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伪君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着不能太离群,会被孤立的。”

朱厚照气结:“你也是个混帐!”

生了会儿闷气,朱厚照的心情好了很多,这些年来见识过无数朝堂风浪,再难听的话朱厚照都听过,背后骂他这种小事实在称得上和风细雨吹面不寒了。

“还有什么新鲜事吗?”朱厚照瞪了他一眼。

“还有就是臣的正室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又’!”秦堪将这个“又”字咬得很重。

朱厚照整个人都不好了,脸色迅速耷拉下来。

和刘良女一起整整十年,二人的感情好得蜜里调油,但却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儿子是朱厚照心中最大的痛。

叹了口气,朱厚照神情凄楚道:“有儿子了不起吗?你这是戳朕的心窝子呀……”

“臣惶恐。”

“今日刚回京,张永那狗才便抱了一大摞奏疏来豹房,那些奏疏里面说得最多的,便是朕的子嗣之事,包括三位内阁大学士在内,他们一致要求朕马上采选嫔妃,充实后宫……”

秦堪又嫉又羡:“合理合法合情的当种马,皇帝真幸福。”

朱厚照气道:“可是朕不想选秀!朕欲效父皇,一生只钟情于一个女子,只对一个女子好,朕的后宫若到处莺莺燕燕,置刘良女于何地?她岂不对朕失望透顶?”

秦堪无言以对,不可否认朱厚照确实是痴情男子,他和史书上的正德皇帝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关于子嗣问题上,秦堪也不敢贸然站在朱厚照这一边。

子嗣太重要了,特别是皇帝的子嗣,这是关乎国家社稷气运的大事,尽管这些年秦堪已隐隐成为一代权臣,但他不能把大臣的客气当福气,子嗣之事上若秦堪敢跟大臣唱反调,大臣们一定会一批接一批的撞死在他家门前,前赴后继。

迟疑了一下,秦堪道:“陛下,你毕竟是大明皇帝,皇帝无后,举国不安,有些事情注定是要妥协的,特别是子嗣之事……”

“朕的心只有那么大,宫里若多了那么多嫔妃,这个分一点,那个再分一点,刘良女还剩什么?朕之一生独钟于一人,如此简单的要求为何这么难?朕最看不得那些三妻四妾的人,手里攥着一个,碗里端着一个,锅里还炖着一个,一个人吃那么多,不怕撑死吗?这种人简直是败类,是渣滓……”

愤愤指着面前笼中的老虎,发出最后一句振聋发聩的怒吼:“……是禽兽!”

朱厚照滔滔不绝地骂着,骂得秦堪老脸发黑,眼角隐隐抽动不已。

一口气骂完,朱厚照心情舒爽很多,见秦堪黑着脸不发一语,朱厚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朕离京后,你在太庙前骂朕想必一定骂得极爽的,咱们扯平了。”

秦堪心里顿时平衡了:“是,陛下,关于选妃一事……”

朱厚照又不好了,凄然一叹,道:“答应吧,祖宗基业总不能在朕这一代断掉,回头朕再好好跟刘良女开解一番。”

第700章 秦家有子

选妃是历朝历代皇宫必行之事,历史上真正没有选过妃的皇帝,大概真只有朱厚照的老爹弘治皇帝了,这是好男人,千古仅此一例,这位好男人终其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如此正能量,在位十九年却屡屡被满朝文武埋怨不已。

这年头人口不多,所谓“少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口号是绝对没有市场的,上到皇家下到平民,养不养猪并不强求,但孩子一定要多生,多子便意味着多福,这是普世的价值观,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朱厚照想效法父皇只娶一个女人显然是很不合时宜的,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无数贫寒子弟还在为娶媳妇儿绞尽脑汁凑彩礼时,朱厚照却不得不像一匹被套住脖子的种马,被人用鞭子抽着赶进马圈,见到母马便扬起前蹄趴上去,无比屈辱地开始那个什么……

选妃势在必行,朱厚照和秦堪的立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社稷和天家龙脉的延续。如今天下太平,朱厚照刚刚打得蒙古鞑子大伤元气,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由敌我转化为人民内部,配种问题成了重中之重。

秦堪很想朝朱厚照扔一个同情的眼神,可是现实告诉他,见女人就上这么愉悦的事,真没什么好同情的。

天家子嗣之事,大臣们显然绝不会妥协让步,此事不同于政见之争,杀多少人立威大臣们也不会退让,这个年代从来不缺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二愣子文官。

