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生存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大姐虽然明理,但九姨娘的事,始终还是你这个亲生女儿出面比较得体,也有个说话的缘由,免得反而落了你母亲的面子,叫人觉得她心胸狭小,不肯抬举有子姨娘。”大老爷唇边似乎带了些讽刺,“看在你这一向勤谨孝顺的份上,想来你母亲是会给你这个体面的。” 
    只看大老爷前一刻才怒不可遏地发作了刘家,下一刻就能平平淡淡地和她安顿起了内宅的事,就能晓得他的城府有多深沉。 
    七娘子反而放下心来:大老爷心里肯定是有谱的,发作刘家,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杨家的权位,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只不过,给九姨娘请封诰命这件事,却是让七娘子有苦说不出。 
    人都死了,哀荣有那么重要吗? 
    就是给九姨娘请封了一品、二品的诰命,也没有办法让她再活过来。 
    为了九姨娘的诰命说话,就很可能让自己和大太太才刚刚培养起来的那么一点感情再次生变。 
    才立下功劳,就为九姨娘的诰命进言,倒显得自己是居心不纯,挟恩图报了。 
    只要能打压下二太太,九哥的地位还不是稳若泰山?九姨娘的诰命较之二太太的威胁,根本是微不足道的筹码…… 
    但如果不为九姨娘请封的话,在孝字上又实在太说不过去。 
    恐怕连九哥都不会谅解吧? 
    七娘子就想到了九哥在病床上的那几句话。 
    “我还以为,她能等到我长大……” 
    九哥心底又怎么会不在意生母的诰命? 
    七娘子就有些烦躁起来。 
    哪有一条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小竹桥上传来了四姨娘轻轻巧巧的脚步声。 
    七娘子就连忙武装起全副的笑容,深吸了一口长气。 
    “四姨娘。”她微笑问候。“倒巧,也来看风景?” 
    “七娘子。”四姨娘眼底闪闪烁烁,尽是看不透的思绪。“是啊……也来看风景。” 
    两人就对面坐了下来。 
    # 
    杨家和刘家决裂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苏州。 
    就连京里都只是几日就得到了消息。 
    秦家与许家都派下人快马送了信来,二老爷更是连着送了三四封信打听个中因由。 
    二太太也吓得魂不守舍,一进正院就抹起了眼泪,嚷嚷着大老爷实在过分冒失。 
    大太太只好把二太太安顿到东次间,又拉了几个杨家女儿进来安慰二婶。 
    “朝廷里本来就不太平,一个劲嚷嚷着要临阵换将,把皇长子送到前线替换平国公。”大太太仔仔细细地对二太太解释,“你大伯这一闹,反而吓唬住了皇长子那头的人马。说刘家私自扣押军粮,更是诛心……” 
    没有粮食,平国公就算有千般本事,又怎么能打胜仗x 
    这时候私自扣押军粮,肯定是为临阵换将做铺垫。 
    大老爷这一闹,倒是明明白白地把皇长子这边的打算摊在了桌面上。 
    二太太一脸的忧心惶急,“那刘家岂不是……岂不是要和我们杨家翻脸了?” 
    大太太不禁就现出了少许的不耐烦。 
    大老爷都把刘徵锁拿上京了,就算刘家还没有和杨家翻脸的意思,杨家也没有打算这么简单就放过刘家吧。 
    “这事也怪不得你大伯,”大太太语调平稳,“西北吃紧,皇长子为了一己私欲暗示刘家扣押军粮,本来就是昏招。我们杨家的根基就在宝鸡,你大伯要是没能拿下刘家,万一防线被破北戎进关,将来我们又拿什么脸回杨家村?” 
    这是宗族和国势的双重压力,大老爷根本就没有退路。 
    更别说平国公和杨家的亲戚关系……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老爷是肯定要把军粮催上路的 
    二太太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还好这孩子们都在身边,有什么事……也能及早安排。” 
    也不怪她惶惶不安。 
    皇长子一向受皇上信重,在朝中虽不说呼风唤雨,但不是杨家可以轻易拿下的,否则,又怎能和太子对峙多年? 
    杨家这一锁刘徵,无异于正面和皇长子闹翻,谁知道这位贵人会怎么收拾杨家? 
    大太太叹了口气,“你也别想太多,倒是回去收拾起细软,真有什么不对,我们连夜就回陕西。”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 
    俨然是母慈女孝。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 
  怎么……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