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大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样的条例对流民来说作用就比较有限,因为这些流民基本上都没什么牵挂可言,基本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谓既然敢造反了那就无所谓祖坟了,一般这种士兵非常容易跑出去打家劫舍,然后大碗酒大块肉的享受人生,总之能快活一天是一天,同时他们也不怕军法制裁,横下心来要死卵朝天,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人也没什么归属感,谁给奶吃谁就是妈,若真要从严治军难度很大,说不定今天整得狠了明天老子就投敌——这点基本上属于实践经验,当年明朝末期募集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军官们根本无法整顿军纪,不是没有军法,而是根本不敢行使军法。

当然除了士兵成分和残酷的军事纪律之外,需要干的事情很多,因为人到底是一种有智慧有思想的东西,不是一种机器,有了制度还需要润滑剂来运作协调。在军队建设的别后,汉军政府针对人作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开展洗脑运动、拼命提高军人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优待军属之外,还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军服。

汉军的军服改革确实还有一些奇妙的小故事。从建军到现在,汉军所配发的军服可谓风波不断,因为林大帅的一意孤行,汉军的军服最终从传统的样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汉军的军服在林风看来有点独特,整个样式是西洋的制式军装与传统戎装的一个结合体,领口保持了中山装的顶颈齐领的样子,但衣襟却来了个土洋结合,变成了地道的偏衽汉式,之前林风提出的扣子概念被保持了下来,不过这里却非常古怪的根据偏衽走了一条斜线,从脖子上斜斜的延伸到肋下钉肋一排扣子,真是古怪非常,不过古怪归古怪,从外观上来看,倒也是还是很漂亮。

军服改革引发了一些小小的争议,不过这次的守旧派不是那些儒生,而是汉军的将军们,在将军们的眼里这些花里胡哨东西整个很可笑,所以有不少人在背后说大帅这种搞法有点“玩物丧志”,不过早有准备的林风很快就引经据典的辩倒了他们,实际上这个时代因为满清冲击的关系,许多传统被破坏殆尽,若真要搞什么改革其实是阻力很小——试试想看,当年大清要求你们剃脑袋换服装、趴下来自称奴才都没问题,难道现在本帅改个什么军服都不行么?而且这里还有一条脍炙人口的古典依据:司马太史公不是说了么?“胡服骑射”那是地地道道的强军之路,其历史价值那真是经典得没边了,所以当这套理论抛出来之后许多读书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因为当年在大明时代汉族武装力量的惨败实在是刻骨铭心,这时代绝大多数汉族人都认为自己的军队肯定是出了大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进行大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胡服骑射”当然是既符祖宗家法又符合实际要求的选择。

于是在舆论上胜利之后的林大帅趁热打铁,在军服投资上大大追加了军费,这里除了布料、做工上极上档次之外,在钮扣上面更是上升到艺术水准——这种钮扣除了要求全金属制作之外,还要求工匠们打磨得象艺术品,每一颗都必须晶莹璀璨闪闪发光,然后再镀上防锈清漆,所以当军服大批量制作出来之后,连政府的高级文官都羡慕非常,可以想象,当那些普通军官和士兵接到军服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汉军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军人这辈子都从来还没有穿过这么拽的衣服,而其后的授衔和授予军服的仪式都办得非常隆重,鼓乐齐鸣之中,大队人马列出整齐的阵势,军官们一个接一个的走上前来大声宣誓永远效忠林风大帅,然后跪下接受军衔和军服,如此类推,直至每一名士兵。

当然仅仅是这样这件工作还只是干了一半——在林风意料之中,当军队换装之后,这种极其眩目的军服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以致于在京城、直隶一些大城市内挂起一股时装潮流,到底不管怎样,对于审美来说人类还是具有共通性的,这一点北京人和巴黎人没有任何区别,于是后来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弟和公子哥儿出于羡慕,纷纷出重金收购汉军军服或者要求裁缝缝制同样的款式,然后穿在身上耀武扬威,不过这种风光日子只持续了几天,在林风大帅亲自坐镇之下,汉军宪兵部队对这些“伪劣假冒军人”进行了严打,除了用“冒充军人”的罪名罚了一大笔款子之外,同时颁布一条严令:除了忠勇无畏的大汉军人之外,其他任何闲杂人等——包括政府的文职官吏,都没有资格穿戴神圣的大汉军装。

