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老师生活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市长全名赵永德,是周浩老家所在市的市长,他的祖上便是盐帮出身的。赵市长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可以说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盐帮在背后的支持和推动。只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身份比较敏感,除了盐帮内部少数几位核心成员,其余人皆不知道赵永德其实也算是半个盐帮的人。

当然张卫东就更不知道这个内幕了,施逸群也不会跟他交代得那么清楚。

挂了张卫东的电话后,施逸群便亲自给赵市长拨去了电话。

光施逸群远通集团老总的身份,赵市长都不敢轻慢省内这么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家,更别说施逸群暗地里还是盐帮的帮主。所以赵永德见施逸群大晚上的特意打电话过来交代周浩父亲被抓的事情,哪敢有半点怠慢。挂了施逸群的电话之后,马上就亲自给周浩老家的张县长打去了电话。

张县长是赵永德一力提拔上来的,况且赵永德这一市之长也不是随口叫叫的,那可是市里的第二把,真正有实权的大人物。所以赵永德一打通张县长的电话,也懒得跟他转弯抹角,直接就先把他批了一通,质问他这个县长是怎么当的?为什么乡干部霸道毁约,还能把承包人给抓起来,这不是无法无天是什么?这样的干部还留着干什么?

张县长本来是在家里吹着暖烘烘的暖气,但被赵永德这么一骂却是心惊肉跳,冷汗直流。到了他们这样级别的官员,在市里说起来也算是一方诸侯了,若不是领导真的很生气,是不会这么叫骂的。当然领导这么骂你,若不是两者真有矛盾,故意整你,那往往表示领导是把你当自己人看的。

但不管领导是不是把你当自己人看,领导生气并且开骂了总不是件好事,如果这个时候再不懂得引起重视,恐怕就算是自己人,领导也会毫不客气地手起刀落,削了你的官帽子。

张县长又哪里知道,赵永德之所以这么生气,一方面固然是这件事性质很恶劣,让他身为一市之长忍不住为之动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件事情惊动了盐帮大佬施逸群亲自给他打电话。说得好听点,是帮主托他赵市长办点事情,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帮主对他赵永德主政一方能力的质疑。身为半个盐帮弟子的赵永德能不急?能不上火吗?

既然市长发火了,张县长屁股当然坐不稳了,当晚就一个电话打到乡里,让他们马上放人,然后想想又不放心,又让秘书安排车子,大冬天晚上的坐着车子往乡下赶。

今晚对于周浩一家人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先是乡党委书记、乡长,乡里两位巨头亲自到派出所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对周浩的父亲周建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示道歉,同时承诺合同期不到绝不会收回他们家的果园。没办法,这事都惊动张县长了,他们哪还敢胡来,还好两人不知道这件事还惊动了赵市长,否则估计两人哭都来不及了。

后来周建庭稀里糊涂地回到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张县长竟然带着办公室主任和秘书亲自到他家里看望慰问了,当然县长大人既然到了,乡里的两大巨头是肯定要亲自陪同的。

张县长看望周建庭时,不仅握着他的手饱含深情地说:“周老哥您受苦了!”,甚至还当着乡里两大巨头,还有村里赶来看热闹的村民,义正词严地说对这件事的相关人员干部,县里一定会做出严肃处理。

张县长这话说得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后背直流冷汗,看来张县长是要动真格了,可是没听人说起周建庭上头有人啊?真要有人,他们还能让下面的人胡来吗?

乡里的两大巨头就算做梦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牵扯到另外一个省的二流学校的一位大学老师,也就因为这位大学老师,事情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翻天大变化。

其实张卫东也没想到自己一个电话会在隔壁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至于周浩就更想不到。他以为班主任的朋友如果能把他父亲从派出所里捞出来,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没想到自从班主任走后没多久,先是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事情已经在解决了,让他不要担心。周浩接完电话,正有些惊疑事情哪有这么快,便接到了家里报平安的电话,说他爸已经回到家了,而且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还亲自向他爸道歉,并表示荒山的合同继续有效。当时周浩就听懵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班主任的朋友竟然这么牛逼,不仅把他爸从派出所里捞出来,而且竟然还惊动乡里两大巨头亲自道歉!

