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元从之乱(避讳乾元年号)后,吸取前朝的教训,新天子对这些内人的使用上无疑谨慎了许多,哪怕出使外军还是宣谕地方,都要低调谨慎,多少夹起尾巴做人,哪怕是监军一方,还要摊上个御史或者内学士同行,虽然他们这批近臣,因为新天子的登极而水涨船高,却没法向前几代中使一样,肆无忌惮权显一时。

而对董秀来说更是如此,他是皇帝的潜邸旧人,这枢密行走虽然是个清贵要职,但是却没有多少油水,那位几位枢密使大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他要面对主持常务的内枢密大人,可是一个相当强势的人物,皇帝的良师益友,拥立居首的从龙之臣,执掌畿要内禁的总府、让宗室子弟闻风丧胆名副其实的宗正左丞。。。。一大堆重若泰山的头衔,压的人战战兢兢的喘不过气来。

虽然枢密院也有各式名目的福利和补贴,那位大人也对这类中使不吝慷慨,但是想乱伸手那就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不免有些束手束脚,远没有其他人那么自在。

直到来到河北后,那些无错不在的逢迎和结好,才让他重新找回身为天子代言人的自信和有些纠结的欲望。

元载被起复,原因是中人董秀管枢密行走后,元载委主书卓英倩潛通董秀,打探圣意,帝有所屬,必先知之,探微揣端,無不諧契,故任不疑。

“不过你的每次人船数目不能出入太大了,不然我也没法交待的。。”

董秀好容易才从那些财货上收回目光,正色道。

“毕竟是都畿道内往来的勾当,判事五房,可还有别人盯着呢。。。”

“总算打点好了。。”

送客出来,元载坐上马车,自言自语道。

“北边哪儿,有多次出使回纥的内使刘清潭为援应,应该可以拖延上一阵把。”

当年敦煌王李承彩出回纥,见回纥葛勒可汗不拜,族人质问何故,言天可汗之子孙,遂的礼遇,但是作为中使的刘清潭,却因为皇帝家奴的身份,被回纥人狠狠折辱了一回,所谓“彼家之奴,安立我前”,虽然出使取得成功,但是事后引为奇耻大辱,遂阴结暗怨。

剩下,就看长安方面的消息了。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

“怎么了。。”

“老爷,前头路堵了。。”

元载推帘出去,看见是街头路口正是人挤人,充斥着少女的尖叫和惊呼声,随着飘舞而下的花瓣和帕子,还有丝竹音乐,以及路人议论纷纷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潘安宋玉滞留现世了么。。。”

“只是一只畜生而已。。”

“这还有天理了么,光天化日之下一只畜生招摇过市,。。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

“这可不是寻常的畜生啊。。。”

“唔。。。。”

“投鞭断流小白狼啊。。。”

走在街上的是一群穿着银色贴身软胄的小女孩儿,正中牵着一只白色的大狼,前呼后拥这一大群衣裙华美的少女们,不停的用手帕包着首饰,丢过去。偶尔被狼给叼住了,就欢呼雀跃起来。

“这可是雍华公主家的祥瑞啊,据说是突厥人供奉在龙空山上的神兽,据说长安有点名头的狗儿,都给配过,现在又随驾到洛阳来了,因此人称天下布种,投鞭断流。”

元载摇了摇头,着算不算是末世气象。。。。

。。。。。。。。。。。。。。。。。

“宫中发现祥瑞?。。”

长安大明宫,退养中的太上皇肃宗,突然听到内侍监的禀告。

“宫西的承露殿角,生出几株紫芝,覆盖如钟,又有仙鹤落与殿上,据说此物最为寿瑞,请太上移驾往视之。。”

来人鞠着身子,恭恭敬敬的道。

“起驾把。。。”

片刻后,来人挥手道,一干小黄门抬起肃宗的软舆缓缓行去。

作品相关 第五百章 荡定(爆发一下

第五百章   荡定(爆发一下

第五百章 荡定(庆祝500爆发一下

“鲁王有德。行为表率,可备为国储。。”

洛阳大内,已经安顿下来的皇帝小白,皇帝小白有放下一份奏疏,转头对帘外道

“朝恩,去查查这个折子的路数,什么人在背后推动。。。”

“河北道暴民,抢劫军屯所。。。。河北民风强悍,何时强悍到敢抢掠军屯了。。。”

