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沿途各军州已经经营的不错。很多人在当地官府和军队的优惠条件招徕下,直接留下来填户屯垦。真正仍旧愿意继续西行,都是那些年轻力壮,对建功立业抱有足够憧憬的的年轻人。

此外就是于阗王和疏勒王,也以扶助佛法为名,派出旁支宗族子弟,连同附庸和隶民,凑了大概一万多口,牛羊二十万,来南霍山州(巴里黑)就封我划给他们的七个军府,顺便复兴当地的中亚佛门圣地。

相对于援军,那些移民的到来则是大大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他们的当前任务,就是充实到沿途那些,依托交通节点圈占和新建的军屯据点中去,并以这些人口的产能和军役,建立起一个足以保护和维持,当地新建设的臂扳信号机,日常运转和安全的交通沿线传讯体系。

相比容易收到破坏的有线电报,臂扳信号机虽然有诸多缺点和限制,但至少建设和维护成本简单,可以建设在唐人移民的聚居区,或是驻军据点中,而让仍让存在相当不安定因素新占领区内,大多数破坏手段难以实现。

同样的,有了这批新生力量作为移民种子,我的后方就巩固许多,不用再担心重蹈类似古罗马人的覆辙。

作为与秦汉同时代的古罗马帝国,空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大的版图,先进的政治文化,才不过数百年就四分五裂,消弭在历史尘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比东方的秦汉大帝国,辽阔的版图和数以千万计,以汉人占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作为古罗马帝国的基石和中坚力量,发源自意大利半岛中部的主体民族人口实在太少,核心公民最多时也不过数十万人,因此哪怕他们打下再多的土地,征服再多的其他民族,本族人口有限的窘况。

事实上,相比同时代秦汉已经成熟的郡县行政制度,除了意大利中部外,罗马的其他行省,更像是汉西域长史府或是唐安西都护府一般的存在,所谓的行省政权,几乎都是由罗马人建立的殖民城市和驻军要塞,管理着为数众多的当地各族城邦、部落乃至地方附庸政权,全靠强大的武力和军事存在,来维持日常的基本统治。

因此一旦罗马的军事力量受损到一定程度,或是当地的驻军减少到某个临界点,很容易就会变成此起彼伏的叛乱和独立事件。罗马帝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伴随着这些行省镇压和重新征服的过程,而根据上位者的才具和手段,古罗马帝国的版图变迁,缩水或是扩张的统治力,也往往波动的颇为频繁。

因此罗马版图的扩大过程中。也代表着主体民族的稀释化,而行省军队的存在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割草,将周边不愿意归顺的蛮族等不安定因素定期收割掉。以保证当地统治的安全。但是作为罗马公民政治核心的本民族人口基数实在太少,架不住那些人数众多的蛮族更能生养。

而罗马人却逐渐沉溺与武功和战利品,带来的骄奢淫逸的享受中,变得日益腐化和堕落。而大量滥用铅制品造成的世代铅中毒,除了造就了一大批身体虚弱皮肤苍白,静脉曲张在体表上的所谓“蓝血贵族”之外,也让让罗马人的体质和人口生育率普遍不高,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差距。

另一方面。作为罗马的敌人,日耳曼、高卢等那些蛮族,虽然一次次被罗马击败被征服被屠杀,但是他们具有优势的人口基数和生育能力,将罗马一次次胜利带来的优势给抵消掉,也在民族延续的竞争上逐渐与罗马人拉开距离。

于是乎,主体民族人口相对有限的罗马,为了满足广大版图内治理和征战。以及劳动力的需要。他们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外族奴隶和让归化的蛮族获得公民的身份,于是就如饮鸩止渴一般,当罗马人把持的军队和政权中,充斥了这些各族血统的罗马公民,也为自身的灭亡买下了祸根。

像著名的角斗士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就是一个典型。他在成为奴隶之前,曾经是罗马辅助军团中的百夫长。并拥有荣誉公民的桂冠,只是他有了见识和资历之后。就推出军队,转而回到家乡,尝试本民族的独立运动,而被罗马人重新镇压并且捕获为奴的。

当这种比例和差距拉大到,连罗马文化和罗马精神不足以消弭这种鸿沟和差距,连在表面上的消化和吸收都做不到之后,那也是矛盾积累爆发的最终时刻。

于是当昔日奴隶和归化蛮族的后代,逐渐占据国家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后,反客为主将虚弱不堪的昔日统治阶层推翻摧毁,也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演变的大势了。