不过事情却远远不止于此,当周浩晚自修结束回到宿舍时,再一次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县里的张县长带着人亲自登门看望他爸,并且当场表示一定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古话有语七品县令芝麻官,但实际上,尤其在当今国内,一县之长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绝对是非常大的官员,并不是普通老百姓想见就能见到的,更别说大冬天晚上亲自登门道歉了。

震惊过后,周浩不禁想起了班主任说的那位朋友。他实在无法想象,班主任那位朋友究竟是什么来头,面子竟然大到这等程度,竟然连县长都要亲自登门道歉?

……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因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

曲径通幽,青城后山,一座破落道观坐落在一偏僻的半山林木之中。

道观门口进去,是一院落。院落里古松参天,古松之下,一位发须皆白的老道正躺在一藤椅上,轻轻摇晃着,眼睛半闭半合,好似半睡半醒。但若有人仔细观看,或可发现那本应该浑浊的半眯眼睛里偶有锐光闪过,竟是如剑一般的锋利,偶有山中松鼠爬过,被那如剑般锐光一扫,顿时根根松毛立起,然后倏地一下跑得不见踪影。

道观外看破落,院落后面却有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两边竹林青翠,竟是别有洞天,那竹林曲径一直通到一间古朴木屋,隐隐有药材的清香,还有饱经岁月沧桑的叹息声从里面飘出来。

木屋中,尘虚道长恭谨地坐在一位老道的身后。

老道面容枯瘦,脸上的皱纹如同古松开裂的树皮,露在袖袍外的双手如同枯干的树枝。老道此时正端坐在一丹炉前面,一手拿着一把浑体都是翠玉制成的扇子,一手拿着一些不知名的药材,面露难以抉择的表情。

丹炉之下有柴火在烧着,把大半个丹炉烧得通红如火。

“唉!”过了许久,老道长长叹了一口气,把手中的扇子还有药材往地上轻轻一放,然后站了起来。

“师父。”尘虚道长见老道站起来,也急忙跟着站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

“自古七十古来稀,为师已经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照理来说应当知足了。只是到了筑基门口却不得入,终是遗憾啊。”老道信步走到门外,仰天叹息道。

“师父,不是还有药材吗?为何又不炼了?”尘虚小声道。

“炼了又如何?不过又是徒费珍贵药材,还不如趁早作罢,留给你们一些,或许时过境迁,你们有机缘找到完整的丹方又或者遇到高人,炼成了这筑基丹也不一定。”老道说道。

第412章 青城之行

“天师道、茅山派等教派不也有些炼丹前辈吗?不若把他们请过来,或许合众人之力可炼成丹药也不一定。”尘虚道长不死心地道。他知道师父洞明道长已是一百十八岁高龄,换成普通人早已作古。他能到今日还健在,主要是常年修炼,境界以至练气九层之故。但饶是如此,随着年事渐长,生机却渐渐枯萎,已到了油灯枯尽之时,若不能炼成筑基丹,借丹力突破到筑基期,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你能想到,为师难道会想不到吗?只是自从四百年前大劫之后,大道中落,天地灵气贫乏,各派人才凋零,道法失传。认识的道友中,他们也无非跟为师差不多,却是帮不上忙。”洞明道长感叹道,声音回荡在幽幽竹林之中,显得越发沧桑苍老。

尘虚道长知道师父所言不假,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真正修行的人数已是少得可怜,更别说堪比他师父的得道高人了。这也是上次武林大会,尘虚道长等人知道张卫东竟然也是同道中人之后,便立马把他引为知己之故。

“说起认识的道友,弟子倒是想起了一人,这人是弟子上次去参加武林大会认识的。人虽年轻,却是一位有道之士。医术很是高明,弟子自叹远不如他,而且大会期间他还曾拿出一瓶药水,那药水乃是以符入药制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