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让人可怜到了极点。世上哪个做女人的不盼着做一回母亲,能有个自己的亲生儿女?她为了这个家,进宫当尚宫娘娘,用一辈子的幸福换了全家的荣华富贵,可就连这一个小小的要求,家里也不许,你觉得这样有意思么?”
掬了把同情的眼泪,陆文氏伤感的告诉女儿,“阿滢,听娘的。娘这把年纪,什么都看透了,也想通了。娘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你想进宫,是想自己混出头来,可以一辈子护着你娘,护着你哥还有你侄儿,不叫人欺负。你心疼娘,可娘也心疼你啊。这里只有咱们娘俩,娘不怕说个掏心窝子话。你哥再亲,毕竟只是你哥,他有他的媳妇,他的儿女,他最亲的永远是他们。你这个做妹妹的,还得隔着一层。娘能活成眼下这样,已经知足了。至于你哥,他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大的饭,更多的,不是你这个当妹妹的应该操心的事。”
拉起女儿的手,摸着那上面因为长年累月练习刀工磨出的薄茧,陆文氏心疼的道,“娘不要你再风光下去了。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好好嫁个人,生几个孩子,不要等到老了,跟你姑祖母似的,身边看似围着一屋子人,却几乎全是惦记着她的方子和东西,没一个真心疼她孝顺她的人。女孩子的青春有限,真要等到那时,你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娘,您别说了!”陆滢听得心里难受之极,她何尝不知道娘说的全是为了她好?可是真要嫁人吗?她还是越不过心里的那道坎。
这世上男子负心薄情的实在是数不胜数,有钱男人这样,没钱男人也这样!就象她那个爹,什么本事都没有,就知道花心。自打她出生到她爹闭目,简直就没让她们母女消停过,没一日不闹得鸡飞狗跳,让人怄气掉眼泪的,真要遇上个这样的男人,那嫁了又有什么意思?可要是想找个重情专一合自己心意的,又哪有这么容易?
好不容易把母亲送走,正想一个人静一静,却不料等来了自己的师父。
见余三胜似是心情也不太好的模样,陆滢强打起精神,把他请进屋倒茶,“瞧您脸色不好,可是出了什么事?”
余三胜愁容满面,眉头深锁,“平国公病了,懒怠饮食,太后娘娘亲自打发人去问,只说想吃碗豆腐花。可御膳房连接做了好几道送去,都不甚欢喜。太后娘娘急了,在宫里发了脾气。要是再这么下去,连师父也招架不住了。我过来是想瞧瞧你家几位姑祖母从前留下的方子,看看有没有做豆腐花的。”
家里的所有藏书与方子,没有人比陆滢更熟。这当中包罗万象,可唯独没有豆腐花这样普通到极致的东西。
“徒儿觉得,以御膳房几位大师傅的水平,他们做的豆腐花是绝对错不了的。平国公不喜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喜好?”
这话是有道理,可余三胜听着更重的叹了口气,“听说瑞安县主的生母从前就是卖豆腐的,估计平国公是想着那一口了。可这天下的厨子虽多,却是一人一个口味,咱们要怎么才能做出他想要的那种风味?”
第141章 别理我
面对师父的难题,陆滢却觉得再容易不过,“想知道平国公的口味又有何难?把县主请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可余三胜却瞟她一眼,“平国公夫人说,县主来了京城,已经记不得那味道了。”
怎么会这样?陆滢轻轻皱眉,对这位乞儿县主的事迹她也有所耳闻,可再怎样,自己的亲爹病了,她哪有这样一推三不管的道理?
可这些达官贵人的家务事不是她们这些厨子能操心的,所以只能想着如何解决。
师徒俩正犯着愁,余三胜忽地想起一个办法,“你可知道哪里有做豆腐的人?要不干脆买一份来试试?”
豆腐?好似听人说过。对了,是那个姓沐的姐儿!陆滢想起来了,念福曾经说过,她家就是祖传做豆腐的。她连水晶卷也做得出来,说不定豆腐会更好?那要不要请她……
不!
陆滢突然激起一股好胜之心,就凭自己的厨艺,为什么还要求助于人?
“师父,我想平国公从前吃的是民间之物,自然比不上御膳房的精雕细琢,要不我们别做得那么细致,就用民间的做法,做一碗普通的豆腐花,你看如何?”
“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余三胜点头之后,却是诧异的又看了徒弟一眼,“你平常总说食不厌精,从不会有如此想法的,怎么今日倒是知道变通了?”
