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东齐岸本所部一万七千,陷天兵戍七寨。。。。死难军民八千余口。。”

“为什么吐蕃人在损兵,我们却在失土。。吐蕃的兵锋,都逼近行台了。。”

“因为河西之地沃野平冲,我军需要守住的地方太多了。。”

“现在的策略是逐节抵抗,以坚城硬寨,磨损吐蕃人的锐气和兵力。。以小损积大胜。。”

“可以寻找战机一役决之啊。。”

又有一位宰相提出异议,却是李揆。

“现在每天都有河西百姓沦为异域。。”

“吐蕃用兵多路。旗号散乱,很难抓到主力决战的。。”

“吐蕃用兵多路,正好可以各个击破啊。。行台麾下可是八万大军。。”

李揆有些不依不饶的道

由于当初肃宗的行在设立在西北,因此沿袭下来,那些西北路出身的臣子,在朝廷中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自从裴勉一系的倒台后,他们很快找到新的代言人,比如这位义正严斥的宰相李揆。

“八万大军很多么。。吐蕃可是有数十万人马”

我突然反唇相讥道,

“各路击破也要有这个人手,你当各军将士都是神仙啊。旦夕奔驰数百里之间,还有余力迎战破敌,。。”

“原本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失了陇右后,行台需要留下足够的人马,来防备吐蕃绕过河西,直取关内。。。”

“或许有人想学边令城,我可不能坐视再出一个哥舒翰。。”

“河西不能丢到,这是最后的底线。。河西一失,西北财富人口牛羊骏马,皆沦为异域。。”

皇帝小白适时开口打断了我们的对抗。

“朝廷失去这块财赋兵员。。后果难以想象,仆固大人已经下令,河北各军中,已经完成整编的部分,全部抽调出来”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不免看了我一眼。

我微笑不语,这活该他们着急,只是为当初的不合作埋下的苦果而已,龙武军的根基在关内和剑南,虽然有唇亡齿寒之感,却没有他们那么重的切身之痛。

自从打通回纥路,重开朝天可汗大道后,我背后这个团体,对西北路的依赖就少了许多,通过草原直达安息北庭,虽然还有些不靠谱,毕竟有了更多的新选择,需要对河西妥协的余地,就小得多了,反过来他们有求于人的地方更多了。

毕竟,现在于吐蕃人作战的主力是龙武军。

相对的,

现在卫伯玉主持下的河西行台的方略于朝廷上说的还是有所保留的,战局一直在变化,而御敌的任务很繁重。

毕竟统帅千人和统帅万人,乃至十万人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卫伯玉的名下军队是多了,但是相对的成分也复杂的多。从起家的北军、卫军,到边军到地方团练,守捉兵,需要时间把来自不同系统和作战风格下的军队,磨合整顿培养默契纳入到有效的指挥体系内来,都需要时间。

在古代的条件下,个人的指挥能力是有极限的,所谓奇兵和谋略的作用,在这个层次上也很大程度的被淡化,数十万人的对决中,影响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因此河西现在的任务主要是用那些地方军队和新组的团练义勇,依托城寨拖住吐蕃人。制造出空虚和疲弱的表象。

然后由行台派出精锐轻骑,从吐蕃人多路出兵的间隙,反杀入吐蕃人的后方,利用他们部落杂众,指挥不便的问题避强击弱,从内部给吐蕃人放血。

这就好比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不断的相互打击对方的软肋和要害,直到一方承受不了损失,而不得不收缩集中兵力,发起决战,结束这场战争的机会也就到来了。

相比之下,拥有人口、物产和战略缓冲上优势的唐人,显然更有胜算一些,就算吐蕃向消化占领的土地,并变成国家直接的收益,需要的时间只会多不会少,更何况唐人也不会坐视不理。

如果只是打痛了吐蕃人,让他们的主力保存完好的回到高原上,不过是将这个隐患,多延后几年而已,还要维持相对庞大的兵力,来确保边境的稳定。这样就算打赢了,失去也比得到的多。

相比那些咄咄逼人的内四族的军队,吐蕃王军的主力,可是一直没有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而是作为督战和压阵的决定性力量,小股的出现在那些部族联军中。

