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世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东,老奴还是喜(…提供下载)欢汴京城的雪,每年不回来看上那么两眼就会觉得憋得慌!” 

第六十章 守孝 
 
    书华陪着笑道:“孔爷爷老当益壮,能回来瞧瞧我们这些晚辈也是好的,只是汴京城不比山东,天寒地冻的,孔爷爷可得千万注意身子骨。”  
    “三小姐莫要担心,老奴这把老骨头虽说不复当年那般健壮,但对付这点雨雪还是够的。倒是三小姐身子骨弱,这么冷的天,不好好呆在屋里烤火,怎地在外面瞎跑?”  
    他本是下人,不该过问主子的事情,但他的身份不能等同于一般下人,而且他这番话也是出自真切的担忧,听在耳里,不但不显得突兀,反而叫人心中温暖。  
    书华浅浅一笑:“等下就要发丧,该准备的极品还在厨房,我得去看看,千万别出了岔子才是。”  
    关于她管了厨房的事情,孔管事在之前就略有耳闻,此刻听她如此说,心中不觉对她的谨慎小心又多了几分好印象,道:“三小姐做事如此认真负责,真真不负夫人与二爷的期盼。既是三小姐有事在身,老奴也不耽搁您了。”  
    言罢,他便朝书华一礼,侧身让到一边,礼数方面做得十足十。  
    二哥替小妹紧了紧领口,没好气地瞅着她:“不过是些做样子用的祭品,偏生你紧张得跟什么似的,一定要眼巴巴地去盯着,这地上滑不溜丢的,万一摔着了可叫人笑话了去!”  
    “我会小心的,发丧的事情还没准备完,你还是快些去祠堂帮忙吧。”  
    二哥点点头,又道:“你那斗篷还在我屋里,今晚上就给你捎过去。”  
    “好。”  
    二哥这才领着几名管事一并朝祠堂走去,书华看着他们走远了,方才转身继续往厨房行去。其实厨房里准备得也差不多了,杨婶虽然好大喜功,但在正事上一点都不马虎,加上许大娘之前的准备,倒也是井井有条,没有半分差错。  
    书华进到厨房时候,见到他们正在将祭品装入食龛之中,每一份菜都端得小心翼翼,生怕撒到一星半点儿。书华就静静站在旁边看着,等到所有的菜都装好了,这才出声让富友快些将菜送到祠堂去。  
    今日是发丧的大日子,家里人都穿上了白色粗布丧服,腰间系着粗麻绳。等一下发丧,无论男女主仆,沈家上下要全部出动。  
    书华出了厨房,见到天又开始下雪了,心中盼望着雪不要下大了,不然等下上山可就麻烦了。  
    她直接去了祠堂,大家都已经在那里聚齐,个个都身着白色丧服,头上身上皆无半点装饰之物,远远望去,倒是一大片纯净的白,不比旁边的白雪要浅。  
    又是一番祭词与繁礼,书华这一回没有打瞌睡,正正经经地站在人群里,看着他们在前面跳上跳下,自己跟着大家时而作揖时而跪拜,直到所以繁文缛节完成了,这才有强壮的护院上前来挑起棺材,缓缓朝家门外走去。  
    出了沈家,来到街上,事先等在那里的下人们纷纷迎上前来,他们或是捧着元宝蜡烛,或是提着纸钱篮子,亦或是举着白布幡,按照之前教好的规矩站列,人虽多,却也不乱。书华一直与大姐和书琴站在一起,大姐一直保持哀戚的神色,看着很有一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美态。而书琴则一直在东张西望,虽然被二夫人瞪了好几眼,也仍旧不知收敛。  
    书华只管垂头望着鞋面,队伍正式朝城郊外出发,她就跟在棺木的后面,走得不急不缓。倒是前边的三夫人与四夫人哭得很欢,二夫人只含着泪,却也不出声,倒是很有一番持家之态。  
    见到她们如此,身后那一群姨娘也跟着哭号起来,尖锐的哭声实在刺耳得很。书华被折磨的痛苦不堪,只恨不得堵上耳朵落荒而逃。  
    二爷就在队伍的最前头,手捧老太爷的灵位,神色肃穆,眼睛直视前方,未曾有半点不平。三爷与四爷就跟在后面,手持白幡,眼睛发红,似有落泪。  
    书才领着一干儿子跟在他们后头,披麻戴孝,抛撒纸钱。  
    北风呼呼地吹,黄白的纸钱在空中肆意飘飞,和着寒冬的雪花,无论这些人是有多少出自的真心,此情此景,却是透出浓浓的悲凉萧索之态。几百人的队伍在汴京城里缓缓前行,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议论纷纷,加之听说沈家被削减了爵位,都道沈家的气运只怕就此没落了。  
    或许几天后,他们茶余饭后又可以多一项谈资了…… 
    队伍一直行至城郊外的九度山脚下,按照习俗,孝子必须身披蓑衣,松散头发,赤脚上山。此刻正值严冬时节,山路崎岖,若是真的赤脚行走,双脚肯定会被冻坏。  
    不等三爷四爷商量,二爷就率先脱下鞋子,披上蓑衣散掉发髻,带头往山上走去。  
