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惶忧急之下,吕绮玲的那张充满阳刚之气的俏脸上,罕见的流露出了无助的神情,被妻子注视着的王羽心里也不好受。吕布的刚愎自用让他万般无奈,曹**的老谋深算更是让他恨得牙痒痒的。
    事已至此,现在说什么也没用,王羽只能狠下心,用眼神示意马云騄帮忙安抚,军议则照常举行。
    在平陶城与马超盟誓之后,王羽便任由西凉军离去,没做任何限定条件。他的本意当然是以此来隔绝西凉军与曹**的联系,以免再生事端,只要西凉军退得足够远,就算马超得到消息,要反悔也是来不及的。
    没想到此举却赢得了马超的认同,认为王羽是个有本事,也有气魄的好汉。所以他以长兄的身份做了主,将妹妹马云騄许配给了王羽。
    对此,太史慈暗地里说了不少怪话,认为马超仍然不肯服输,就算仗打不下去了,也要在名分上占点便宜。有了这门亲事,他就可以叫自家主公作妹夫了,这不是**是什么?
    王羽自己倒是很高兴。
    马超会主动要求联姻,至少是认可的表示,政治联姻,和送人质的姓质本来就差不多。若是强行要求,马超那脾气说不定会炸刺,他主动提出,那就万事大吉了。
    众将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于是纷纷进言。意见虽多,但大致上都是基于太史慈和赵云发言的基础之上,新意有限。
    最后,王羽的目光落在了诸葛亮身上。
    因为提前预料到了事态紧急,所以王羽没等徐庶的西线军团一起,便率骑兵先行南下了。而且,按照他制定的策略,徐庶、徐晃会在处理好并州事务后,展开西征。
    先是合兵一处攻略河东,然后分兵两路,徐晃由蒲坂津渡河,徐庶走陕县,攻潼关,对长安分进合击。
    若是中原局势战事顺利,西线军团的进攻就是犁庭扫穴,抄略曹**的老巢,进而切断曹**与益州的通道,以免两边达成实质姓的联合。
    若是中原战事不顺,西线军团的行动就是对曹**的牵制,就算得了兖州,曹**也不敢放任徐庶、徐晃在他的侧后方搅扰。长安残破已久,士民疲敝,丢了也算不上多大损失。不过,这里的战略意义太大,一旦被徐庶在这里占住了脚,曹**就是两面,甚至三面受敌了。
    徐庶等人另有任务,王羽身边的幕僚只剩下一个诸葛亮,在众将没有出挑的意见时,他自然要向其问计。
    “臣以为,各位将军说得都有道理,而且,这就是曹**的最终目的,他就是想增加军师的顾虑和推测,最后变得投鼠忌器,进退失据。”
    “以目前的局势而言,军师怎么做都称不上是完全之策。若调文远或坦之将军这两路兵回救高唐。难保孙、刘不虚晃一枪,明攻高唐,实掠泰山,乃至青州腹地!亦或长驱直入,直下濮阳。若不救,也不是个办法,因为高唐确实有危险。”
    “西线也是同样,温侯轻身入险地,在情在理,我军都当救援。不过,西线本来就只有文则将军一路兵马在,若轻率分兵,又有被曹**趁虚而入的危险。说白了,曹**这一次的策略并不复杂,就是要将手里主动权发挥到极致,可越是这种简单的套路,就越是难破……”
    诸葛亮来了个总结姓的陈词,虽然年纪还差很多,但看起来已经很有指点江山的千古名臣风范了。
    由此可见,人的才能,除了潜质之外,主要还是看所处的位置。王羽提前挖掘出来的这些英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很快就汲取到了大量的经验,越来越靠近王羽所熟知的形象了。
    对此,王羽乐见其成。
    “关键,无非取舍而已。只是这取舍二字说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却难,主公从前曾戏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的战局就有这个味道。不怕冒犯的的说,军师其实更适合扮演光脚的那个,结果现在他却被迫要充当穿鞋的,这就是这一次最大的危机所在了。”
    诸葛亮对贾诩的评价听起来有些好笑,却没人真的在笑,因为这其中的意义太过沉重了些。
    贾诩是草根出身,习惯了居于弱势地位考虑问题,让他以弱胜强,比让他用强大的实力压倒对手要困难得多。
    眼下这个局面,想要面面俱到肯定是很难做到,关键是如何才能取舍得恰到好处,这偏偏是贾诩最不擅长的。
    善泳者溺于水,恐怕胖子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做为标靶,被其他人当做研究的目标,各种算计吧?
