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斯把他的车支走意味着他看到了从广场那边漫步而来的一对意大利年轻夫妇。他们不是目标。那个女的双手挽着那个男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在“目标”回家的时候,在前面离他大约一分钟路程的地方走着。这对年轻夫妇知道,他们出现在安尼巴利亚诺广场上,就表示过去三天来他们一直监视和跟踪的那个人正在向他们靠近,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个信号是发给谁的,又为什么发这个信号。
  看到这对夫妇以后,汉斯就要到第二辆用以逃离的车旁。这是一辆租来的货车,停在离广场几百码的地方,一个有些年纪的意大利司机耐心地坐在驾驶座上。阿弗纳和罗伯特悠闲地穿过广场,向公寓楼的C入口走去,同时留意绿色“菲亚特”中斯蒂夫的动静。在门廊徘徊得太久是不明智的。直到,或除非坐在斯蒂夫旁边的那个女孩下车,阿弗纳和罗伯特才能进入大楼的门廊。
  如果她下车以后走开了,阿弗纳和罗伯特绝对不能进去。它是这次任务流产的最后一个信号,可能是“目标”旁边还有一个人,也可能是他完全改变了方向。那个人要从街角那边过来,阿弗纳和罗伯特两个人都看不见。他们能看见的只有斯蒂夫的“菲亚特”中的那个女孩而且还只能看见她浅色的后脑勺。
  阿弗纳感到他腹部的肌肉绷紧了。
  他偷偷瞟了一眼罗伯特,只见他同伴的脸上一点紧张的神色都没有。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嘴角边的肌肉是松弛的,灰色眼睛上方的眼睑低垂着。这些是无聊乏味的表示。
  那个金发女孩应该有所动作了。
  她动了。她从汽车上下来,但没有走开,而是跑起来了,跑动的姿势非常笨拙,跟其他穿着高跟鞋的女孩一模一样。她跑到刚刚转过拐角的那对夫妇面前,向他们大声喊道:“你好!”双手去挽那个男人的另一只胳膊,然后三个人笑着说着,互相紧贴着,一起走过了迪里雅斯特酒吧。
  大概只离“目标”一分钟的距离。
  阿弗纳好像今生只为做这一件事似的,迅速地毅然决然地走进了C入口的门廊,他没有用语言或动作示意罗伯特跟着他,但他确信罗伯特就在他身后。他无论如何也是要进入门廊的,命令他人采取行动不是以色列军队的传统。领导们希望其他人到哪里,他们自己会先到哪里。在战场上,一个向前冲的人发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这种情况是少有的。
  门廊里面空气阴冷,潮湿。大厅里漆黑一片。在欧洲,在廉价的公寓大楼里都是这样,大厅、楼梯井或者门廊里的灯光打开之后,过一两分钟就会自动熄灭。否则的话就会浪费电。
  阿弗纳和罗伯特前一天来过这个大厅,对这里的布局、楼梯和老式电梯的铁栅栏有个大致印象之后就走了。要塞一枚硬币电梯门才能打开。在一面墙上,有一块像镜子一样的反光玻璃吓了阿弗纳一跳。他应该记得这里有一面镜子的。等眼睛适应黑暗之后他瞥见了镜中的自己,这时他的心跳几乎停止了。那一瞬间他以为有个人在大厅里等着。原来是自己的影子。幸好罗伯特没有注意到。
  他们回头看看入口处,有人经过。在狭窄的入口处,一瞬间出现了很多人的轮廓。有一个妇女,有一对老年夫妇,还有一只狗。它停下来,朝后看着,摇着尾巴,跳着跑开了。
  接下来,千真万确,他们等着要杀的那个人出现了。
  他路过入口处的时间不到一秒钟一个提着食品袋的轮廓但阿弗纳和罗伯特知道一定是他。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他向隔壁的迪里雅斯特酒吧走去。这时他们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斯蒂夫在绿色的“菲亚特”里向他们示意但这已经没必要了。他们已经知道了。
  那个人一定正在打电话。四分钟,五分钟,如果有人在用电话的话也许要六分钟,或十分钟。或者只要两分钟。确切的时间无法预计,但这并不重要。他终于从C入口进来了,是独自一人回家。
  当然,在同一时刻,也可能有其他人从C入口进来,或者从楼上下来出去。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不能动手。这一天的行动就流产了。如果目标有机会看清他们的脸,也许就前功尽弃。