    众人劝阻无效,只得随了他去,跟在他的身后上了山。  
    二爷拄着一根树枝,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有好几次都差点打滑摔倒,幸而旁边的人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见到父亲在寒风中萧瑟的背影,书才心有不忍,奈何他也知道父亲的脾性,劝说根本无效,只得小心跟紧了他,生怕他再有个什么意外。  
    好不容易上了山,少不得又是一番折腾,升棺入土,敛葬唱词,以及最后的哭丧合土,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书华一直就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父亲跪在墓碑前有些佝偻的背影,他其实还算年轻,可是此刻的他,却在一瞬间老了不止十岁。  
    他该是很辛苦吧……  
    等到所有事情都办好了,大家都准备下山的时候,二爷却突然让人在坟墓旁边建个草棚,说是要在此地守孝三年。  
    按照北周的习俗,守孝之类的事情早已不似从前那般严格,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仅仅就是在家中禁荤禁欲,只要三年期满,变算作守孝完成。按理说,二爷根本无需做到这一步,奈何众人开始纷纷劝说,他硬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固执地要在这里为老太爷守孝。  
    二夫人心中既是委屈又是心疼,可她不可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出来,只能憋住泪水,乖巧应下二爷的每一句吩咐。  
    而书才却是站在旁边一声不吭,他知道父亲这么做的理由,也知道这么做的必要,因为他找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第六十一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今年的年关过得特别忙碌,即便家里挂满了红灯笼与红对联,但在空气中却有一股子挥之不去的阴霾。  
    老爷子走了,当家的二爷只身守在坟前,执意不肯离去。三爷与四爷等不及过完年关,就赶紧着搬出了沈家,偌大一个沈家,就只剩下二夫人与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二爷不在,报账汇总的工作却还是要进行,书才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义不容辞地挑下这副重担,整日忙得忘乎所以,就连吃饭也泡在账房里不出来。  
    书华虽然担心二哥的身子,但家里眼下忙得很,她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解决,只能变着法儿多做点好吃的补品给他送过去。  
    过两天就是大年,书华今天大早就去向二夫人请安,暖阁之内,热浪逼人,窗户全都关得紧紧的,透不进一丝气儿。二夫人就端坐在主座上,背后靠着软垫,腿上盖着厚软的缎面小被,一头青丝被梳得一丝不苟,眉骨高挑,艳丽的风情一如盛开的大牡丹花。 
    大姐也坐在旁边,静静地喝茶,倒是少了些从前的锐利。  
    见到这副架势,原本要告退的书华不由脚下一顿,等着二夫人接着说话。  
    果不其然,二夫人问起了她这些日子在厨房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觉得不好的地方。  
    书华事无巨细地一一禀报,这些日子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过冬的食物也已经安置妥当,一切都进行地很顺利,请她勿需太担心。 
    二夫人点点头,从小被里伸出右手,招呼书华过去,拉住她的手忧心忡忡地说道:“你父亲去九度山住了有些日子,过两日就是年关,总不能就就放着他一个人在山上……”  
    “这是父亲的意思,能劝的都已经劝了,太太可还有什么办法?”  
    二夫人稍稍颔首,道:“你二哥这些日子忙得不可开交,一时也分不开身,我希望……你能去一趟九度山。毕竟,你是白姐姐的女儿,老爷或许会听你的……”  
    这话说得很淡很漫不经心,可越是这样,就越表明她心中的不甘不愿。  
    书华无奈地苦笑:“父亲在临走前,特意嘱咐了咱们不能再去上山劝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