朱厚照归京后的第二天朝会上,由内阁首辅杨廷和带头,满殿大臣一齐跪地请求皇上选妃,朱厚照不允,推辞搁置。

第三日,第四日……大臣们不屈不挠,所有人都不干正经事了,抓着给皇帝配种的事不放,每言必提朱家十八代祖宗在天有灵云云。

祖宗都抬出来,朱厚照已没了拒绝的借口。他和弘治先帝不一样,弘治帝好歹有朱厚照这棵独苗,有后便不算不孝,他有底气拒绝大臣要求选妃的要求,可朱厚照成婚至今却一无所出,夏皇后独处深宫,从未被临幸,刘良女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奈肚皮太不争气……

朱厚照饱含热泪答应了选妃,那一刻耳畔仿佛听见种马屈辱的悲嘶。

……

一纸圣旨出禁宫,礼部尚书毛澄为选妃正使,宁国公秦堪和宣府游击将军江彬为副使,共商皇帝选妃事宜,大明境内三品以下七品以上京官地方官其直系未婚女眷皆可参选。

时年礼部尚书张升已致仕告老,新任礼部尚书毛澄是南直隶昆山人,这位新礼部尚书的履历可不小,他是弘治六年癸丑科的状元,东宫讲官,左庶子,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等,官路可谓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至于任命江彬为选妃副使,却大大出乎秦堪和朝臣之意料,谁都没想到这位军户出身的武将竟如此受帝宠,伴驾归京后便被委以重任,以武将的身份参与选妃大事,足可见朱厚照对江彬其人的重视。

包括秦堪在内,所有人都将江彬这个名字深深记在心里。

※※※

朝会散后,秦堪怀着复杂的心情回了府。

选妃这种事秦堪实在是不想掺和,这些年来家里两位夫人跟刘良女处得不错,秦堪也间接的了解了刘良女的禀性,委实是个不可多得的温婉善良女子,闺蜜的相公给自己的丈夫找小三,这事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混蛋味道,秦堪是真不想接下这份恶心差事。

宁国公府与当年一样,秦堪是个很安于现状的人,不喜欢对形成了习惯的一草一木做什么改动,杜嫣和金柳也是同样的性子,于是国公府这些年来果真没有动过一草一木。

唯一动过的地方可能是秦家的书房了,它被放火烧过三次,也重修过三次。

家门不幸,十二岁的长女秦乐和十岁的嫡长子秦康越大越调皮,如今已到了狗都嫌的年纪,俨然已成了秦府二霸,家里上蹿下跳揭瓦放火无所不用其极,秦堪这十年发觉自己老得特别快,主要原因大抵在这两个熊孩子身上,感觉当年斗刘瑾时都没这么累过。

抬步跨进内院时,秦堪心中竟有一丝惴惴不安,暗自猜测俩熊孩子今天又惹了什么祸。

今日的秦家内院很安静,一身单薄夏衫的秦康坐在院中的老井边,红扑扑的小脸蛋一片沉静如水,环臂酷酷地仰头看着头,一派绝世高手的寂寥模样。

这也是秦堪最堵心的地方。

五年前,在秦堪他自己的坚持下,派人将秦康送到遥远的辽东拜叶近泉为师叔祖,请叶近泉给小秦康打下功夫底子,顺便也让五岁的秦康见识一下边镇战争的惨烈,毕竟作为宁国公爵位的铁定继承人,早点懂事不是坏事。

跟随叶近泉在辽东磨练了三年,回京后秦康的功夫底子倒是打得挺扎实,可惜性情却不知不觉被叶近泉传染了,无论任何时候都是让人想抽的酷酷样子,永远一副面瘫表情和惜字如金的口才。

气得秦堪和杜嫣夫妇剁了叶近泉的心思都有了,按说国公府的继承人如此沉稳成熟是件好事,可问题是这小家伙沉稳的只是外表,平日府里揭瓦放火样样不耽误。

今日见秦康难得悠闲地坐在老井边,仰头望天思考的样子颇有几分读书人的神韵,秦堪老怀大慰,欣然拍了拍他的头,赞道:“……小混帐今日又想耍什么花招?”

秦康抬头瞥了老爹一眼,嘴角一撇,没理他。

左右环视一圈,秦堪奇道:“你姐姐呢?”

秦乐秦康俩姐弟是国公府的哼哈二将,向来都是同进同出。

“忙。”

“忙什么?”

“伤心。”

“伤什么心?”

“伤心输了很多钱。”

太过简洁的回答方式渐渐耗尽了秦堪的耐心:“你们赌博了?”

“对。”

“赌什么?”

“赌母亲生的是男是女……”这回秦康回答的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