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候,那个总喜欢占人家小便宜的夏王氏迎面走了过来。
“青竹啊。”夏王氏的声音一如既往,热情中透着一股子小气。
“婶子。”青竹眉开眼笑的叫人。回村的这段路,夏王氏是唯一一个和从前一样的人,倒是叫她有些佩服。
“这背的是什么啊?这么大一背篓。”夏王氏盯着阿墨背上的背篓问道。
“夜交藤,治疗失眠的。”青竹刚刚说出夜交藤三个字,就看夏王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了,连忙解释道。
“哦,我说呢。这名字,怪头怪脑的。”夏王氏呵呵笑笑,将刚刚的尴尬掩盖过去,然后又问:“这东西,效果好么?”
“还行,虽然最好是和别的药一起配伍使用,不过单用的效果也是不错的。”青竹点点头,说道。
夏王氏一听,脸上就又热切了一些:“能给婶子几把么?你家大叔啊,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睡不好……”
“成。”青竹从阿墨的背篓里拿出来两小把夜交藤,递给夏王氏,说道:“现在是鲜的,一次煎上四五两都行,剩下的挂着晒干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有酸枣,可以放几颗在里面。”
“那婶子就不客气了啊。”夏王氏飞快的接过青竹手里的夜交藤,等拿在手里了,才笑着说道。
“乡里乡亲的,婶子不用客气。”青竹笑道。
“真是个好孩子。”夏王氏得了好处,拉着青竹的手,言语间倒是颇为慈爱。
青竹听夏王氏这样一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夏王氏看看青竹,又看了几眼阿墨,将青竹拉到一边,悄悄的问道:“那个人的伤都好了吧?”
“没呢,快好了。”青竹看一眼一本正经,装着什么都听不见的阿墨有些好笑,不过也没有揭穿他,只是摇了摇头,说道。
“我看他都像没事人一样了。”夏王氏偷偷瞟一眼阿墨,说道。
“内伤嘛,外面看不出来很正常。”青竹笑笑,轻声说道。
“你可不能这么实心眼,从前他伤得动弹不得,在你家里养伤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他都大好了,你得想个办法让他离开。否则啊,吃亏的可是你。”夏王氏说道。
“嗯,多谢婶子,我醒得。”青竹笑着点点头,不管怎样,夏王氏都是一番好意,道谢是应该的。
“醒得就好。”夏王氏低低的说着,跟着抬高了声音,欲盖弥彰的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啊,回头啊,来婶子家里吃饭,可不能白要你的药材。”
“婶子客气了,有机会一定尝尝婶子的手艺。”青竹顺着夏王氏的话说道,不过她也知道,要想吃到夏王氏家的饭,除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那行,婶子走了,你也慢去,啊。”夏王氏说着,挥了挥手,拿着青竹给的东西,做贼一样的走了。
“我给你惹麻烦了。”等夏王氏走了,阿墨开口说道。
阿墨虽然在军中长大,可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看着这些人的反应,他自然是什么都明白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功德,大了去了,当面让他们说几句都什么,更何况他们也还什么都没说。”青竹玩笑着开口。
“我现在没地方去,等伤彻底好了,我会去打猎的,卖了钱我会在附近寻块地,盖一间茅屋落脚。”阿墨认真的说道。
“我又没赶你走。”青竹白一眼阿墨,接着说道:“再说了,我要是赶你走了,再遇到这种情况,谁来给我做苦力啊。”
阿墨听到青竹的话,又笑了:“我也没说要走,就在这村子里盖房子,你要苦力的时候我照样可以来的。你的救命之恩没报,我怎么能轻易走呢?”