  如果他们已经开始,用突击队的话来说,“行动”的话,有人进来怎么办呢?阿弗纳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考虑这种可能性。所谓的零风险,只能是接近零风险,并不是绝对的“零”。即使伊弗里姆也承认,在这样的行动中,不可能计划得面面俱到。真正的零风险是待在家里看电视,但即使那样,屋顶也会掉下来。
  目标从门外进来了。
  除他之外阿弗纳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后面还有一男一女。他们是一两个无辜的旁观者。罗伯特也看到他们了。他们正要进门,只离那个提着食品袋的人几步之遥。他一边走,一边从衣袋里摸索着什么,也许是一枚硬币,好打开电梯门。
  这时,罗伯特猛地动了一下,也许是因为走在那个人之后的那对夫妇。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动那么一下。也许是觉得这次任务要流产了,他开始向楼外走去。不管怎样,他这一动目标后面的那对夫妇也许意识到了他的动作,看见黑暗的大厅里有一个他们不认识的模糊的人影,也许是他们干脆改变了进入公寓大楼的想法。他们停住了脚步。
  接着,那个男的似乎抓住了那个女人的手,他们双双走开了。
  在他们前面,那个提着食品袋的人毫无觉察。他继续朝电梯走去,脚步坚定,无拘无束,不畏黑暗。他空着的那只手还在上衣口袋里摸索着。他身材瘦小,对危险毫无觉察。阿弗纳看见他的脖子好像是从他袋子里伸出来的一只酒瓶子。
  罗伯特伸手把灯打开。灯突然亮了起来,虽然并不明亮,却吓了他一跳。他抬起头看了看,没有放慢脚步,也没有停下来。他没被吓住,甚至并不感到吃惊,也许有一点迷惑。他正要与阿弗纳和罗伯特擦肩而过。他的态度似乎表明,无论这两个陌生人在黑乎乎的大厅里做什么,都跟他无关。
  罗伯特在离他一两步远的地方用英语对他说:
  “你是威尔·兹威特吗?”
  这个问题只是操作程序而已。灯再次亮起来的时候,两个特工都认出这个瘦长的诗人。他们详细研究过他的照片。他们对官方公布的他的生平烂熟于心:年龄,近四十,出生于约旦河西岸的彻门。他是个文人,在左翼知识分子界很受欢迎,但很贫穷,不断地换工作换住处,而换的无论是工作还是住处都很一般。现在在罗马的利比亚大使馆担任翻译,为人低调。他的女朋友是个年纪比他大的女人,有点胖。但她穿戴很讲究,似乎特别喜欢去苏联度假。当然,这没什么错。他有一个弟弟,在慕尼黑惨案之后被德国驱逐出境,这也没什么错。跟兹威特一样,他在文章中表达爱国情感,甚至推荐其他阿拉伯爱国作家的作品都没什么大错。这些是西方新左翼,或者老一点的左翼知识分子表达的普通的情感。就这一点而言,较老的右翼知识分子也这样表达过。
  兹威特的名字在伊弗里姆的名单上位居第四位还有别的原因。“穆萨德”有理由相信,威尔·兹威特是欧洲恐怖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协调人之一。在“穆萨德”看来,1968年,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以色列航空公司从罗马飞往阿尔及利亚的飞机,拉开了十年恐怖活动的序幕。他是这次事件的负责人。兹威特不仅翻译了《一千零一夜》从“穆萨德”掌握的情况来看是这样而且还在1972年策划了企图让一名英国妇女将一个磁带录音机炸弹作为礼物带到国外、以炸毁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另一架喷气式飞机的恐怖活动,机长成功飞回并在罗马安全着陆以后,两名恐怖分子被捕。而下一架飞机的机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你是威尔·兹威特吗?”
  罗伯特的声音漫不经心,甚至彬彬有礼。在那一刹那,兹威特似乎没有怀疑。罗伯特和阿弗纳手里没有枪,“拔枪就要开枪”,但还不能开枪,身份还没有确定。伊弗里姆曾经说过,“让他自己确认,要认准他,就像认你的亲兄弟一样准。”
  兹威特开始确认自己了。为回答罗伯特的问题,他的眼睛,头部开始画表示肯定的弧线,但某种东西某种预感,某种征兆使他停了下来。他没有完成点头的动作。后来阿弗纳常常想,在那一刹那间,是什么使他意识到致命危险来临的呢。
  “不是!”
  阿弗纳和罗伯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