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有点像。
以空间大小和观察所知来看,青莲空间确实是地书五品的宝物,但谢影总觉得不像,似乎是发生了某种异变。
最明显的例子,如果之前青莲贤者把荷叶上的神奇灵液灌溉在种植的灵植上,别的不说,那些人参、灵芝的灵气绝对非 常(炫…书…网)恐怖,不会那般毫不起眼,甚至灵气还不如野生之物。
当然,不排除青莲贤者用在别处的可能。
另外,随着谢影对圣人之道的认知,更清楚贤者之境的超级强悍,连比青莲贤者还强悍的天器宗长老都化为虚无,浑身宝物什么都没留下,《青莲真经》真能护住自己?谢影很怀疑。
书,乃是记载儒家之道的无上载体。
儒家之道,以书为无上至宝。
其中又分为人书、地书、天书三大宝书。
世俗中记载文字的书籍,自然不在宝书之类。
最低阶的是人书,不但承载着其主的精、神、气,而且本身由灵脉之母的天元灵心、打造储物空间的空冥石之母虚冥晶、万年石乳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珍稀材料,糅合无上法力,渗入自身独特思想塑造而成,极为珍贵。
内有芥子空间,可以储物,而且能力各异,对应其主的功法特性等。
比如,擅长炼器者,便能在人书中炼器或书化炼鼎等,极大增幅成功率;擅长医术者,人书便有浓厚生命之力,可肉白骨,活死人;擅长战斗者,可化盔甲或武器等;擅长自然系可掌控该系自然能力;擅长兽系者,能化为凶兽,擅长五行者,便有五行特性,擅长阴阳者,便有阴阳特性,具体又细分无数种,主要看物主的意向、功法或特性等。
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在书中。
*******如果觉得能入眼,请别忘记收藏;如果觉得好看,请顺手给个推荐,谢谢!!
第二十一章书海无垠
随后为地书,地书与人书形成基本一样。
差别只是其主要原料为早已绝迹的先天元心和更高级的虚冥精、万年石乳精,所以地书空间,可以储存生物,自成小世界,而人书就物主与非智慧生物能进入,只能算私有空间,无法衍化小世界。
同时,地书功能比较齐全,比较像一个独立的灵气空间,没人书那般单一,增幅的效果也比较强。
当然,宝书对于儒修极为重要,可谓性命相关,基本是书在人在,书毁人亡。
一般也没人会让别人进去,而且地书空间只是个不成熟的附属空间,比较脆弱,智慧生物的魂魄力量神秘而强大,除了物主,其他智慧生物却是无法长时间生存其中,容易使得空间崩溃。
如今现有的地书,基本都是上古遗留下来。
其余的极个别,便是吞噬了数量难以想象的人书进阶而成,凤毛麟角。
人书与地书,都是分为九品,认真算来,已经不在法宝的范畴,应该归入灵宝之类,而且,即便灵宝,也还很难换到最低级的宝书,因为宝书属于可成长型异宝。
至于最后的天书,乃是生成自我智慧,并蕴含某一大道法则的无上至宝。
只存于传说中,天书之中,自成一界,自演乾坤,自有完整天地法则。
那可不是地书那般只是有限的依附空间,而是个完整的世界,有着完整的天地法则,就是看这天书趋向于哪种大道而已,属于古籍记载的最顶级道器,即便是圣人也很难拥有。
宝书之间,其实都是可以互相吞噬,缓缓增长品阶,只是宝书有灵宝之嫌,就是因为宝书有灵,会随着主人的成长而成长,同样的,会随着主人的消亡而消亡,若非特意存留,其他人根本无法强制获得。
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宝书的掠夺之法也有,就是令其心甘情愿交出宝书,或者趁其拿出宝书的霎那间抢夺、禁锢,除此无其他方法。
……而这本《青莲真经》,也就是青莲地书,便是上古一个名为青莲真人的古修士所创,记载着青莲真人的修炼之法,分为九层。
青莲贤者,也不过是意外获得,而后依旧引用“青莲”之名,可惜修士每个层次的进阶极为艰难,并非苦修所能达到,青莲贤者终究还是无法超越“灭度”层次。
