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尊分身21-25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两利道:“别傻啦,圣王又非三岁小孩,说引人便引人,反正他俩是人质,暂时未必有性命之危,咱从长计议便是。”
在听得人质暂时无虑下,苏小凤稍安,道:“你想金人当真能吞掉宋国?”
宋两利怎敢说实话,尤其赵楷在场,道:“那也得看皇上表现,如若软趴趴,胡乱听佞臣,谁都救不了。”
赵楷道:“我将尽力护持宋国江山。”
宋两利暗叹,能用之才,总无法继位,道:“那先恭祝郓王马到成功,不过现在得先学习忍耐功夫。倒不如等勤王之师回返,再做处理。”
赵楷道:“我得立即进城向李纲将军面议。”
宋两利没意见。
苏小凤道:“你也一并进城。”
宋两利急摇头:“别闹啦,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再进去,岂非成落水狗,尤其通缉令多了三道金牌、赏金已达黄金千两,不被逼死才怪?”
苏小凤道:“好吧,你多保重,但别忘了,我有难时,也得现身解救!”
宋两利道:“是极是极!”谁叫她是自己阿姨。
赵楷、苏小凤、何灌终引领万余兵偷偷进城,宋军士气再振。
宋两利忽见黑天瑞雪下,竟然出现蚩尤流星,暗叹大宋国运总是不济,且走一步是一步了。
次日。
种师道已引领“泾原军”十万兵赶回,姚平仲五万“秦凤军”返回。种师道业已上了年纪,素有老种外号,故行军稳重。姚平仲乃战将姚古之子,年轻气盛,且两家世代为西陲大将,暗自较劲乃常有之事。
增兵十余万,汴京城总算危机解除泰半。
种师道先行入城,钦宗大喜,立即召见福宁殿,说道:“种卿应近日之事,有何应对之策?”
种师道道:“臣方回京,不甚详解,但闻一二,金国孤军驰战千里,岂有不惫之理,待臣整装击之,必可战胜!”
赵桓欣喜:“甚好甚好!”忽又想及什么,道:“可是朕已与金国议和,该如何处理?”
种师道道:“逼迫议和,岂能算数,臣当替皇上讨回公道。”
赵桓大喜:“好极好极!朕即授你为知枢密院院事,和李纲共同抵御金军。”
种师道拜礼而去。钦宗快慰不少,熬过数日,总算可扬眉吐气。种师道随即和李纲讨论御敌对策,在赵楷建议下,决以守城为主,再伺机反攻,故加强工事、修城池、挖壕沟,坚固堡垒。
不久,姚平仲亦返回京城,见得种师道竟然以战军挖土坑、颇不以为然。道:“大宋兵源无数,个个骁勇善战,岂非会输予金军?若只顾守城,岂非当靶子,随时等敌军射之,当易守为攻,亲自出击才是。”
李纲道:“敌况不明,不便出击。”
种师道道:“金军千里而来,已甚疲累,但我军只有二十余万兵,仍不宜出击,守城一久,必能累垮对方。”
姚平仲道:“此举若缩头乌龟,非我大宋气势。”
郓王赵楷道:“金军无故撤退,必设有陷阱,将军莫要轻举妄动。”
姚平仲不想当面忤逆亲王,拜礼说道:“郓王所言有道理、有道理!”仍觉对方气势不足,不想与之交谈,立即直接面圣。钦宗接见于延福宫,其竟也敞开心胸,畅饮几杯,见得姚平仲到来,如其乃姚古儿子,战功不少,遂赐酒一杯,姚平仲一饮而尽,立即奏言:“种师道易攻为守并不妥,毕竟康王及宰相皆在金军手中,当尽快救出为是。”
钦宗赵桓道:“朕亦想救回两人,只是金军人马不少,击之不易。”
姚平仲道:“臣愿引兵出击,一夜之内大破敌军,将两人救出。”
钦宗赵桓目光直跳:“卿当真有把握?”
姚平仲道:“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毕竟金军连战皆捷,必定疏于防守,且其自视甚高,绝未猜着我军敢突袭,故此举必能成功。”
钦宗赵桓不禁心动,道:“能救回康王和张宰相,实也了却朕一桩心愿。”
姚平仲道:“说不定连同番虏完颜宗望一起擒回,从此解决金国之乱。”
钦宗赵桓终于心动,喜道:“卿既有把握,那快快去办,朕等着好消息。”
姚平仲登喜,拜礼而去。其竟然未向李纲、种师道、赵楷告知,私自点召秦凤兵,趁夜偷偷出城,待宋城士兵传回消息,李纲顿觉不妙,随即入宫求证,方知钦宗已下旨令,并要李纲支援。李纲无奈,只好遵之。并和郓王、种师道商量出兵之策。
赵楷暗叹:“小神童说的没错,就是有许多笨蛋会自投罗网。”
种师道道:“哪个小神童?当年盗九龙宝鼎那家伙?”
