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鹤阳河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娘李氏端着姜粥往产院去后,夜更深了,疏落的树木,苍老的残垣,全都消融在黑暗里,远望过去,恍恍惚惚,像是深黑可怕的鬼影。从鬼影似的树木上断断续续地传来枯鸟夜啼的声音。那咕、咕的悲啼声,更加催人心寒。小时天赐听老人常说,枯鸟夜啼是凶兆,是老人归终的兆头。今夜枯鸟夜啼,天赐心忖着,是否他爹真的就要归去?但愿这些浑话不会成为事实,想着想着他就睡了。
天赐和他的弟弟身着白色丧服,头戴褐色麻布帽子,右手拿支竹枝幡旗,脚穿草鞋低头跪在地上。浓郁的香烟把他们包围着,啼哭的声音此起彼伏……突然一阵哭叫声把他惊醒,睁眼一看,屋里漆黑一团,啊!原来是他作一场恶梦。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啊!他爹爹床头那盏灯熄灭了,他爹爹那没节奏的喘气声也听不到了。这时,天赐全身的茸毛竖了起来,忙摸火柴将油灯点起,啊!天啊,他的爹爹已经……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十四日。二十五年前的这一天,天赐的父亲在这间房子里看荇翠生下第一个男孩天赐。二十五年后的这一天,也是在这间房子里,天赐却看着病魔夺去他爹爹的生命。又是这一天,在天赐的爹爹逝世前的一个钟头,他的妻子符荣华生下了他们第一个男孩。这是多么巧合的日子啊!
也许是老天爷有意的安排。安排在同这年这月这天,孙子呱呱堕地出世后,爷爷就哀哀归天成佛。老天爷知道陶儒淇一生为生个男孩而受尽折磨。现特让他还在人世的瞬间,知道他的儿媳妇已生下了个能够继承香烟、能够传宗接代的孙子。这使他离开人世之后,卧在九泉之下,心中踏实。陶儒淇在人生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的喜剧、悲剧、滑稽剧都是围绕着一个“男”字展开。为了这个“男”字,他赴汤蹈火、忍辱负重。有时甚至撞得头破血流筋伤骨碎。现在他终于可以安然冥眼了。
生与死,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世间的生与死,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时间的这么巧合,却是罕有。这就难怪人们说是老天爷的安排了。
 
   第十四章(2) '本章字数:1691 最新更新时间:2011…09…20 08:57:58。0'
 
