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伪君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古怪的白色和服,时下虽是微寒早春,脚下却踩着一双木屐,百来人行走间踏踏作响,人人环臂抱着一柄长长的倭刀,骑马行至京师城门口,未听任何人招呼,每个人自动自觉地下了马,定定站在城门前仰首望着巍峨高耸的京师城楼,仿佛被这座古城的磅礴恢弘气势所震慑,久久不言不动,状若痴呆。

许久之后,为首一名三十多岁的日本男子忽然将倭刀搁在地上,然后跪在尘土里,行了一个五体投地式的大礼,身后的所有日本人也跟着跪下,守门的军士惊呆了。没等他们开口询问,为首那名日本男子却吐气开声,一张嘴竟是一口熟练的汉语。

“日本国后柏原天皇陛下使者知仁亲王,日本国室町幕府管领细川氏使者细川澄元,日本国周防管领带大名大内氏使者大内隆弘,参拜大明国天可汗皇帝陛下,蛮国藩属家臣祝天可汗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席话说完,众日本人实实在在面朝城门磕了三个响头,磕得砰砰作响,城门前尘土飞扬。

※※※

“公爷,日本使团已至京师,今早礼部尚书张升亲至朝阳门外迎接,并由鸿胪寺正卿将其接引至鸿胪寺馆暂住,太常寺四夷馆派了三名通译随伴,等待礼部官员安排时日觐见陛下……”

丁顺详细地向秦堪禀报着日本使团的行止,自从上次秦堪一脸严肃地告诉丁顺要正视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后,丁顺果真对其使团留意起来,他们的一举一动皆在丁顺眼里。

秦堪不自禁地皱了皱眉,尽管在这个时代日本对大明宗主国毕恭毕敬,挑不出丝毫错处,可秦堪受到前世一些惨痛历史的影响,听到“日本”二字便忍不住心生恶感,这种恶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怎么也扳正不了心态。

“三方使者都是什么人 ?'…'”秦堪淡淡问道。

丁顺早就将日本使团的底细查清楚了,闻言如数家珍道:“为首的是日本天皇的第二子,知仁亲王,他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代表细川氏大名的使者名叫细川澄元,是掌权大名细川政元的养子,代表大内氏大名的使者名叫大内隆弘,是掌权大名大内义兴的胞兄,余者皆是三方家族武士,日本使团便由这三方人马构成。”

秦堪眉头皱得更深了,喃喃道:“日本国主的亲儿子,细川氏大名的养子,大内氏大名的亲哥哥,这帮日本人倒是诚意十足呀……”

丁顺笑道:“果如公爷所言,这帮日本人对强国的态度足够恭敬,从进京师到现在,不管谁跟他们说话都是先使劲鞠一躬,遇到官位高一点的更是如同给亲爹上坟似的,今早礼部尚书张大人出城相迎,那三个使者听说是我大明的礼部堂官,立马不管不顾给张升跪下,连磕了九个响头,吓得张升老脸发绿,二话不说也跟他们一起跪下磕头,这帮化外蛮夷不懂礼数,三跪九拜那是朝拜皇帝的礼仪,张升那老头儿受得起么?”

秦堪被逗乐了,忍不住噗嗤一笑。

丁顺叹道:“好好的大清早,张大人没招谁没惹谁,无缘无故陪着日本人连磕了九个响头,为了彰显我宗主国宽宏气度偏偏发作不得,说了几句客套话,命鸿胪寺官员安排使团行止后拂袖而去,那帮日本人一连串的点头哈腰道谢,他们还觉得大明的礼部堂官特仗义特谦逊,他们磕头张大人也跟着磕头,一点也没比他们磕得少,两伙人跟拜把子似的对着磕,难为张大人七十来岁的年纪,一大早磕头磕得七荤八素,回了家腰都直不起来了,躺在床上直嚷嚷,说这帮日本人八成是故意谋害天朝重臣……”

秦堪哈哈大笑起来,随即面色一整,沉吟道:“日本使团断绝朝贡已有百年,这次杨德全在日本长崎轰了几炮,扬我大明国威,威风倒是威风了,不过若说长崎一战将日本天皇和两位势力最大的大名吓成了软脚虾未免不大现实,这三方人物派出使者朝贡只是顺势而为,他们多半是为了两国通商一事,毕竟日本国土地贫瘠,物产甚寡,他们恰好需要大明的各色货物来满足国内需要,使团进京十有八九便打着这个主意……”

丁顺笑道:“公爷近年日夜盼着开海禁,日本使团来京也是这个目的,如此岂不是恰好不谋而合?”

