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鹤阳河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脑海里出现。他站了起来,在茅草房里踱着。自己又这么想:不会的,我陶儒浒不会就这样垮了。共产党再有多大的能耐,也绝对不会将我们杀绝,我的儿子,他们有能力、有脚、有手,他们也会设法逃走。你杀了老四,还有老五、老六、杀了老六,还有老四、老五。天无绝人之路。我陶儒浒不会垮的,不会垮的!
这时,伟珲拿着一张报纸走了进来说:“阿爸,恒利集团驻H市公司招聘文秘。这张报纸登有招聘广告。”沉浸于胡思乱想之中的儒浒这时才清醒过来说:“是个什么的公司?”恒利集团公司设在香港,H市这个公司是分公司,明天我要去试试,看看运气怎样。”
几个月来,伟珲为了能找到工作,几乎每天吃早餐后就到街上去碰运气。今天在一张报纸上看到招聘广告,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拿着报纸回家来告诉阿爸。
伟珲又说:“听说集团公司老总是鹤阳人,这次亲自从香港来台招揽人才。阿爹,我想你还是亲自出马一趟,鹤阳人哪个没听过你的大名?”听了三儿的话后,儒浒为了儿子能有份工作,他亲自去恳求老板是完全可以。不过,鹤阳外出的人那么多,不一定都认识他,要是磨了嘴皮,仍是不肯给面子,那多难堪。他又想,身处他乡,在这种窘境之下,“民生”比面子还重要……。想到这里,儒浒马上换上衣服,拿着手杖,戴上那顶大沿灰色毡帽和儿子伟珲上路了。
来到公司,他在负责招聘的一位打扮时髦的小姐面前,双手递上自己的名片,并说他是集团公司老总的同乡,他想会见一下的老总。
时髦上姐拿着儒浒的名片进去了,儒浒父子在休息室里等待着。厅里那落地自鸣钟的秒针滴答地响着。听到这消逝时光的滴答哀鸣,越觉时间停滞。总不见进去的小姐出来,儒浒那从未有过耐性的心更加不耐烦了。
何老总看了名片后,老半天没有说话。他沉浸于一些往事回忆之中……给儒浒家送饭送肉,反遭棍棒狠打,奉命带人修路,被他挥杖驱赶;几张传单,险些被他送上断头台……,想到这里,他转脸对那位小姐郑重地说:“你出去令他马上离开这里,别站久了玷污我的公司。”当那位小姐转身要出去时,何总又再说一句:“令他马上离开!”
 
   第十二章(2) '本章字数:1930 最新更新时间:2011…09…11 15:58:12。0'
 