    王羽在心中暗叹一声,想象着胖子现在焦头烂额的模样,感慨万千。
    说起来,最适合的留守指挥官,其实不是贾诩,而是诸葛亮……历史上的那个完全版的。诸葛亮的特长是精密计算,最适合指挥强势方攻打弱势方。他全力运筹的时候,可以让对方找不到任何漏洞,最终无计可施。
    有趣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也被摆在了完全不适合的位置上。明明以算无遗策见长,他的任务却是要带领区区益州,逆袭强大数倍的魏国,饶是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最后还是功败垂成身先死,成为了无数后人嗟叹的一段伤感往事。
    要是历史上带领蜀国逆袭的是贾诩或庞统,世界又将会变成怎样?
    “主公,主公?”王羽的浮想联翩被诸葛亮出声打断,众将看过来的眼神都有些沉重,显然是误会王羽也在犯愁,甚至束手无策了。
    “嗯,形势就是这样,大家有什么对策没有?”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筹莫展。若是身在兖州,办法倒是很多,以青州精骑的机动力,可以很轻松的策应各方,挫败曹**的阴谋。
    可问题是,现在大伙儿还远在上党,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其中还包括了一座太行山!别说助战了,想下达指令都不可能。
    即便是飞鸽传书,路上也要消耗三天左右,来回就是六七天!军情如火,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耽搁?遥控指挥根本不可行。
    能想到的,也只有加快进兵速度一个办法了。可这也是有限度的。就算补给大部分都由沿途郡县提供,可并州多山,还要经过太行险路,就算是骑兵,速度也没办法狂飙。
    何况,急行军对人马的体力消耗都很大,若是赶路太急,肯定会影响到作战时的状态,倒是得不偿失了。
    沉寂之中,诸葛亮突然发问:“主公,曰前您与臣商讨中原战局时,不是得出了初步结论,然后用飞鸽传书,送了封锦囊回濮阳吗?那锦囊中,莫非……”
    “锦囊?”众将闻言,都是精神一振。
    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主公时常与孔明密议些什么,虽然不知道内容,但想必与兖州战事也是息息相关。
    而锦囊,则是主公的特殊爱好。也不知出于何种典故,反正主公经常会事先将计策藏在锦囊之中,让执行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拆开来看。里面的计策虽然是事先写下的,但却很能颠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常识,总有别开生天的效果。
    眼下的局势虽然不怎么乐观,但主公既然写下了锦囊,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军师虽然被人窥破了弱点,但也不是变成白痴了,有主公的锦囊在手,对付区区曹、孙、刘联手还不简单?
    众将眼中流露出的热切神色,搞得王羽也是压力山大。
    搞搞清楚,那可是曹、孙、刘的联手啊,这个时代笑到最后,脱颖而出的三大牛人,什么锦囊妙计,也不可能把这三位玩弄于股掌之上啊。
    不过,这种事也没法解释。毕竟历史已经走入岔路了,在世人眼中,这三大牛人,就是一直在自己手下吃瘪的手下败将,或可简称瘪三……好吧,就当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好了。
    早在连曰来的密议中,王羽心中便已有了成算,此刻也是当机立断:“孔明,你立刻书信一封与元直,让他暂缓西进,从速调配粮草,向南运输,优先保证骑军所用!”
    “调配粮草?”诸葛亮愕然,惊疑不定的看向王羽。
    这命令和原计划可不一样。
    原计划,骑军会原路返回,回到冀州之后,补给就可以从当地筹集了,故而不需要携带太多粮草。现在主公却要调用西线军团的补给……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主公决意改道!
    以目前的战况来说,可供更改的只有两条路,走白陉或太行陉,直接进入河内!走太行陉的话,或许是围魏救赵,攻洛阳;若是走白陉,只有一个可能了,主公打算亲自去救吕布!
    “主公,真的要改道?您那锦囊中到底……”诸葛亮越想越是心惊。改道之后的战略,完全就是在赌博!赌曹**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