可以想象,这种社会地位的剧变真的令汉军全体官兵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产生一种及其强烈的军人荣誉感,而且这种荣誉感在平日外出的时候愈加愈深——当严打之后那些人对于军装的羡慕反而愈加强烈,越是不准那种诱惑却反而越大,所以当军人上街之后总会接受嫉妒的注目礼,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军人都难免有点志得意满、得意洋洋。

当然,在烘托巩固军人荣誉感这一巨大的心理学工程中,军服制度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这里其中当然还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待遇当然最关键的一方面,在林风改革就餐制度之后,总参谋部根据大帅的意思制定了新的配给方案,在这个计划里面,汉军士兵每日的伙食得到大大提高,一天三顿总计两斤半,换算成馒头的话那就是四十两馒头(一斤十六两),虽然荤腥不多,但吃饱饭那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此外一连串依照军衔的薪饷制度也随之出台,不过这套军饷之后相对于以前的高军饷有所下调,因为此刻汉军不再需要那种高薪制度来拉拢人心,所以不再搞一视同仁的一刀切,而采取了更人性化的等级制度,这里对新兵和老兵,士兵和军官、有战功的军人和没战功的人都采取了区别待遇。

其实随着林风拼命的建设军队,现在军人在汉军领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首选职业,虽然这个职业风险很大,但这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大,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在上次大批搏杀内应图海的地主之后,汉军没收了大批耕地,而现在这些耕地就已经被林风以种种借口赠送了给了军人,可以说现在汉军内的绝大多数军人都是有产阶级,而除此之外,汉军每月固定的收入也相当可观,虽然发不了财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铁饭碗,无忧无虑旱涝保收,这一点从军属们趾高气扬的嘴脸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反映。

于是在这种大趋势下,汉军各支部队的营房驻地总是围了一些企图参军的青年,原来四处碰壁的招兵军官现在炙手可热,已经成为军内公认的第一油水衙门,此间各种腐败屡屡发生,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地主和豪门子弟也削尖了脑袋朝军队里挤,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贿赂负责军官,金钱美色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些人总的来说成功率不大,因为自建立番号制度之后,汉军对于编制已经严格控制,而且就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汉军政权维持眼下这支五万多人军队已经很有点恼火了,所以暂时没什么扩编的计划,这无疑让那些渴望“精忠报国”的年轻人大大失望。

有意思的是,当这种情况被总参谋部发现之后,汉军火速追加了一条剥夺军籍的军法,而领教这个军法的第一批倒霉蛋就是那次带头要求放假春耕的家伙,虽然他们那次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汉军现在已经正式颁布了一种“双七”制度,即允许在非战时的情况下,士兵和军官每年可以享受七天的“农假”和七天的“春节假”,但开始那些对抗长官的兵运分子却遭受了林大帅的打击报复,其中为首的被砍头示众,而剩下的则都被剥夺军籍赶出军营——这些家伙回到家乡之后很快发现了自己到底损失了什么,于是最后很是闹了几回笑话,他们屡屡组织起来在总参谋部衙门上访,而且还在京城大路上拦着官员下跪请愿、痛哭流涕,哭天喊地的要求林大帅看在攻打天津、攻占直隶的功劳情分上格外开恩,允许罪人重回军营戴罪立功。

所以行进在官道上的汉军部队上上下下精神饱满,整一支部队透着一种异常骄横的味道,而那些两侧斥候卫护的近卫军更是两眼朝天目空一切,每当那些村庄里年轻人羡慕的行注目礼的时候,这帮家伙一个个仿佛发了情的孔雀,得意洋洋的吆喝着口令,充满优越感的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来。

最高领袖出行,沿途的各个地方官当然战战兢兢不敢怠慢,这一路上每个驿站之前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近城的官道上都又是垫土又是洒水又是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