只是这前后付出代价更大,相对过程中的变数会小一些。如果能够用一个河西再加上一个陇右,换取图一波数十载的一阕不振,很难说值不值得。有时候拥有自己利益诉求的队友,比敌人更加麻烦。

所以这里是我的战场,确保最基本战略不会受到来自朝中各种利益背景的干涉和影响,就算制止不了,也要将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

内朝结束后,我有些辛苦的捏捏额头,继续听取参军团关于朝议内容的相关报告。

“各工场的口粮标准已经下降到三日一肉一汤。。不过人心还算安稳。。因为饭还是可以管够的。”

“各地新收的那些傍户怎么办。。”

“各府兵,大概还有一些没处理掉的陈仓米,收上来大概还有十几万石。。撑到五月南海府的头收,是绰绰有余的。。”

陈仓米就是隔好几年的旧米,因为古时受限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粮食不耐贮存,每年新米收上来的时候,都会把这些年头最长的陈米,以极低的价格清仓处理。

自从龙武军建立军屯庄以后,这些年朝廷流市的陈仓米,基本都被龙武军相关的产业给消化掉了,利用水力机械磨粉加工成牲畜饲料,或是粗加工成米饼面砖之类的简易口粮,对外销售。

当然了,虽说按照后世的标准,陈米只能用作牲畜饲料,但对于吃不饱甚至快要饿死的人来说,陈米中的黄曲霉素是否超标,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恭喜大人,”

崔光远有些神色紧张的,递上一封家里转来的。

“喜得。。。”

我心脏蒙然跳了跳,打断他的话,一把抓过来,急不可耐的看起来,只有采薇的寥寥数语。

老天保佑,宋瑾瑜生了,得益于习武时养成相对健康的体魄,虽然被下了药,但还是折腾一番后把孩子安全的生下来了,是个不足月的小女孩儿,用采薇的话说,比猫儿大不了多少。

。。。。。。。。。。。。。。

河西行台,魏方晋处理好最后文书,穿戴整齐的坐在黑暗中,静静的等待那个最后决定的到来。

他这一生似乎没有什么遗憾了,从隐姓匿名投身小吏,到得到赏识,委以重任,身居要害,专总一方,要说遗憾,就是不知道小慕容居然有了那位大人的子嗣,不过就算知道,他会因此放弃么,答案还是一样的。

突然门吱呀了一声,一缕阳光打在他的脸庞上,却是另一个相关人员沈希宦,推门进来,

“长安转过来的鸽书。。”

“我可以上路了么”

魏方晋有些意外又有些释怀的道。

“总府大人说了,你就算一死又有什么用。。”

沈希宦表情复杂的说。

“总之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你,还要留着你用余生去偿还。。”

。。。。。。。。。。。

不给力啊不给力,小猫好容易感冒好了,老猫又喉咙肿痛起来,码字起来有点昏昏沉沉的,该死的流感

作品相关 第五百四十五章 承庆 饥荒

第五百四十五章  承庆 饥荒

洛阳上林坊,新搭起来的舞台上。数百人正在和声唱作的是这一季新排的剧本,来自希伯来人的典故《出埃及记》和《巴比伦之囚》,这种这种异域风情,兴衰成败的传说典故,对唐人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

特别是各种异族风格的衣冠汲汲一台,倒也新奇有趣。当然作为梁府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庆祝,重金招募和组织起来的一干歌舞伎乐班子,将同时在洛阳十几个大小市里,免费公演三天,供洛阳士民任意观赏。同时在各地军屯庄,也有类似的巡回演出。

也算是一种别出心哉的庆典方式,

作为幕后的投资者,我当然有权利带着全家的女人们,比别人更早一步欣赏到彩排的过程,顺便进行随时的指正。

作为主场的舞台,光是配乐的阵容就很可观,董兰亭,张野狐什么的俱是天宝时就享誉一方名家大师。设计布景和绘画的都是门下供养的吴道子那班人,舞台的机关和道具是由钦天监、将做的南宫、张修那群人专门制作的。

作为梁氏的第一个孩子,此刻受到的关注和荣宠也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小丫头曾经发话过,这个孩子不论男女,她都会养在名下的,所以一出生,早已准备好的兰陵县君诰书和黄册,就由鱼朝恩亲手送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