,一面跟我唠叨后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