 这位何老总,就是当年在陶儒淇家当随从的何曲。
传单事件发生后,陶儒淇利用他的特殊关系,让何曲远逃。到香港后;为了糊口,几经周折,他在小巷旁摆摊卖小食度日,稍一安顿他就拿着儒淇老爷的信,去找老爷让他投靠的人。此人是佛教徒,在一民间慈善机构里任顾问。经他介绍推荐,何曲进入一间叫做恒利的味精厂打工。半年后,厂长见他脑子精明,反应敏捷,就提拔他当厂房保管。
在工厂里,他被厂长的女儿、也是厂里的财务爱上了。这厂长的女儿叫司徒莎莎,是司徒厂长的独生女。不久,厂长因车祸身亡,女儿莎莎当了厂长。莎莎和何曲结婚后,她当恒利集团的董事长,何曲当集团公司的老总。何曲成名后,时时想起自己的救命恩人陶老爷。常给陶老爷寄信,家乡解放后,音信就隔绝了。
     那位小姐离开办公室后不久,何曲突然又想起什么,让办公室秘书把那位小姐叫回来。小姐赶忙跑来找他,说那对父子已离开了,问他还有什么吩咐。他躺在沙发上,一言未发。
何曲想陶儒浒肯定是在家乡失守时随大军逃来台湾的,他的恩人陶儒淇老爷是否也逃来?他想叫这位小姐问问儒浒,但儒浒父子已被打发走了,他们究竟住在那里,又无从查找。儒浒名片上的地址是鹤阳县的,来台湾后他没有新印名片。
     何曲飞返香港前,交代办公室李秘书,叫他在H市的主要报纸上刊登。寻找陶儒淇的启事,并说:“找到线索,立即电话告知。”
儒浒碰了钉子后,灰溜溜地回到茅草棚里,坐在椅子上,沉思无语。儿子伟珲知道父亲心里窝火,又要发脾气了,赶忙说:“阿爸,没工干,不仅仅是我们,从大陆来的那么多人,生活比我们困难的还有很多。我想,以后政府会照顾安排的,你别心急。”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受辱,不肯聘用那是小事,叫我马上离开,这是什么话?要是在鹤阳县,谁人敢对我说这种话?”吃完晚饭后,儒浒对伟珲说:“来台湾后,有两件事时时在困扰着我,一件是不能把你妈带来。在家她一定会遭受**的迫害。另一件是……斩了呆子家的草,还未来得及除根,共产党就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那支根,春风一吹,它就又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显然,儒浒说“除根”就是“除”儒淇家的“根”。儒淇家的“根”就是能为儒淇传宗接代的陶天赐和天予。也就是说还没等他将天赐、天予杀掉,共产党就来了。
“爸,你放心,共产党绝不会是他们的春风。”陶儒浒“斩草除根”的计划,被共产党的炮火炸毁了,他来台湾后对此仍念念不忘。伟珲几乎每天都在H市的街头晃荡,当年参议长的威风,全然消失了。现在想的是找工干,寻业就,求生活。一天,他看报纸上的一条寻人启事,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启事是寻陶儒淇。但是,陶儒淇并不来台,来台的是他的父亲陶儒浒,他认为,报上登寻找陶儒淇,肯定“淇”字是错了,应该是“浒”。想到这里,伟珲拿着报纸直奔回家。路上,伟珲十分高兴地想着,有人登报寻找他父亲,此人肯定是他父亲的要好朋友,而且是有一定地位的人,要是一般平民百姓,自己的衣食都顾不上,哪有钱登报寻找从内地流亡来此的难民?有这样的好人缘,我的就业,我们的生活,可不必发愁了……
进门来,伟珲见父亲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封信,满面愁容,干涩的眼眶里泪珠闪烁,看到这些,他心里一愣,站在门边,好'TXT小说下载:。。'久好'TXT小说下载:。。'久都不说话。
“阿爸,谁寄来的信?”伟珲小声问。
“你拿去看。”
看了信,伟珲蹲在地上,双手抱住着头,大声地哭着。儒浒躺在椅子上,像死了似的一动也不动。
信是儒浒的女儿菊芬从香港寄来的。解放以后,菊芬隐姓埋名,到海边渔村编织鱼网过活。后和一个性格淳朴的渔民互认兄妹。就是这个渔民利用出海捕鱼的机会,将她送出公海,偷渡香港……信中菊芬将家中的近况直陈。她说,大哥,四哥在“镇反”中遇难,五哥被斗后自缢身亡,母亲伤心过度,卧病不起……
“完了,我的家全完了。日本鬼子那么厉害,对我们来说,还损失不了什么。现在共产党来了,却将我家摧毁得这么惨……”停了一会,儒浒又有气无力自言自语:“唉,还有什么可说的了?在此,我举目无亲,贫困潦倒,在那,妻病子殂,家破人亡……唉,我的妻子啊,并不是我想抛弃你们,并不是我愿意漂洋过海,沦落他乡,这完全是共产党逼我这样的啊!”说罢泪流满面。
“阿爸,你不要太过伤心,要注意保重,**统治下的人们,像我们这样遭遇的,千千万万。人已死了,再伤心,再呼唤也徒然。阿爸,这张报纸上有一则寻人启事……”伟珲说到这里,从口袋拿出报纸,递给父亲。本来,在这种情况下,伟珲不想提起寻人的事,但他又觉得,就在这时提起这件事,可能会减少父亲的伤心。陶儒浒看报纸后说“寻的是呆子儒淇,这报纸给我看有何用?”伟珲说“可能‘淇’字是浒字之错。儒淇没有来台,为什么有人寻他。是否按启事上的联系电话号码,挂个电话去问问?”儒浒不哼声,躺在椅子上,他又沉浸于无穷无尽的苦思冥想之中。
 
   第十二章(3) '本章字数:1627 最新更新时间:2011…09…12 09:34:23。0'
 
 解放以后,鹤阳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的科长,由县中学教师倪良担当。
陶天赐读县中学时,倪先生教他们的国文课。倪先生对聪明、活泼的陶天赐十分喜爱。天赐对这位知识渊博,教学有方的师长十分敬佩。陶天赐中学毕业以后,他的父亲叫他做两件事,一是要马上结婚,共产党来了,像他这样的家庭,若不趁早结婚,他就可能会一辈子打光棍。二是要他找到一个能混饭吃的工作。儒淇知道,他没有经济能力再让儿子读书了。现在这样的环境也不允许他的儿子再读书了。所以,就得叫儿子去找工作,自己谋生。
这时的符老板想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