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宋词鉴赏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注解】:

1。少年有意伏中行:谓年轻时就有降伏中行的壮志。

2。馘(guo2):古代战时割取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功。这里是杀戮的意思。

3。击楫中流:用晋祖逖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的典故,表示抗金的决心。

4。维扬:扬州的别称。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上片寓情于景,抒发兴亡之感慨。通过单调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扬州劫后的荒凉,痛悼国家不幸,慨叹千年兴亡,表现出作者对国事忧虑的惆怅心情。下片抒发作者少年就立下报国志向,消灭入侵者,收复中原。但自己一片忠言无法被当权者采纳,路过扬州,不胜感慨。这首词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保卫家园的意志和历史责任感。

李好古

南宋末年人,籍贯、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自称〃江南客〃。词多呼吁北伐,言情激切,有《碎锦词》。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

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衔绣幕,

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楼歌舞?

谁在玉关辛苦?

若使胡尘吹得去,

东风侯万户。

【注解】:

1。红素:花的颜色红白相间。

2。衔绣幕:燕子衔泥在帘幕间穿过。

3。玉楼:华丽的楼房。

4。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这里是借指国防前线。

5。胡尘:外族发动的战争。胡,这里指蒙古族。尘,战争的烟尘。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中原故土的怀念,抒发作者感伤国事,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思想感情,同时流露出对腐败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上片写春天到来,燕子寻觅旧巢的情景,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下片谴责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全感情深挚浓郁,宛转含蓄,设喻新巧,较有感染力。

*清平乐*

李好古

瓜洲渡口,

恰恰城如斗。

乱絮飞钱迎马首,

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

极知形胜东南。

更愿诸公着意,

休教忘了中原。

【注解】:

1。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

2。城如斗:指城形如北斗。

3。玉关:泛指边塞。

4。控金山:是说瓜洲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

【赏析】:

作者经过瓜洲时,但见平沙浅草,征途茫茫,有感而作此词。南宋时,瓜洲渡是金兵南侵的冲要之地。所以这个“乱絮飞钱”的南方小镇,如今已成了从前的边塞玉门关。词中说瓜洲南控金山,形势十分重要,作者提醒朝廷诸公加意经营,不要忘了中原地区。全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工丽精炼。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

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

万顷烟波万里愁。

山长水远,

遮断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

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解】: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峰。

【赏析】:

1221年,金兵南侵,掳走了大批淮上良家女。有女题此词于泗州客舍间。此词写被掠女子的怨恨。词写淮上女被掠途中,对故乡山水的依恋。这首词血泪交并,不仅真实地表现了这位被掠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怨恨,也是南宋人民流离失所的真实写照。抒情哀婉真挚,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

淮上女

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宋宁宗嘉定年间(1220),金兵南侵,作者与大批淮上良家女被掳北去,题词于泗州(今江苏泗洪东南)客舍间。

*沁园春*

陈人杰

谁使神州,

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怅晨星残月,

北州豪杰;

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刘表坐谈,深源轻进,

机会失之弹指间。

伤心事,是年年冰合,

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

算示未必、

江沱堪宴安。

叹封侯心在,

[左“鱼”右“擅”的右边]鲸失水;平戎策就,

豹虎当关。渠自无谋,

事犹可做,

更剔残灯抽剑看。

麒麟阁,岂中兴人物,

不画儒冠?

【注解】:

1。陆沉:指土地被敌人占领。

2。青毡:比喻被金人盗走的中原故土。

3。冰合、风寒:比喻遭北方强敌的威胁。

4。在在:处处。

5。江沱:代指江南。

6。宴安:享乐安逸。

7。[左“鱼”右“擅”的右边](zhan1)鲸:大鱼。

8。渠:他。

【赏析】:

此词作于理宗嘉熙元年(1237)。南宋政权腐败难以抵抗蒙古军的进攻。成都、襄阳等地接连失手。词人有感时势而作。前三句怒斥误国之人,接下四句言国势衰微,然后指出由于长期来统治者未能把握好时机,因而担误了国家大事。随即又联系自身,言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才能。最后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词情绪激烈,议论纵横,强烈抨击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昏庸误国。

陈人杰

(1218…1243),一名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属福建)人。二十岁应举不第。其词全用《沁园春》调,抒写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与报国杀敌的激切之心,风格悲而壮,是南宋后期地位仅次于刘克庄的辛派词人,有《龟峰词》。

*念奴娇*

邓剡

水天空阔,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眼泪,

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万里,

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

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赢,回旗走懿,

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

【注解】:

1。“水天”两句:用赤壁之战中周瑜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感叹抗元事业没有神助。

2。世间英物:此指文天祥。

3。蜀鸟:了规鸟。

4。“哪信”三句:哪里想到,当年你从元兵虎口中脱身,扁舟江海,历尽艰难又重振旗鼓呢?

5。“正为”两句:意说苟活的我还要与你这位抗元盟友关注时局变化,以期再图抗元大业。

6。懿:司马懿。

【赏析】:

此词作于词人与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被押送燕京的途中。上片主要写亡国之痛。作者以无限悲痛的心情直呼,象文天祥这样的英雄为什么得不到“东风”。下片主要对文天祥的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这首诗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情景互融、浑然一体;运用典故,以古喻今。在宋末词坛堪称杰作。

邓剡

(1232…1303),字光荐,号中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临安沦陷后,辗转海南,坚持抗战。1279年崖山兵败,自杀未遂,被俘后与文天祥一起北遣,至南京放还。词多写亡国之悲,沉痛凄苦。在《中斋集》。

*念奴娇*

文天祥

水天空阔,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雄。

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

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万里,

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

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

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上孤月。

【注解】:

1。东风不借、世间英雄:暗含三国时“借东风”的典故。

2。蜀鸟:杜鹃鸟。

3。吴花:指金陵的花。

4。欧盟:朋友。此指邓剡和其他战友。

5。回旗:指军队反攻。

【赏析】:

这首词是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军俘虏后,押解北上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全词不达意充满了凛然无畏的浩瀚正气。上片通过用三国时周瑜凭借东风火烧赤壁的典故,来抒写自己抗元不得天助的愤慨,以及见到金陵的荒凉残败而引起的极为感伤悲痛的情怀。下片则以回忆抗元斗争生涯,表达了自己视死于归、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全词慷慨悲壮,感人肺腑。

文天祥

(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德'礻右'二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元营谈判,,遭拘留,被解北上。后脱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