逃到希腊地区的罗马遗民,虽然重新打起东罗马的旗号,但是事实上东方化和希腊化让他们逐渐与古罗马渐行渐远。

因此古罗马真正流传下来的,只有他的文化和精神上的部分遗产,因为就算是诸如法兰克、日耳曼等毁灭了罗马的蛮族后代,也喜欢以罗马的继承者自称。

但随后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让我的好心情打了个折扣,席林堡送来的急奏,前线闹起了草荒。

没错就是草荒,由于获得了从宁远、吐火罗、河中到呼罗珊、花剌子模、吉兰低地等大片的优质马匹产地,因此岭西行台得以有充足的资源,得以大范围使用和普及驼马畜力,所谓上行下效,从军队到地方骡马驮畜的配属比例,也逐步被提高到一个相当可观的程度,比如三马制的标准骑兵配属,两马制的伴随、突击步兵配属,以及混杂大量杂畜的各级运输队配属。

于是草料谷豆的消耗一下子就上去了,平时集中管理和放牧,还没有什么问题,等组织起几只大兵团散出去,进行敌国的烧掠作战和地方治安肃清作战后,问题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毕竟在敌国进行剽抄作战的同时,可没有多少闲余和空间给你放牧养马的,而敌人也在进行清野坚壁的防御作战。

但是战马不是光靠吃草就能维生的,无论是远距离的运输跋涉,还是剧烈的长途行军,或是遭遇战中的战线冲杀,都会大量消耗战马体内储存的脂肪和热量,如果军马的掉膘没能及时通过休息和进食来补充,很容易就会变得嬴弱不堪,甚至因此衰竭而死。

因此,前线报上来的草料谷豆的消耗一下子变得远超出预期。虽然很早就推广了发酵饲料和膨化饲料的加工手段,以提高草料的营养性和吸收利用率,但还是不敷所用,甚至在一些部队里,已经开始挤占人食用的口粮配额了。

。。。。。。。。。。。

下美索不达米亚东部,汇入底格里斯河的两大横向支流——小札布河和迪亚拉河之间,被古代称为巴比伦尼亚的土地上。

云骑尉慕容复,刚刚结束了他的战斗,吐了口血沫。当然与某个武侠大作里那个一心复国到精神时常的某大反派不同。

这位慕容复,其实是出自吐谷浑王族后裔,昔日的安乐州慕容氏的旁支族人。作为昔日吐谷浑王族的后裔,娶一个这种名字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吐蕃破灭之战后,幸存的慕容氏族人部众也得以重归青唐,在湟中开府河源郡王为朝廷镇边之后。他却和另外一些慕容氏子弟的一起,作为收到某位新兴权臣宠爱的慕容加女儿的陪嫁品之一,归到了那位大人的麾下,旋即加入西征的军队,开始以各种身份在军中效命。

当然。当初也因为这个名字,还特地被那位大人召见去问话了一番,无非是一些你有没有姓王的表妹之类的,惹得那位女性慕容族亲,当场吃了点飞醋。

而在岭西行台的序列中,他是也是一名所谓的新唐人,属于仅次于那些出身正统汉家子弟的老唐人,之外的中坚阶层。地位却在那些荣誉唐人、老归化人、归化人、和候补归化人之上。

荣誉唐人是给予那些拥有大唐诰身和敕封的当地贵姓王公。一些特殊贡献人士及其家人,属于非典型的特例,可用在选官和升职上获得某些优待。

而归化人则是以葱岭和两河为界,进行族群和地域性划分。

老归化人主要来自安西北庭乃至国中的,那些边境羁縻藩属的国人部众,也是藩军和驻屯府兵的主要来源和补充。表现出色的,可以在转籍唐人土户后。担任基层士官乃至中下级军官;

普通归化人则是来自宁远、河中那些普遍顺服地区的治下百姓,他们可以从事五民之中的农工商世业。可以充当辅助部队和军屯户,也可以按照表现,充任辅助部队的下层头目和胥吏阶层,他们的下一代就可以成为最基本的唐人土户;

候补归化人则是来自呼罗珊、吐火罗等河外地区,积极向新统治者靠拢的当地人,他们可以从事社会中下层大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