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枢密已经上书自请责处了。。。”

想到这里皇帝小白顿了顿,又道

“你们也要拿出个章程来啊。。”

这话听得底下众人却是一阵腹诽,这位内枢密使名义上总领畿内军马,但大多数时候不是告假,就是引兵在外,要追责,也追不到多少身上。况且这位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让他乖乖背黑锅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

“臣以为。。”

后还是现任兵部右侍郎李涵,硬着头皮开声道。

由于兵部尚书梁宰年事渐高,又兼领枢密院和东南路军务,实际上部务都是两位侍郎在署理。

“缺额过半者,减职事一等,营任团事,团任队属。。以此类推”

“不足三成者,主官去职,所部就地撤编,待另选编补。。。”

“存额七成者,概不追究。。。”

“八成九成者为优异,给军赏,赐食,”

“具体章程,你们再议。。。”

皇帝小白皱了皱眉头,还是不甚满意。

。。。。。。。

水汽蒸腾中,我舒服的吐出一口气,现在我家应该是门庭若市了吧。

带着一干部属亲军和少年亲事驰骋秋猎之后,大汗淋漓的冒泡在温泉里,顺带处理公务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虽然我的弓马功夫还是一如既往的烂。

检点实额,最不好过的是那些习惯在军中混日子的勋贵子弟,自找强壮家丁,补足缺员。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缺额。于是他们背后的家人长辈,为了保住这个出身,不得不上蹿下跳的四处活动了。

龙武军里也留有有一成的空额,不过主要是留给那些花钱来军队中镀金的门荫子弟,并通过军队中的生活,从他们身上创收。

检点到最后,还是以老龙武部曲,军容最为鼎盛。左右龙武军,在编两万三千人,都已经配齐了一人双马,这事一个难得成就。要知道,多养一马之费,一家六口之食。

“前日悟空上人来府上拜谢。。”

我头也没抬,只是哦了一声。

“朝中差遣往天竺的僧团和护法队,已经出发了。。”

悟空和尚,这家伙是个倒霉孩子,之前并不是僧人,而是十五年前前往宾国的使臣随从,在该国东都犍陀罗城病倒后,出家为沙门,游历诸国十数载,前年方才还国。

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某个传奇小说西游记里的化身。人家一听到他的法号,就不免想起的某只猴子。

因为安西方面请求国中派遣高僧大德协助宏兴佛法,像他这样熟悉吐火罗诸国当地的僧人,就成了抢手货,经过一番大义劝说后,他被授予五品衔的僧官后就带了一帮梦想着能复兴佛门发源地的大唐僧众,重新出发了。

“魏长史呈文。。”

“城傍诸胡踊跃报投。。。旬日既募得逾万弓马健儿,尚有不断来投者,请示是否增选。。。”

我看了下奏名的,其中不乏一些附藩小首领和有名有姓的贵族子弟,带着扈从和家将来投军的。

“这是怎么回事。。二十万段财帛,还没用完。就已经补满了。。。”

“还不是灾荒闹的,这些年塞外白灾连绵,牛羊多死,各部饥而相掠。。”

来人解释道。

“室韦、靺鞨、契丹、奚族皆有部众大举南下求内附乞食朝廷,乃至回纥、渤海、新罗等外藩,都有人逃奔国朝,天子择其良键,于故州重置城傍,遂得健儿数万。。”

“本军在河西、云中、北原一线,有大量附藩杂胡,世牧为业专供军中牛马羊畜。。。亦受其害,只是所幸有本军扶持,输粮代工,尚得一时安稳。。”

“因此这次总府招募良键,饥遂不得食者趋之若鹜尔。。”

“只要给安家口粮,就能开拔。。。”

“这么说回纥也也在灾患中?。。。。”

我心中一动,让人找来四方院这些年的贡表,光是回纥请求以马匹和财物,换取粮草的回易请求,就多达十七次,涉及内外九姓十一氏族的大部分首领。

不由想起后世论坛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关于唐代胡化的因果说,因为史学界有研究说。

唐代所处的七至八世纪,据说是中国古代最温暖湿润的时期之一,梅树、柑桔、荔枝、竹类,生活在长安和洛阳的驯象,都是侧面的记录。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

