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165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才知自己是孤军作战,无法扩大战果,只得收兵了,等着鞑虏的反攻,战场出现了混乱对峙的局面。

福建之地不必多说。

打福建还是打西南之地?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洪承畴出了个主意,先打福建!

其他势力都是乌合之众,唯有这福建之地,唯郑家所有,若是日久,恐成大患!

这时的洪承畴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甄别诸御史为六等,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

原因很简单,当初他和多尔衮摄政王走得太近了。

强盗集团里也是分帮派的

御史张宣等弹劾洪承畴与尚书陈之遴屡集议火神庙密谋反叛,又未请旨私送其母回闽。

洪承畴辩白:火神庙集议即为甄别御史差等,非有他故;送母未先请旨,自甘服罪。

顺治谕:“以庙议事,不必悬揣;为亲甘罪,情有可原。着仍留任,以观后效。”

这话洪承畴就听明白了,你过去的事情不追究了,但是你要好好表现,

1652年五月,洪承畴母丧,奉旨私居持服,照常入值。

所以洪承畴就当然积极表现自己了,出了这一个先打福建的建议。

众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有理,顺治便派出信宣和郡王多尼担任靖远大将军率领三个贝勒、八固山一共二十万精兵,号称五十万朝着福建扑来,暂时在杭州地区整顿。

永胜伯郑彩知道这个主意是洪承畴出的后,跳脚大骂。

为何要先打我呢?!我族哥郑芝龙都将你家眷送到北京,你还不思郑家的恩情?!

永胜伯郑彩气得不行,便命人去泉州南安县找寻一些姓洪的,全都发配到煤矿上去了。

这样,他心情才好受些,便和两个弟弟积极准备抵抗了,当然用了不少手段。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盟主guozhiyin、胡镇南的支持,也谢谢用各种方法让这本书活下来的朋友。

谢谢小刘通过支付宝15841539140给我汇的烟钱,但求心安。

第五百二十九章汉唐集团的身份证

这一天早晨醒来,松江卫城的指挥使宋山坳感觉心里不太对劲儿,他早早地就穿了衣服,想再去那个监狱看看那些商人。

被褥仍是湿漉漉的,中午还得好好晒一下。

这个鸟天,这个鸟地方!

他皱着眉头出了门,外面是一片浓雾。

他原先是河南嵩山人氏,全家租种山上少林寺寺庙里的佃田生活。

他出生的时候,他娘正在山坳里采浆果,肚子一痛,生下了他,于是以后便呼他作宋山坳了。

他的父亲宋佑青有眼光,觉得不能让这个孩子在田地里荒废了,便想尽办法,倾其全家所有送他到一个书生家里求学。

奈何那个书生是一个屡次科举不中之人,大概是才华也有限吧,或者说那个宋山坳天资平平,学了些字后,所写的文章总是文理不通,那书生想尽办法调教也改不过来,最后不了了之。

他的父亲宋佑青便又想着让他学一手好拳脚,将来哪怕给大富大贵家当个看家护院的差使,也比这种地强。

少林寺里还真有武僧,他父亲宋佑青便拉他跪在人家面前,非要学学武术。

那个武僧看到宋山坳后眼睛一亮,又把他全身摸了一遍,说:“有骨根,留在我这里,做个学艺童子吧。”

这样宋山坳就留在了山上,每天都跟着做各种动作。

那个武僧也每天都摸他全身一遍,特别是跨下那话的地方,然后总是说,你骨根真是不错。

少林寺健身术始于元代禅宗开始首次入住少林寺之时。

初始时,禅宗初祖达摩根据印度婆罗门瑜伽术而改创出了12势易筋经,但他不久后可能被佛门其他流派下毒致死,福裕禅师便将这12势易筋经带入了少林寺。

从此,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少林寺的僧人们做着各种身体导引之姿势。

到了明代中叶时,明英宗被蒙古人掳走,明廷便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武备”。

彼时,正好有民间喜爱剑术的武术家“某严州公子,因犯事而剃度出家到少林寺”,而他所在少林寺还没有武术这个概念,于是他想要让少林寺也有武术,也能“武备”,并能名扬四海,但自知自己功夫有限,于是“夹巨资出游,访民间高手”。