陆滢一哽,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不觉还是把沐姐儿的话听进了心里。美食不仅要给少数人分享,也应该能给更多的人分享。
普通的美味,也应该做出美味。
那这碗“普通”的豆腐花,就由她来准备吧。
※
欧阳康赴宴回家的时候。就见旺财又尽忠职守的蹲守在了厨房门口,玩着自己的小爪子和毛茸茸的大尾巴。见他回来,转头看了一眼,呜呜叫了两声,算是打个招呼,然后继续拿后爪挠脖,没有半点挪开的意思。一看这架势,欧阳康就知某人肯定又在厨房里忙活了。
到窗边探头笑问,“又忙什么呢?”
“别理我,没空!”念福头也不回的继续捣鼓她的新酱汁。努力回想着陆滢煲汤时都用了些什么原料。
当然。她不会抄袭。再说鲍鱼什么的她也买不起,就买了些廉价的虾米鸡架,试图煮出同样鲜美的好味道。
“你没空理我。有空张嘴尝尝这个么?”欧阳康从袖子里掏出两块用干净手帕包好的桂花糕,咳咳,他没好意思去捡平国公府的桂花,却到底是顺了两块糕。
平国公府的人不怎么样,但平国公府的桂花糕是做得真好。既然是好东西,当然要与沐小厨分享。说不定她还能做得更好呢?
欧阳大少的小算盘是打得越来越精了,可念福却回了他一个不耐烦的大大白眼,“没看见人家正在忙么?添什么乱!咦,好香啊。”
美食本身就是最大的说服力,念福的鼻子在闻到桂花糕的香气时。不耐烦的神情就跟翻书一样翻过去了。
啊呜啊呜,在欧阳康的脚底下,刚才还对他不冷不热的小毛团已经殷勤的蹿了过来,无比热情的舔着他的鞋。
“没出息!”如此前倨而后恭,令人鄙视。欧阳大少瞪了旺财一眼,却望着那个同样翻脸如翻书的人得意道,“香吧?赶紧试试,味道很好的。听说这可是用窖藏三年的桂花和香料一起腌制制作的呢。”
念福拿过一块糕,忽地眼前一亮,“对啊,香料?我怎么没有想到?”
迅速把那桂花糕啃一口,在嘴里细细咂摸着它的味道,“嗯,真是不错。应该放了不少东西,可都放了什么?”
这个欧阳康就不知道了,把另一块桂花糕掰下一小块喂脚下没出息的小家伙,另一半仍给念福递去,“留着你自己慢慢研究吧。”
念福嗯嗯的应着,不客气的收了糕,捻了一小块下来,细细琢磨。看她闻闻家中各式香料,又去闻着那糕,边尝味道边冥思苦想的认真样儿,欧阳康笑笑,也不打扰,自去忙他的事了。
自从有了钟山,再没有银钱和一大堆的家务琐事让欧阳大少心烦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清晰的家务汇报和整理好的银钱账目,处理起来轻松许多。不多时弄完了家务,欧阳康正想找钟山过来商量几件事,钟山自己上来了。
“少爷已经看过账目了吧?现在有没有空下去看看整理好的客厅?”
有眼色的人用起来就是省心,欧阳康欣然答应,随他下了楼。
却见之前那一进房屋已经整理得颇具规模了,之前念福提出挂上布帘,可那样的话,采光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为了兼顾美观和实用,钟山去买了一批竹帘。竹帘比布帘重,放下来时可以挡风,卷上去时就能让光线透进来。
而且竹帘比布帘更便宜,在上面用随意绘制些梅兰竹菊,整个房间的文人格调立刻就起来了。然后趁着天还没太冷,从园子里移植了些竹子松柏等经冬花木过来,修修剪剪的布置一番,再点缀些五颜六色的菊花,整体感觉就很不错了。
欧阳康看了很满意,但钟山却仍有遗憾,“这边吃饭是没问题了,可按理应该再给客人准备几间更衣小憩的屋子,可我问了工匠,再怎样节省,那些被褥陈设都是省不了的,暂时可能还得放一放。”
欧阳康想到妹妹留下的一千两了,踌躇片刻道,“其实家里还有点钱……”
不料钟山却带了几分狡黠笑道,“其实少爷不必担心会待客不周,让客人看看寒酸点也未必没有好处。毕竟少爷是离家独居,弄得太好,反让人闲话。再说了,回头收了客人的礼金,再把客房整理下,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