赵楷道:“正是。”
种师道道:“他是有些门道。”
李纲道:“不错,近日若非他布下奇阵,汴京城恐怕伤亡更重,可惜却背负引金兵渡黄河罪名,被通缉在案。”
赵楷道:“不谈他,快快出兵将人追回方是!”
于是种师道留守,赵楷亲自出兵,李纲、苏小凤左右护持,想拦戳秦凤军。
然姚平仲早于初更已出兵,已在十数里开外,他且势在必得,动作迅速,直往金军阵营摸去。然极乐圣王已算准此着,故意安排于山郊三清庙,点燃烛火以诱之,外头并置哨兵重重,姚平仲误判贼窝,立即发动攻击,然金军只是晃子,战得几回,故意不敌逃退。姚平仲强势抢攻,待至三清庙,却发现空无一人,始知上当。
金军在夜无群、完颜宗翰、四大护法引军包围下,立即将秦凤军全数围住,强势扑杀。
姚平仲战得浑身是血,始从山沟脱逃,回首望去,数万秦凤军几全数阵亡,不禁泪流满面,后悔欲绝,实无颜面对姚家列祖列宗及宋国君民,终遁入山林,永世不出红尘,若有人遇之,谈及此事,皆以一“悔”字回应。
李纲军并未走岔,直扑天幕坡,此处只剩完颜宗望和余都姑镇守,双方激战,由于赵楷和苏小凤助阵,而极乐圣王复往埋伏区视察,故未能及时支援,完颜宗望和余都姑联合作战,竟未占到便宜,硬是被击退,颇失颜面。
李纲在得知秦凤军已于左侧十里处中伏,立即调军前去支援,却无法挽颓势,始回师入城。此役虽各有胜负,但秦凤军已毁,姚平仲更畏罪失踪,实无喜悦之处。
待极乐圣王、完颜宗翰、夜无群、四大护法返回天幕坡,却发现金军亦折损万余兵,更对李纲大为不满。
完颜宗翰道:“宋秦凤军已毁,泾原军也只不过十万左右,其既然敢来犯,不还以颜色怎能向牺牲弟兄交代,圣王请下令出兵,再次践踏汴京城。”
夜无群道:“此时不出击,难道要等宋军所有勤王之师全数到齐才出击么?”
极乐圣王颔首:“人算不如天算,我军原可伏击而不受损,谁知李纲竟也敢出城,是该教训一番。”遂同意再次出兵。
数十万金军霎又奔来,将汴京城封锁。且改采专一战术,由夜无群为首,直往北城攻去。其他三城则按兵不动,免受伏击。
如此一来,金军锐气再起,宋军怎能抵挡夜无群等武林高手,已备感压力,若非胡天地、曹文逸、陈千梦、以及重伤初愈之张朝英支援,恐撑不了多久。
钦宗赵桓先时听及姚平仲所引领之秦凤军全军覆没,随又闻及金军再度攻城,方寸顿骇,尤其秦凤军乃勤王之师,竟然如此靠不住,那种师道难道可保大宋江山么?着实令人怀疑,议和之念又起。
次日金军更嚣张,亲自叫阵。夜无群谒道:“既是议和,何敢偷袭金军阵营,李纲是罪魁祸首,非得下台,否则大军压境,城池不保。”火炮登又猛轰。
钦宗赵桓原已寒心,加上季邦彦、秦桧等人奏和,否则京城必亡。钦宗终降旨罢免李纲,尚书右丞一职。赵楷亲自前去力争,钦宗却觉赵楷亦出征有分,末处分其失职,已算走运,岂还敢前来求情,故未从之,赵楷悻然而退。苏小凤亦气得七窍生烟,直斥钦宗比徽宗更糟,连自家弟兄皆排斥。然于事无补,李纲仍被罢免。
钦宗又命大学士宇文虚中及知阁门事王俅为使,亲送诏书以证明割让太原、中山、大同三镇,并祈求送还人质张邦昌及康王赵构,且撤兵回金国。
然完颜宗望却认为李纲下台,宋国内部正乱,乃攻击最佳时机,怎肯从之。夜无群亦因和赵楷有所过节,坚持要以赵楷换赵构。
完颜宗翰更难从命,毕竟李师师仍未到手,怎可走人?
极乐圣王衡量局势,却也想着九龙宝鼎,以及宋两利未能逮着,遂同意继续逼宫,以迫钦宗就范。
消息传回,钦宗实觉头疼,莫说宋两利已逃走不见,光九龙宝鼎已是宋国命脉,怎可动它?一时难舍。
京城军民闻及金人索求无度,无不义愤填膺,极力表示抗争到底。
太学生陈东原是谏官,早已对钦宗软弱,时而谏之,如今得知种种耻辱,立即联合欧阳彻等人共同入宫伏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