在甘肃一带他访到因犯事而逃至西北隐姓埋名的中州人(河南人)“李叟”,“李叟”是元代发源于山东一带大红(洪)拳、太祖棍的传人。

以前因元廷禁止汉人持带刃的铁器、兵刃,汉人为了反元复宋,保存战斗力,于是托名“宋太祖”,编创空手拳套“宋太祖32势长拳”及不带刃的“太祖盘龙棍”以避开蒙古人怀疑,开了大明套子武术的先河,明代发展成大红拳,一直流传到今天。

“李叟”也自知水平有限,遂又推荐散尽家产到处学艺,不久大功告成,这时他又遇到了寄住在洛阳一个寺院中的太原人白峰。

于是白峰、“李叟”、“严州公子”三人同赴少林寺,“李叟”的儿子也随去。

他们一起研究编创武术,白氏创“五拳”,传剑术、武功等;“李叟”未创新,只传红拳、棍术;“严州公子”则创罗汉拳

如此开创了少林寺习武之风,后人又不断地凭借想象力加上了各种花样动作,越来越好看了。

后来还有其他民间武术家加入少林寺,带去枪术等不同的兵器。

如棍术大师俞大猷赴少林寺后被请求留下传艺,但俞公军务忙碌,只带走了两个和尚跟着身边学;如通背拳创始人董成万历年间也赴少林寺,被请求传艺;心意**拳创始人姬龙峰赴少林寺后,也被请求留下传艺。

然而少林寺武术名声鹊起是从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帮助朝廷镇压各地造反起义,以及参加反击倭寇在大明沿海的侵扰,尤其是后者,因朝廷动用国家机器宣传,使得少林寺武术名声在当时名闻遐迩。

当时少林寺方丈的态度与那面世界的少林寺的很不一样,常常极诚恳地向民间武术界请求受教。

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主动靠近官府,帮助官府。官府当然也就大力宣传他们。

明太祖早年出身于僧侣,对于佛教有意加以整顿。

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

三年(1370)又召集各地僧耆,规定寺院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

随后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土地都是庙产,要不然宋山坳全家也不可能佃到土地租种。

宋山坳的爹爹宋佑青说:“山坳,少林寺势大,你便要好好投靠他们,求个好将来。”

宋山坳说:“爹爹,若是有一天他们不势大了呢?”

宋山坳的爹爹宋佑青说:“山坳,怎么可能?!但若是真有那一天,你便再寻那势大之人。有了汗水,才有那麦子了;有了奶、水,便是我亲娘了!”

宋山坳恍然大悟,爹爹若是不送那书生银两,他岂能教我识字?我若不是任由那武僧那啥他又岂能教我武艺?

宋山坳每天早早起来,总是反复做各种规定性动作,这样的锻炼,使他的反应能力提高了些,那肌肉纤维组织的力量也增加了些,痛感神经也麻木了些。

这个时候,天下的造反起义者们成气候了,他们当然要回头报复少林寺了。

他们烧毁了一些前庙和小一些的庙门,但那少林寺铁皮包裹的大庙门紧闭,武僧们死都不肯出来。

这时无数佃农的家园也被烧毁了,大家又都成为了流民,宋山坳的家虽然没有被烧,但是也马上投了造反起义者,成为了义军,在湖南和江西一带活动。

可是还没有等他显示才华,鞑虏大军杀到!

他本想由此再投了鞑虏,但是鞑虏大军动辄屠城又吓到他了,便随大流儿逃到了浙江。

这时正赶上鲁王监国广招人马,他便摇身一变,又参加了明军。

在与唐王军队厮杀的时候,他终于露出了才华,狠,准而且又有一定的文化,看个布告,写个布告的都可以,文理有些不通,但是基本能让人看懂。

他马上被提拔成了百户,若不是在战乱时期,这个官职他可能一辈子也得不到!

爹爹的话真是对的,有奶才是娘啊

当鞑虏来了后,他才发现他这个百户,逃跑时连个上船的资格都没有!

他一气之下,在鞑虏来了后,主动降了!

现在谁势大?当然是满州大人们了!

果然那牛录额真对自己有了好印象,便命他为松江门卫的指挥使!

看看!永远投着势大的一方,有奶便是娘亲!

当然,别看自己是指挥使,那只是指挥明人们的,那十了个满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