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重随即就为曹操感到悲哀了,马腾死了就死了,曹操马上就要遇见一个更加恐怖的对手了,马超!

马超在《三国演义》中属于惊鸿一瞥的人物,名声虽大,但出场的时间却不多。实际上马超这个人活的很憋屈,父亲兄弟都被曹操杀了,自己想要报仇却力有未逮,最后投奔了大耳贼刘备。

如果说马超在张鲁手下还有出头露面的机会,那么马超到了刘备手下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若有若无的防备马超,结果勇猛如同吕布的马孟起在西蜀却毫无用武之地,郁郁而终。

这不是蜘蛛胡编乱造,在刘备阵营中,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并不多,也就是五虎上将再加上魏延、李严、严颜而已,其中的赵云还有点滥竽充数的嫌疑,并没有什么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

关羽和张飞都有些性格缺陷,魏延确实大将之才,但却不被诸葛亮所喜。

但也就是魏延曾经对刘备说过:如果曹操派手下的大将进攻汉中,魏延就替刘备擒获曹操的大将,如果曹操带着大军进攻汉中,就请刘备亲自迎敌。

由此可见,魏延是很自信的人,但就算如此,魏延也不认为自己是曹操对手。但是马超却在渭水杀的曹操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而马超杀败曹操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正经八百的两军对垒,用自己的能力击败曹操。

所以曹操才能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这句话。

可是,马超投降了刘备之后,地位却在魏延之下,这就不知道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压制马超了,是害怕马超声威盖过自己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

李重想到这里,心里唏感慨一下,就接着说道:“还有别的战报吗?”

果然,李儒接着说道:“马腾身死之后,由其长子马超马孟起统领大军,在鹑觚县和曹操展开激战。马超战败张颌,刺死李通,已经牢牢的压制住曹操。”

“终于还是等到了这一天!”李重用力一拍桌案,哈哈大笑道。这些天来,李重一直按兵不动,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制药马超能拖住曹操,自己就可以再次出兵青州,和夏侯惇曹仁决战了。

只不过现在李重心里有些不确定而已,现在已经是建安五年十二月,马上就要到建安六年了,历史进程已经被李重这只小蝴蝶搅动的混乱不堪,李重用以克敌制胜的先知先觉也没有了作用,他真不知道马超到底能不能杀的曹操狼狈不堪,现在看来马超依然是哪个马超,曹操依然是那个曹操。

李重也想过帮助马超干掉曹操,但李重左思右想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无计可施,鞭长莫及。

曹操击败马超用的是离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关系,这个计策可以说是无解之计,李重再厉害也控制不了人心,马超和韩遂之间的裂痕不是李重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李重现在要做的就是联合孙策,攻杀曹仁和夏侯惇。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切为了时间

李重和孙策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几乎没经过什么扯皮的过程,双方立即达成协议,李重再次出兵历城,孙策和周瑜出兵下邳。

下邳只有臧霸带领两万军队驻守,对于孙策和周瑜这对黄金组合来说,真不是什么问题,无论在兵力、武将的勇猛、统兵能力、谋士的智慧上,孙策都占据绝对的上风。而李重这里就要困难得多,曹仁、夏侯惇、贾诩也堪称黄金组合,有李重忙活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曹操还是更加重视李重一些。

这不是说曹操认为李重要比孙策的实力强,而是地理原因决定的,南船北马,孙策位处江南,骑兵上有天然的劣势。就算孙策占领了徐州、豫州,曹操也有信心,等自己缓过劲来,用铁骑将孙策逐回江南。

但是李重不同,李重占据了幽州、并州,士卒彪悍,有稳定的战马来源,能在野战中和自己抗衡,甚至……曹操认为,李重的军队素质已经超过自己的军队了。

建安六年(201年)春,李重兵出高唐,进攻历城。由太史慈带领一万兵卒为先锋,甘宁和廖化带领一万兵卒护卫粮草,李重自己带着四万大军为中军。

但这一次,李重却发现,曹仁和夏侯惇的战略极度出乎意料,在历城至高唐的官道上,曹仁设下十九道营寨,用以抵挡自己的大军。另外,夏侯惇带领三千精骑游荡在管道两侧,不停的骚扰侵袭。