 天赐的父亲逝世后,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到天赐和荣华这两个年轻人的肩上。天赐一个月二十五、六元的工资,除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费用外,还要照顾家里的妻孥、老母和弟弟等五、六口人。平均每人每月四元。这样的生活怎么过?本来,荣华年轻力壮,只要舍得流汗,不惜气力,在县城上出售劳力总是可以赚些钱来糊口。但是,干活也要分清阶级界线,挑了几天砖头,赚了几元钱来应济家庭的柴米酒盐,又被勒令放下扁担,回家来当面朝污泥背朝天,眼睛盯地皮,心里想肚皮的农民。
天赐在海边渔村小学里,白天上课,进行家访,晚上改作业、看书或复习功课。他是个有意志有理想的青年。他时时为自己的前途出路而苦思冥想,他知道自己出身与一般人不同,要长期这样呆下去,不但自己出不了头,全家大小都要受苦受罪。土改时曾经宣布,地主、富农只要服从管制,老老实实从事劳动,三至五年之后,就可以改变家庭成份,原来的地主、富农就可成为自食其力的农民。土改至今已满五年了,原来许诺要改变成份的事,有关部门从未提出过。甚至人为的阶级对峙情况,似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各种名目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像大海中的浪涛一样一个接着一个铺天盖地的扑来。每次被卷进漩涡的都是像陶天赐这样的人,运动的波涛无休止地扑来。这次有幸不被卷进漩涡,下次也许贱命难保。这次要是命大不死,下次也会陷进囹圄。天赐意识到,要是自己死于运动的漩涡,不但自己完蛋,整个家庭也覆灭了。天赐越想越可怕,他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这样,我怎能对得起我的先人?我怎能对得起我这个家?”他又天真地想,要是能逃出这样的家庭,逃离那个土圈子,浪迹江湖,也许会有出头的契机,……不过现实,不是由他随心所想的。
星期六下午,天赐从海边小学回到自己的家。晚上,躺在床上,他和妻子荣华谈起逃离土圈子这一件事。在未提出这一件事之前,天赐再三考虑,这一件事,荣华会不会同意?要是他真的离开了家,家庭的重担不是完全落到她的双肩上吗?这一重担,她能承受吗?
“你说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不过你能够走去哪里?”荣华听了丈夫述说以后,这么说。
她见天赐没有作答,又说:“人家一知道你那倒霉的家庭成份,对你就冷眼相待。”
天赐仍然没有说话,他觉得荣华说的是事实,自己不面对现实,天真地提出这样的设想,实在是幼稚可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成绩比她好,好像自己什么都比她行,可现在对于这一问题,她却比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天赐仍然没有说话。这时,他紧紧地抱起了她,在她那黝黑的脸颊上,尽情地吻着。本来,在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但是,天赐听了荣华那道破天机的语话之后,想起不知道是哪一位作家或哲人所讲过的那句话:牢房中的囚犯,也有开怀欢唱情歌的时候。就这样,他就只得尽起当丈夫的责任了。
他对她尽情地吻,当然,她也对他热情地回报。本来,这是夫妻之间特别是年轻夫妻之间的常情。然而,他们觉得,在这特殊的形势氛围之中,在这特殊的心理状况下,这样的接吻更加亲切,更加珍贵。这一接吻,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力量,同时也带来了希望。当他们的嘴唇依依不舍地分开时,天赐觉得,天下的夫妻千千万万,但很难找到一对像他们这样,年纪轻轻就遭受这么多的风风雨雨。然而,他们不被风雨搞垮,他们同心协力,冒着风雨披荆斩棘前进,这是他们的骄傲。天赐说:“我可以考学去,如果上天开恩,我考上了,那我就可以逃出这没有高墙的牢笼了。”荣华说:“你真会想,不过,不知道这行不行。”
上午,陶天赐刚下课回宿来,徐校长走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天赐说:“陶老师,你申请考学的函件,批复回来了……”还没看批复,天赐就问:“他们批准了吗?”“你看看批复就知道”,说罢徐校长转身走了。
天赐从信封中抽出批函,上面写着“……鉴于陶天赐在土地改革时支持地主父亲反攻倒算的历史,其申请考学一事,不予批准……”看到这里,陶天赐眼前一片昏黑,学校的教室,宿舍好像全都转动起来,他几乎瘫倒在地上。
说“支持地主父亲反攻倒算”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天赐已写过了检讨,这是不成为什么帐的老帐,现在却又翻了出来。
陶天赐逃出土圈子的幻想破灭了,别无选择,只好又回到偏僻的海边小学去老老实实教书了。
 
   第十四章(3) '本章字数:220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9…21 08:56:24。0'
 
 这次不准考学,更加激励了陶天赐的意志,他想起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勾践奋发图强,最后终于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愿望。陶天赐对自己说:“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也是人,他能实现他的愿望,难道我就不能?”这样,他借来高中课程,自己学习。文史之类的课程,他学习得比较顺利,但数理化方面的课程,自学实在困难重重,不过,他早已做好思想准备。当在自学的道路上,遇到“拦路虎”时,他就一个一个地诱进“笼子”,到星期六下午,他就挑着一“笼子”的“拦路虎”,回到他的母校,请他的老师帮助他将那“虎”一条一条解剖,这样,渐渐地他也练就了自己独自解剖的能力。
陶天赐是个在职教师,白天要给学生上课,还要下班辅导。晚上又要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开会,学习政治、学习业务等等。此外,还要下村到户去扫盲,还要给夜校上课……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了教学、工作、休息和睡眠,还剩有多少时间自学呢?为了充实自已,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他就只好打游击,偷偷自学。自学没有时间,他就见缝插针,千方百计的挤。例如,下课了,课间15分钟,他就拿夹在教案里的高中课本出来念或算,星期六回家,在车站等车,车还没来,他从袋里拿出课本又看。晚上,课备好了,学生作业改完了,他就拿出数学题来演算。校园里,教师们熄灯休息了,天赐宿舍的窗口,煤油灯还在亮着,他在向睡眠索取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