他看到下一封递奏,不由对着宰相李泌冷笑道

“迟迟不肯接受朝廷的检点,又对移镇推三阻四,。。。。连这种下滥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那些军将一边哭穷喊窘,一边却是名下强取豪夺的田产置业,遍及地方。。。”

“三分法中,不但上供的正赋有所拖延、连送使的军赋、也有人敢克扣啊,更别说留州的普遍亏空。。。不过短短数年,某些人的胆子就养肥了不少”

按乾元朝的制度,全国赋税都送交左藏库,太库每季度上报数额,尚书省比部审核进出,而宫中所需。每年按足数拨交大盈库,度支使先奏报全国收入数,再按照比例编算各项追加的额外支出。

自从天子东幸,内外国库的职能,也随之移到了洛阳,直接向周边各道拨取,对许多人来说,日子就不好过了。于是纷纷使出各种手段来应付、糊弄。

要是太平年间,或者出于上下权力架构稳定的考虑,还可以含混一些,但是现在是战后,国家到处都要用钱,皇帝又实实在在想做出些什么,就不免要认真对待起来,至少要进行足够的敲打,好保证这个体系运行的顺畅,于是新君苛薄臣子的怨言,也开始流传。

“河北豪门长期勾结胥吏,隐匿田户,这些年又纷纷以抛荒,涝毁、兵火为名毁改黄册,以至于战后纳赋的田土不及天宝年的三四,试行摊丁入亩,鼓励乡民举告得赏后,这些年就足足清丈出两万八千倾啊。。。”

“陛下不是已经昭告各地,那些荫户匿产可自行到官府报备,则既往不咎。逾期发现者皆没官。。。”

李泌轻轻揉揉额头,前些年他主政,殚精竭虑的为朝廷开源节流,在有限的条件下,整理赋税,促农兴产,裁汰亢兵亢吏,比如专门出台。

规定逃亡人户的庄田,允许他人耕种,如逃户在五年内归业,其庄田三分交还一分,三年内归业,其庄田交还一半,这种把荒地和逃户结合在一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土地荒芜与人口流徙的问题,

又如他这些年以设立僧官为名,清理地方寺观,查废天下非敕额的佛寺,禁止私度僧尼。使大量的僧尼还俗,以增加民间的劳动力和赋税人口。 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严重得罪了从地方到朝中背景的传统势力,让他成为自三朝以来,被弹劾和遭遇“意外”最多的宰相,不得不象前朝那权倾朝野的“名相”李林甫一样,出入必备全副武装的仪卫和车乘,以护得周全。这不能不说说是一大讽刺。

出台这个告赏制之后,几个尝试出首的,真的得到朝廷赏田后,传统的宗族和门第在民间的积威,顿时被逐利的欲望所打破,朝廷虽然得到一大笔田赋收入,朝野中反对势力和舆论的矛头,也全部集中到了他身上,毕竟这对许多人来说,让贱民告发贵人以得利,已经超出传统政治斗争和派系侵轧的游戏规则,是在动摇上下尊卑有序的阶级秩序,扒骨宰相的名声不胫而走。

“虽然是权宜之计,但新政之初,也要小心官吏籍以侵逼良民,从中逞私渔利。。。。”

李泌想了想又说道。

“说的是。。。不过还需要更多监察的人手,那些监察御史和里行御史本身就不够用。。。再说要从官面上的行事,上下牵涉太多,未免效用不够理想。。”

“那就从两学中选罢,可以把这作为他们的仕途见习和历练。。必要时,可以权以里行御史协办的身份,让他们秘密行事。。。。这样干系和牵扯也可以降到最小把。。”

“也善。。。”

政事堂的几位宰相中,韦见素和颜真卿,分别代表朝中和军中的鼎柱。但除非皇帝垂询,他们基本不怎么过问政事。

而实际的执领政事堂的李泌,有大志也有大才,博学多能,多谋善断,却又淡薄名利,只是不怎么合群,也是宰相中立场最超然特殊的;

张镐和李泌一样则辅佐过前代皇帝定难克乱,出将入相,为人忠直清正谦恭善政,识大体而知人善任,有长者淳厚之风,颇得士人敬重;

第五琦是吏务精干,心细周全,善理财赋,是地方任事经验阅历最丰富的一位,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因素,他早就入阁拜相了;

李揆是前代皇帝一手提拔的人才,素以才思敏捷,眼光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