既然是《青莲真经》,主修青莲,那在儒修者眼中,他的道就是青莲,他的天就是青莲,这就是问莲殿的由来,其实就是问天殿的意思。
而《青莲真经》功法,认真说来,其实不算儒修功法,并无儒修那般对入世修行看得那么重。
也不属于任何宗教、流派的功法,因为它是极为罕见的无属性功法,可以与世上诸法融合而不被排斥,也不侧重任何属性的体质。
每进一层,肉躯便强悍一分,灵识便几何增长。
根据功法所言,练到巅峰时,肉躯甚至可以堪比传说中极为出名的先天圣器“九品莲台”,水火不侵,刀枪不入,万法不蚀;魂魄更是能化身万千,犹如荷塘荷叶般遍布天下。
只是青莲**防御有余而攻击不足,也没什么攻击手段,甚至被称之为乌龟**,因为青莲**最突出的便是练体与炼魂,基础非 常(炫…书…网)扎实,但就是如此,所以修行很慢,法力的积蓄是最弱的一环。
众所周知,法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法力不足,即便给你先天圣器,也是用不了;再强大的儒术,也发挥不了多大威力。
更重要的是,层次的突破,主要是两点,法力和感悟,儒修主张入世修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为了感悟人生,淬炼心境;但法力就要靠自己了,法力不足,层次如何突破?理解到此的时候,谢影傻眼了,白岚等都对自己的修行资质很不看好,煞君更是评价为“根骨极差,无缘圣道”,如今再修习青莲**,那不更是雪上加霜?可是,青莲法相已经在识海凝聚成形,散功的后果比激发灵窍还严重,还会使得资质破损,至少资质降低是肯定的,自己无权无势无财,资质又差,散功后估计别想修习了。
最后,除了青莲**,自己还能修行什么功法?去哪学?……消化完青莲**的信息后,无奈之余,谢影也只能硬着头皮修炼下去,否则真得靠自己创造功法了,对于圣人之道懵懵懂懂的谢影自认没那能力。
圣人之道,分为四个境界,十二阶段。
第一阶段,开窍。
只有灵窍大开者,方能沟通天地,感应天地玄理,牵引天地灵气,从而引入体内,形成自身的法力。
其实所谓第一阶段,只是个基础,表示你有资格入这个门罢了。
但就是这么个基础,却是直接扼杀了这个世界百分**十生灵的脚步,令其一生无望圣人之道。
第二阶段,聚灵。
如果说“开窍”只是个基础,代表不了什么,那“聚灵”就表示你入了这个门了,在这个阶段,便是修士(不一定是儒修,其他宗派也一样)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沟通天地,感应玄理,引气入体。
就是因为这个“聚灵”,造成了各个修士实力的强弱,和实力增长的快慢,因此才有了修炼万法。
这个阶段对于儒修来说,最重要的开端便是“观想”,然后慢慢练气,在识海凝聚出自己观想的事物,而观想出的事物,便是自己的道,自己在圣人之道所要走的道路和方向,可谓决定一生,以后即使观想出别的,特性还是以第一个为主,可想而知其重要性,比如《青莲真经》的修炼方法,就是把自己观想成一朵青莲,效仿青莲牵引灵气,从而沟通天地,感应玄理。
也是这个阶段,《青莲真经》表现出与其他修炼方法不同的地方,因为青莲乃神圣、圣洁、神秘的存在,牵引灵气之间,却是会自动过滤天地灵气中的杂质。
所以聚灵速度自然很慢;但是从吸收质量来说,《青莲真经》无疑是最顶尖的,绝大多数修炼之法,都没有这个特性。
而因为《青莲真经》能过滤灵气杂质,只吸收最纯粹的灵气,所以修炼者的基础会打得无比扎实。
基础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清楚,基础雄厚了,自然能走得更远,走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