温暖的气候也代表着作物收获期缩短,而湿润气候带来的是降水的充沛和产量的的增长曲线,养活更多的人口和国家储备,适宜耕作的农耕区逐渐向北推移,作为农业国家的势力范围也随着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扩张。诸如后世高坡黄土的西北之地,在唐代却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沃野万里。

作为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的标准之一,灾害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相对充足的国家储备和较少的灾荒频率,让政权可以从容对应各种突发状况,于是盛世自然而然诞生了。

按照后世某些学术研究的说法。

世纪中叶以来,北方游牧地区环境压力十分大,战乱和内迁频率增大。也是因为气候的逐渐转冷,在严冬和寒灾的影响下,草原部落政权,不断的发生内乱,自发的国力大损。

诸如晚唐以后,回纥成为草原霸主后,也因为灾荒很快陷入内乱而土崩瓦解。而更晚一些崛起的契丹人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让契丹人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南下炉火人口和物资,来熬过草原上最艰难的时期,特别是燕云十六州的农业人口,让契丹获得稳定的产出来源,来维持游牧政权的稳定。

等到中原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契丹也形成半游牧半封建国家的基本雏形,檀渊之盟的年年岁币,更是把契丹养肥成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

特别在安史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进一步加大,而唐朝经过内乱无力维持足够的边防,所谓的中原胡化就无法遏制了。为了求生存而拼命南下的游牧狂潮,让藩镇割据的中原更加混乱不堪。

这些年我所经历的事情,从某些方面也刻意说在印证这个研究的方向。不过既然这个时空的大唐已经挺过最艰难的时期,成功的重新建立边防的壁垒,等待这些南下胡族的命运,就只有被羁縻和汉化的结果。

这或许是一个契机,组织这些饥荒中的游牧部族向西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契机。

“本军还有多少陈化粮和过期罐头。。。”

我重新开口道

“不够的话,我还可以从南海调集。。。”

呼罗珊首府木鹿城,豪华的总督官邸中

继任的胡迈达卡赫塔,从等待处理的文件卷轴堆中抬起头来,深深吸了一口点燃的香草,觉得消退的精力像是潮水一样,从四肢百骸中重新涌出来。

作为王朝起家的发源地,呼罗珊正在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些心力憔悴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当他还是发现自己接手的烂摊子,并想象中的更严重。

席大臣给予了他及其宽大的自由处断的权势,甚至让王国的邮驿和情报大臣,警备治安大臣麾下的力量来支援他。也让他深刻了解到,他所面临的问题究竟有多棘手。

众多的民族和宗教信仰,让这片地区从倭马亚王朝开始,就是反叛不断的动乱根源,阿巴斯王朝也是借助这一连串的动乱,最终崛起,打败一干竞争者,成为这个帝国的主人。

但是当这些人重新把诉求转向新王朝的时候,迎来的只有残酷的镇压,于是反抗和动乱的根子就埋下了。

现在,活跃在呼罗珊境内的十几只暴民武装中,有大有小,成分和背景也各不相同,但最大最麻烦,无疑所谓蒙面先知率领的武装集团。

属于拜火教末裔的胡拉米德教派的蒙面先知暴动,居然有穆斯林的贫民追随,这事一个相当严重的事态征兆,撒马尔罕、布哈拉那些一贯不安分的栗特人也就算了,皈依不久的突厥部众或是那些信仰浅薄的农牧民,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作为真主的子民穆斯林平民,也受到异教的蛊惑而加入暴民武装,什么时候,帝国在穆斯林社会的底层,已经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

不断受到鼓励的对外拓展战争,让将军们获得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贵族子弟们得到荣誉和,却也让从军的贫民大批的破产。因此战争的失利,只有部分人得到足够的战利品补偿,更多的人则发现接解除服役后,面对的是荒芜的家园和饥荒中妻儿。

动荡不止暴乱频繁,就只有召集和维持更多的军队进行封锁和镇压,战乱的结果是让更多的人逃离家园流离失所,为了维持军队,又不得不抽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