“俗。”青竹白一眼阿墨,说道。
阿墨听了,并不反驳,反倒是点了点头,一副认同的样子。
☆、第49章 打听
因为担心在两株人形何首乌在集市上卖不出价钱,青竹决定拿去县城卖。青衫一听青竹要独自去县城,死活不依。最后还是阿墨开口,说再等几天,他陪着青竹去县城,青衫这才放心一些。
去县城这几天,青衫出门前再三拉着阿墨,要他保证青竹的平安,得了阿墨的保证,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和青竹分道。
“不好意思,青衫他……”青竹有些不好意思的冲阿墨说道。
“无妨,他也是关心你。”阿墨摇摇头,说道。
青竹和阿墨都戴了顶竹笠,名义上是遮阳,实际上是阿墨虽然不相信这个小县城会有人认出自己,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稍微做了一下伪装。
青竹隐约能猜到阿墨的心思,也就配合了他一下。
去永宁县走水路方便一些,夏家村虽然有一条小河直通县城不过却没有码头,也没有去县城的船只。
只有青山镇才有码头和去县城的船只,一天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青山镇比王家集远一些,两人走了一个时辰出头,才走到青山镇,顾不上看这青山镇有些什么,就直接去了码头,刚好赶上快开船的时候。
船费倒是不便宜,一人得三十文,都能割两斤好肉还有多了,让青竹好一阵肉疼。
不过水路确实是快,几十里水路,一个时辰的样子就到了。如果是走陆路,山路十八弯,哪怕是坐马车,也得半下午才能到。
这个时候,刚刚好是中午。
“咱们是先把午饭吃了,还是先去把东西卖了?”交了入城费,进了城之后,青竹小声征求阿墨的意见。
“先吃午饭吧,正好打听一下,看能不能直接卖给县城的大户人家。”阿墨说道。
“成。”青竹点了点头,同意了阿墨的意见。
因为带了打探消息的心思,两人寻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小酒楼,寻了比较偏僻的位置,要了几个菜。
小二上了菜,准备下去的时候,阿墨叫住了他。
“小二哥,给你打听点事情。”
“这,客官,您也看见了,这会儿咱们店里正忙着……”小二面带难色,正准备拒绝,不过青竹摸了一块一钱还有多的碎银子出来晃了晃,小二脸上的难色立刻变成了如春风拂面一般的笑脸。
“客官,想打听什么,尽管问,这永宁县城里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儿。”小二眉开眼笑的看着青竹手上的银子,说道。
“看你也忙,那我就开门见山的问了啊。”阿墨看一眼小二,说道。
“您问,您问。”小二连点了几下头,说道。
“这永宁县城里头,有没有什么大户人家口碑不错,但是却子嗣艰难的?”阿墨也不废话,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县城里头子嗣艰难的大户人家还真有好几家,口碑好的当属朱家。”小二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还有呢?”阿墨又问。
“还有的话,就是付家了,另外就是咱们永宁县的青天大老爷。不过,朱家和付家不太对付。”小二说道。
“你仔细说来听听。”阿墨说道。
“这朱家几代老爷都是咱们永宁县的大善人,平日里修桥铺路的事儿没少做,可偏偏朱家几代都是单传。到了这一代的朱老爷,干脆,连个子嗣都没有。”店小二说着,还叹了一口气,看那神情,居然是颇为同情的样子。
“真的一个子嗣都没有?”青竹听到店小二的话,忍不住的插嘴问道。
这朱老爷如果是一个子嗣都没有,她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了,如果这朱老爷本身有什么疾患,吃了何首乌也不见得会好,那她还是不去碰的好。否则的话,虽然说他是什么大善人,可遇到这种事情,谁知道他还善得起来不。
“其实吧,也不是。”店小二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朱老爷人到中年的时候,得了一个小公子,疼得跟什么似的。可这小公子打娘胎里出来,就身子不好,大前年小公子就没了,这朱老爷一夜白发不说,之后朱府的太太姨娘们,就再也没有过动静了。”
“那付家呢?”阿墨接着问道。
“这付家人口倒是不少,可都是姑娘,没一个能传宗接代的。付家的老爷太太们,也不知道烧了多少香,拜了多少佛,都没用,姑娘是一个接一个的出来,公子吗,一个都没有。”店小二摇着头说道。
“那县太爷呢?”
“县太爷啊,我也说不好,不过据说是一个后代都没有,府上小姐都没有一个。”店小二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
说完之后又忍不住的感叹:“要说这几位可都是善人,好官,可怎么每个好报呢,老天不长眼啊……”
“多谢你了,小二哥。”青竹说着,将手里的银子递给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