连续攻克了曹仁的两座营寨之后,李重豁然发现,曹仁的目的并不是守住历城,而是耽搁自己进军的速度。

这并不难猜,如果曹仁将自己手下的三万军队分散开来,那么历城之内的守军不会太多,根本挡不住李重的六万大军。更重要的是,曹仁的防守并不是十分坚决,基本上曹仁的营寨一旦损坏严重,曹仁就会放弃死守,转而撤退到下一个营寨。

召集众人商议过后,李重很沮丧的得出一个结论,曹操已经有放弃青州的意图了,现在和自己比的就是时间。如果曹仁和夏侯惇能拖到曹操击败马超,那么曹操就会立即掉过头来和自己决战。如果夏侯惇坚持不到曹操击败马腾,那么曹操就会有选择的放弃青州。

总之,李重很气愤,他气愤的是曹操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为什么把曹仁、夏侯惇、贾诩都放到青州,而不是放到下邳和孙策死拼。

难道自己的人品不好吗?穿越者不都是幸运女神的姘头吗?

……历城和高唐之间的官道上,曹仁正和太史慈厮杀,刀光飞舞、枪影呼啸。

双方交战了上百招,曹仁败退回营寨之中,太史慈钢枪一指,近万大军呼啸而上,猛攻曹仁的营寨。

李重的兵卒像蚂蚁一样,蜂拥而上,一波又一波的攻打曹仁的营寨,不到一个时辰,曹仁的营寨就四处冒烟,摇摇欲坠了。曹仁见势不妙,呼喝一声,放火烧了营寨,用以抵挡李重的追兵,带着残余的兵卒逃之夭夭了。

占据了曹仁的第三座大营,李重立即停下进兵的步伐,因为李重发现,如果一个营寨一个营寨的打下去,没有半年时间根本别想打下十九座营寨,到那时候都是夏天了,怎么渡过济水都是问题。

简单的商议一下,李重决定再次分兵:太史慈带领一万步卒绕过官道上的营寨,南下渡过济水,直接攻打历城,再派赵云接替太史慈的位置,继续攻打曹仁。

李重这一手不算高明,但对于曹仁来说,却是难以化解。曹仁的兵力差李重太多了,战争的兵力对比并不绝对,用三万人对抗六万人,虽然是二比一的比例,但弱势一方不一定失败,可是如果用一百人对抗二百人,再精妙的指挥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果真在李重分兵以后,曹仁只能在各个营寨抽调兵卒回防历城,这样一来,李重进军的速度也快了许多,到了三月,李重终于推进到济水附近,但很可惜,现在天气已经很暖和了,济水就真的是济水了,连一块冰都没有,李重只能打造浮桥渡河。

建造浮桥是很无奈的举动,因为这样一来,李重必须拿出一部分兵力驻守浮桥,不然的话,一旦被贾诩后这个老狐狸算计到浮桥的具体位置,派兵偷袭烧毁了浮桥,李重的数万大军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到了现在,李重的用兵也渐渐沉稳起来,这是必然规律。

初到三国,李重一穷二白,手下无兵无将,想要成事必然要冒风险,用兵自然是以诡道为主,幸运的是,李重有着对历史的先知先觉,这才能有惊无险的发展起来。

可是到了现在,李重占据两州之地,手下有十万大军,文臣武将也不在少数,自然就不会冒险了,李重也有了沉稳的资本。

同时,李重又接到一个消息,马超在泾水大破曹操,杀的曹操割须弃袍,靠着许褚拼死护卫才逃出生天。而且西凉的羌人也派兵协助马超,看起来曹操已经必败无疑了。

但李重知道,这也就是马超最后的回光返照了,唯一让李重不确定的是,马超战败之后到底会落到什么地步,是在西凉苟延残喘,还是提前投靠大耳贼。

可以这么说,三国发展到后期,诸侯之间的胜败看的就是各方诸侯的实力对比,人为因素要小了许多。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虽然是以少胜多,但其中也有必然因素,并不完全是周瑜和陆逊的功劳。

曹魏能一统天下,归根结底靠的就是曹操打下的雄厚底子,蜀国的诸葛亮再妖孽也还是被司马懿活活拖死。假设一下,如果将司马懿和诸葛亮换个位置,一向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估计会比司马懿还过分。

李重这里战事艰难,孙策和周瑜进展去极其顺利,两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