“那倒未必,如今正是日本战国时代,几十个大名在小小岛上打得一塌糊涂,前些日子他们见识到我大明火器在海上是怎样的犀利,这次他们来京所求固然是通商,恐怕最想要买的,还是我大明的火器。”

第684章 小国大患

秦堪这话倒真说到了点子上。

世上没有莫名其妙的殷勤,杨德全长崎港外灭了日本的舰队,固然有一定的恐吓作用,但也不至于吓到令日本天皇和势力最大的两位大名同时派使者来京跪舔,甚至不惜恢复断绝百年的朝贡。

不能怪秦堪以小人之心度日本人之腹,实在是不得不对日本人有所提防。唐宋时期的日本人是恭顺的,谦卑的,唐朝时一批又一批派遣唐使来中国,他们学会了唐朝的各种学派文化,拿回国后用他们自己半吊子水平胡乱修改了一下,于是变成了日本自己的文化,这样过了几百年,他们却赫然发觉自己学来的文化只能生搬硬套,不能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的老祖宗已将这些文化研究到了极致,日本这个刚脱离茹毛饮血阶段的种族连继承它都颇感吃力,更别提发扬了。

于是日本人后来得出一个很奇葩的基因理论,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种族基因好,所以才会研究出这么多令他们惊为天人的文化和物质,惯来喜欢走捷径的日本人于是换了个思路,他们不再钻文化的牛角尖,而是大肆鼓吹中国优良人种理论,到了宋朝,便有无数日本妇女千辛万苦乘坐小渔舟偷渡来中国求约炮,在宋代男子中选其貌端肤美者交合,不求名分不求钱财,百里空腹而来,满载宋代男人的精华满意而归,你爽我也爽,饭都不用管……

因为有一个那么贱格的邻居,宋朝男人大概是当时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作者注:确有其事,史书里有明确记载,非我杜撰。)

一个为求强国强种而不择手段的民族,它的可怕不仅仅在数百年后的侵华,有心人冷静下来看一看,早在唐朝时便已可见它的野心。

杨德全炮轰长崎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是因为他扬了大明国威,令那些日本大名们终于大开了眼界,知道了何谓天高地厚,相比之下,他们这种骑着矮骡子领着几百号农夫打群架的行为简直跟小孩子撒尿搓泥丸一般幼稚可笑,这一战终于令日本重拾了对东土中原的崇拜之心。

而坏却坏在,大明的好物件亦无可避免地落入了日本人的眼中,它就是火器。

长崎港外,万众瞩目之下,八艘大明巨舰一齐发炮,两个时辰内灭掉了数百艘日本船舰,这样的战果除了令人恐惧,更令人眼红,大明改良后的佛朗机炮成为日本权贵们势在必得之物。

换了以往时候,日本若贸然派使者来大明索求火器,必然会引起大明朝堂的警觉,毕竟你一个小小藩国,断绝朝贡都一百多年了,无缘无故又派人来,朝堂那些老狐狸们能相信你没有目的吗?但是长崎海战过后,日本人终于找到了借口,这简直是天赐的朝贡良机,若不将它把握住就太傻了。

摆出朝贡的低姿态,处处迎合讨好,甚至不惜谄媚跪拜磕头,这便是日本人的策略,听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唐朝时日本的遣唐使之所以能顺利被当时的君臣所接受,任其学习中土各家文化,低姿态的跪舔绝对是主因之一。

或许谁都没看出日本人此行的野心和目的,除了秦堪。

不得不说,大明朝堂太缺少像秦堪这样的人了,一个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所谓友好邻邦的人。

……

“蛮夷小邦而已,他们要火器便给他们火器,一两千杆鸟铳,几十门大炮,朕就不信他们靠这些东西敢翻脸对咱们大明龇牙。”

豹房主殿内,朱厚照嘴里嚼着零嘴儿,一脸满不在乎,含糊不清地给这件事下了结论。

秦堪长叹,本来进豹房是想提醒朱厚照小心提防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谁知朱厚照竟是如此反应,大国心态讲究宽宏大方,更何况从大明立国之初到现在,日本虽不断绝了朝贡,却也没有对大明无礼过,当然,倭寇是另外一回事,举国皆知倭寇是小部分流浪武士的个人行为,实际上真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假倭,是大明的百姓自己不争气,扮了日本倭寇祸害自己的国人同胞。

“陛下此言差矣,日本人所图甚大,臣以为万不可掉以轻心,若真对日本有求必应,朝中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